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侨外说:
90后姑娘徐璞2013年与老公来到美国,短短几年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实现了属于自己心中的美国梦:在美国买房买车,并且扎根于此。
这是侨外带来的第15个中国新移民的故事
“我接手的班是中文班的第一届,课程都靠我一个人设计,这在美国小学也并不算个案。这只是挑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怎样对美国的熊孩子和熊家长保持住爱心和耐心。
身为第一代移民,能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更不要说是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了。很多我接触到的移民在美国其实都是“大材小用”。我觉得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第一,所有工作都会优先选择美国公民,只有在找不到能胜任的美国人的前提下才会把工作机会给外国人;第二,对于职业移民而言,签证和绿卡都是和工作单位绑定的,在绿卡申请的七八年过程中,是不能换工作单位的;第三,对大多数移民而言,由于语言能力和文化思维的限制,擅长从事的工作类型相对有限,更是很难做到高层。”
《徐璞日志》
徐璞,1993年6月出生于北京。2013年与老公静波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担任汉语教师。读研期间,徐璞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挺着个大肚子去上面的画面想象起来很生动。短短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实现了属于自己心中的美国梦:在美国买房买车,并且扎根于此。
2013年8月,徐璞和男友静波拎着两个手提箱登上了飞往明尼苏达的飞机,那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了。静波是第一次出国,而徐璞是第一次长期离开父母。
到美国以后,徐璞过上了和所有家境并不富裕的留学生一样的生活。他们搬进了幽暗逼仄的小公寓里,自己学着洗衣做饭。
明尼苏达的冬天特别冷,那时候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钱买车,零下五十五度的时候家里没有东西吃了,他们只好忍着寒冷步行着去超市买吃的。
留学生最穷时候的生活状态,徐璞和静波都经历过。一方面,徐璞和静波相依为命,另一方面,他们两又太年轻还不懂得怎么相处,常常吵得不可开交却连个劝架的人都没有。
刚到美国面临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适应,仿佛超过了徐璞出国前二十年经历过的所有喜怒哀乐。
“当时我们的父母还在担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我们买的打折机票是不是假的,我们转机能不能找的到登机口。事后我回想起来,从那时登上飞机以后,父母长久以来为我们撑起的保护伞也就不在了,在国外发生再难再坏的事情,甚至将是他们认知范围之外想象都想象不到的了。
事后和国内读研的朋友交流,我说我读研这两年每一天都觉得是在闯关打怪,他说国内研究生想过得舒舒服服地混三年太容易了。我觉得留学的经历,对我这种从小生活方面父母照顾的比较多、没怎么吃过苦的人来说,是一种赶鸭子上架式的磨砺,经历时每一秒都在后悔当初的选择,经历过后每一秒都是感慨和感恩。”
《徐璞日志》
静波和徐璞结婚领证
研究生毕业抱着宝宝合影
刚去到美国的第一个情人节也是中国的元宵节,徐璞和静波觉得日子很吉利,两人便决定在这天领证结婚了。
“虽然我现在也只有23岁,回首去看20岁的自己,还是会觉得那就是一个被爱情击中的少女,很傻很轴很拧但也很幸福,因为她拥有的狂热就是青春。”
《徐璞日志》
一直都有出国当“外教”梦想的徐璞,在美国的学校毕业以后,她如愿的收到了几家学校的offer,都是在沉浸式中文小学做老师。
美国的小学不分科目,一个老师教数学、语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所有学科。沉浸式中文学校就是把以上科目用中文授课。
这是徐璞一心想找的工作,却在有了孩子之后,她的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工作是面对孩子,回到家之后还是面对孩子,生活和工作就这么重叠了起来。
