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迷失伦敦LostinLondon”
公众号ID: lostinlondon2017
—— 你今年不会又打算,一个人在宿舍过年吧?
—— 应该是吧,反正有大把essay陪我呢……
@英漂🐶
《蜗居》火了“北漂”
“番茄炒蛋”红了“美漂”
“炸鱼薯条”
……并没有让“英漂”刷屏
英漂
在英伦三岛上生活和工作的非英国人。
伦敦初雪,我【哔---】在出门去超市的路上,摔了一跤。
“严不严重啊,赶紧去医院看下吧!”
“算了,我自己去Chinatown买跌打酒吧。可以站起来,应该不是骨折,小事儿,涂一涂就好了。”
{看完这组对话}
家长:
“现在小孩子怎么这么逞能,一个人在国外真不懂照顾自己,扭伤再小也要去找医生看下,拍个片才能放心啊,否则万一下次再扭了怎么办!”
留学生:
“原来英国的NHS这种效率啊,无力吐槽,下次去英国千万不能生病……”
英漂党:
“哎,你去的那家中药店好不好,告诉我,下次我去买一瓶跌打酒备着。自己用不着还能给室友应急。”
其实
每个英漂都会得一种“病”
漂得越久
这个“病”就越重
你可能听说过
「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
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英漂党患的并不是普通的分离焦虑症
而是
「非典型分离焦虑症」
这种病的起因是提着2个最大号行李箱,飞行10几小时,到了这个有着7、8小时时差的国度,还没来得及完全适应,就要开始听lecture,读reading,上seminar,写paper……
背井离乡,尚未意识到“分离焦虑”,便在环境作用下快速异化成一种“非典型”的“分离焦虑”。生病了,来不及打微信电话哭诉,而是理智现实地找寻最有效快速的解决方案。怎会不想诉苦?怎会不思念?可眼前的问题终究需要自己解决。来自国内家人朋友的建议,也只好“心领”。
知道吗?你的心已经患了“非典型分离焦虑症”。英漂党的心,是被坚强、理智、冷静、自我宽慰掩盖的脆弱、柔软、苛求家人朋友关怀的心,它已被生活磨出了茧。在英国呆的时间越久,越会习惯了这样。
「非典型分离焦虑症」
自诊指南
1.这个三明治,很“红烧肉”了。
“刚到UCL那会儿,中午从图书馆爬出来,自动会往食堂走。虽然本科四年,把国内食堂吃厌了。但还是好奇,传说中的炸鱼薯条。
快毕业,很久不去食堂吃午饭了。倒不是腐国料理惨不忍睹,只是不想那么尴尬……人家一大帮子坐在那儿,你说我是说声exo me,然后乖巧地坐在他们边上,全程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还是优雅地,端着盘子转身走人,绕场一周,找一个低调的小角落,一个人安心吃饭?万一碰巧导师也来吃饭,兴高采烈和我面对面,尬聊课题,这顿饭还能不能好好吃了?
我慢慢被‘腐’化了,中午习惯买个三明治。坐在草地边的长椅上,晒晒太阳,啃着啃着,好像……咬到了一口妈妈烧的‘红烧肉’。”
2.台下的“落寞”太抢戏。
“好像是去年,有次我运气很好地,瞄到了《歌剧魅影》的折扣票,当时担心约不到人一起,最终只买了一张票。
看完剧,我独自走在路上……吊灯砸下来那一幕,真的很震撼啊,还有最后……哎,你哭了没?……
清冷的夜,耳畔只有风在喧嚣。”
3.搬来搬去,都不是“家”。
“花了2个下午收拾行李,整理出4个纸箱,3个24寸行李箱。那天下雨,优步提价,等很久司机才来。
可能空气太安静,司机打开了调频。以前很迷的电音,听起来有点吵,大概心比较乱。等下这些箱子会不会湿?
