2 0 1 7, 您 值 得 更 好 的 服 务 !
列维特写过一本书:《魔鬼经济学》。书上介绍了美国教育部上世纪末搞的一次大型研究项目,叫做“儿童早期纵向研究”。
在全国遴选学生2万名,从幼儿园一直跟踪到小学5年纪。期间,采集各种各样的数据,包括打不打小孩,带不带小孩去博物馆,给小孩看多长时间电视。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各种变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有8个因素让孩子学习成绩更好。试试看,你觉得这些选项中哪些是可能相关的要素。
选好了吗?现在上答案。看看你所选的答案中有多少条与下面的答案对上了?
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
√ 父母学历高
√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 母亲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在30岁(含)以上
√ 出生体重低(负相关)
√ 父母在家讲英语
√ 是被收养儿童(负相关)
√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 家中藏书多
无关的8个因素
× 家庭完整
×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 参加过启智计划
×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 经常被打
× 经常看电视
×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有些调查结论是不是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太一样?给出以下解析:
1、学历高的父母,要么智商较高,要么自律上进,智商可以遗传,自律、上进等优秀品质可以潜移默化传染给孩子,这样孩子成绩也会比较好。另外,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往往更加重视教育,孩子成绩自然更好。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5、与此相对的是,一个全职妈妈对孩子学习好坏无关。这可能会让很多全职妈妈感到失望。但事实就是如此,你不工作,全身心的奉献给孩子,其实对孩子的成绩也没什么用。
6、“父母在家讲英语”会对孩子的成绩有影响,是因为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学生的父母来自全球各地,他们自己的母语可能不是英语。所以能不能在家好好说英语,当然决定了孩子能不能好好说英语。
7、“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会对学习有正面影响。当家庭和老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8、“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体罚和看电视”,竟然对孩子成绩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是“出生时低体重较轻”“被收养儿童”对孩子成绩有负面影响。为什么呢?“出生时低体重”说明父母没有经济条件进行围产保健,或者说明母亲身体素质较差,孕中有抽烟喝酒等不当行为。
这样的母亲对孩子成绩自然会有负面影响。一个被收养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成绩差,是因为被收养儿童的亲生父母通常经济条件、素质、智商都不及一般父母。
9、最值得一说的是最后一项,“家中藏书多”有助于孩子成绩,“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却没什么作用。这听起来违背常理,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藏书多背后隐藏的,仍然是一对爱读书、学历高、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
而那些本来并不喜欢看书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爱上看书,每天刻意为孩子朗读图书,并不会让孩子耳濡目染爱上读者。“为了朗读而朗读”,起不到“身教”的示范效果。
看完分析,大家明白了什么?有没有发现,前8个有关因素是对父母特点的描述,后8个无关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
列维特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父母对育儿而言关系重大,但难点在于,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时,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
也就是说:父母是怎样的人,决定了孩子是怎样的人。你的所作所为并无太大影响,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质。“我们是谁”比“我们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只有把精力都花在自己的教育和事业上,孩子才能继承你的成功。
所以,想培养一个更好的孩子,首先,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与其别折腾孩子,不如折腾自己。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