“研究生第二年时,我怀孕、工作。出于要强的本性,承受住了今天我仍然难以想象的压力,并且将两年的成绩保持了全A。忙的时候两个人常常没时间做饭,可喜的是,我用饼干薯片养育的女儿生出来居然还挺漂亮。生完孩子的第一个星期我就背着泵奶器去参加工作面试。也许是体质原因,我没吃过一顿月子餐,靠喝水奶量还是惊人。有趣的是,很多人看我恢复的这么好、女儿养的又白又胖向我咨询经验,而我其实根本没有机会自己当成孕妇和产妇,也许这其实是其中的秘籍吧。
抱着女儿参加毕业典礼时,感慨自己似乎将很多人10年的人生压缩在两年中了,既有成就感 ,又怅然若失。”
《徐璞日志》
跟所有当了妈妈的女人一样,有了孩子之后,徐璞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女儿可爱的照片。前不久,徐璞的女儿刚满两岁,她邀请了好朋友们在家里举行了热闹的party。
为了平衡分配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徐璞白天的时候会把孩子送给day care,下班之后再把孩子接回家,陪着她。徐璞把这种安排满满的生活称之为幸福的忙碌。
在决定是否移民的过程中,徐璞有着种种担忧和纠结,静波却自得其乐。
同样是找工作,其实相对于静波而言,移民并不是最适合他的一条路。在国内,凭借着他的背景和条件完全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反,徐璞想要在国外当“外教”的想法却更为鲜明。但是,静波却十分淡然和保持着平常心。
凭着自己的能力留学、工作、争取绿卡的第一代移民,在徐璞眼里就像是笼子里的困兽。他们放佛不敢轻易的换工作,不敢自由的出入国门,不敢在有限的选择中自由的追逐自己的梦想。
许多关于生活和工作的考量在徐璞心里一直打转,还好,这时候,静波会在身边鼓舞她:“你的心自由了,你当下就自由了”。
“移民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身在美国时,每每想到国内的好吃的好玩的,想到可以和家人团聚,想到朋友用中文面对面谈心,想到在美国不可能拥有的职业发展前景,想到夜色里公园里广场上热闹的人群,想到无数在记忆中有温度和我前二十年有联结的每一处街景 ,都会动摇自己的移民的决定。然而我又太了解自己,回到中国,我也会同样会无比想念这清净的生活、靠自己奋斗得来的在一线城市难以拥有的三层小楼、我的第一份给了我强烈喜怒哀乐工作。我看不清未来,但我在静波身上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无论在哪种生活方式中都去选择快乐。”
《徐璞日志》
徐璞毕业后最终决定选择留在美国,主要因为她和静波都认为现在的工作机会很难得,既然得到了,便要珍惜。
静波目前在一所中学做中文老师,学校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便为他申请绿卡,这使他们开始正式敲定留在美国的想法。
徐璞和静波的个性差异很大。静波适应力很强并且容易知足,喜欢稳定的生活,所以对目前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很满意。而徐璞总想要探索生活的不同可能性,心里总是不安而慌张,总想去思索生活里更多的选择。
这两个性格互补的90后夫妻,在一同探索生活和选择生活。一边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一边居安思危着当下的生活,又存在着年轻人都会面临的迷茫。
“直到今天我看不清自己能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看不清我们的感情能不能平平淡淡轰轰烈烈,看不清我们女儿会变成怎样。但我并不为此而焦虑,我甚至觉得能和他一起去拨开迷雾的过程很动人。其实每一个移民过程中的人内心都很没有安全感。以静波的比喻,就像是杂技演员走钢丝,在别人眼中或者是在事实上都挺安全,但那种安全感源自当事人坚定而平和的内心。相比生活在自己国土上的人,外国一个新政策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决定移民可能只是缘起一个契机,但是想走好一条艰难的路,需要一颗强大而安定的心。
而对我们而言,在这样一条艰难的路上,很幸运我们还有彼此。 ”
《徐璞日志》
现如今,人们喜欢给身边的人不经意的贴标签,譬如用形容词来形容某省区的人,又譬如多年前盛行的此类标签:缺乏责任心的独生子,亦或是特立独行的90后。
贴标签本身就是带有偏见的行为,而现在,90后的生活仿佛开启了新的一页。他们也走到了人生新的分岔路口,开始迎接不一样的选择。
徐璞这个典型的90后女孩嫁给了90后的男孩,在美国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她满怀着梦想、好强、努力。
感谢凤凰卫视编导:大蓉、蒙小度
更多关于中国新移民的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凤凰卫视中文台《中国新移民》
往期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