终于,司机把车停到新的住处,好心帮我把东西,一样样搬上台阶。进门,拆箱,拿出心爱的玻璃杯,碎了……巴黎古董集市买的,算了,不会再有了。
希望这是我在英国最后一次搬家吧。”
4.品尝过夜的巴黎,但旅行的意义终究缺一个角。
“一个人坐欧洲之星去巴黎。
走完香榭丽舍大街,登上凯旋门,想和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合影。突然发现忘带自拍杆,索性不拍了。
留着下次和爸妈一起照吧,他们肯定也想拍。”
5.冬日的游乐场,免费的“偶像剧”。
“还是忍不住去了Winter Wonderland,坐上摩天轮,升到最高点。
伦敦的夜景,真的很美。乐园里成双的情侣,成群的伙伴,看着就很欢闹。坐在对面的是一家四口,听口音,大概是西班牙人。可能是第一次来,他们很兴奋,想在伦敦上空合影。我接过手机,调好光线,帮他们拍了几张合照。
拿起放在一旁的热红酒,还好,不冷。
一个人,其实也很自由。”
6.感谢组员,用hard模式,加速升级更好的我。
“去年大年三十,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熬夜做完了group work。好像还拿了班里唯一的A。
实在觉得委屈,想去和老师反映,组员没做任何贡献。才开口,就被指责说,是自己沟通没做好,而且周末,组员不想做作业,并没有错……下次注意点就好了。没呆几分钟,我就离开了办公室。
算了,自己一个人做,也没什么,还不会有猪队友来影响成绩。而且我这块知识掌握得一定更牢固。下次独揽,应该就用不着熬夜了。”
7.轻描淡写的“惊心动魄”。
“当时我一个人在校门口,被飞车党抢走手机和包。报完警,半夜回到宿舍,睡不着。问室友借了手机,按了3遍国内家里的电话,但都在拨出那刻按掉了。
就算告诉他们,也只是多几个人担心。
还是赶紧去买新手机,老问同学借手机也很尴尬。”
8.Friday Night,下班回家,吃饱睡好。
“周五晚上,走在下班路上,经过一堆酒吧。瞥了几眼,继续思考晚饭做什么菜,犒劳一下自己。
走进超市选了十几样食材,心想,不如做一大锅香锅。整个周末都不用愁吃什么了,机智如我。
对bar,club之类的,已经很久不感冒了。刚来那几年,每周五晚都去club放飞自我,醉到被朋友扛回家,吐了一地。宿醉,隔天醒来,头很疼,腿上还发现莫名的淤青。
现在,如果不是朋友聚会推不掉,自己是不会去的。早点回家,吃饱睡好才是真。毕竟,周末养足精神,下周才能好好加班。”
9.“隔夜”春晚把我看哭了。
“下课了,打开手机,看到爸妈的微信留言:
——春晚看了吗?
想想他们应该已经睡了。
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开始看重播的春晚。宣传片里,千千万万人,就算火车票再难买,就是站一宿,也要赶回家过年。眼眶有些湿润。今年忙着赶论文,就没来得及买机票。
主持人,还是熟悉的面孔。从前,总会在演小品的时候,转台。可那次我对着电脑,忘了快进。台上的背影,很像外公了。”
10.一个人的烟花,易冷。
“今年,终于抢到蓝区的跨年烟火票!
可……要一个人挤在喧闹的人群中,去个厕所还要担心,回来位置没了。
内心突然很沉重。”
这就是英漂无法规避的“非典型分离焦虑症”了。酒精无法消解,在辗转反侧中炽烈发酵,等意识到的时候,却觅不到半颗解药。
如此要命,那……如果能重来,你会想让这一切发生吗?我们随机采访了“漂”龄超过5年的几位朋友一个问题:
「英漂这么久,
你后悔了吗?」
“不后悔,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
“虽然不能和国内生活比,但还挺自由的。”
“Chinatown逛9遍也找不到正宗的川菜,可我的厨艺已经十级啦!”
“以前觉得一个人旅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来这里,数不清自己背包旅行了多少次。坐在布拉格广场边,日落,音乐,捷克菜分量太大,但味道还不赖。”
“以前连话费都不会充,现在已经学会货比三家,省了不少钱!毕竟打工艰辛,生活不易。”
“在国内逛超市,看到喜欢的就要买,结果在冰箱里过期,浪费了太多。现在无论去商场还是超市,都会三思后行动。也不是省,就是不想浪费。”
「英漂不易,
我不放弃」
虽然离家这么远,那么久
但所有想念,依然会放在心上。
有些挫折,不碰上
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不服输。
有些人性,不遭遇
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单纯。
其实世上并没有所谓的
「非典型分离焦虑症」。
“焦虑”,并不因“分离”而生
“焦虑”,也不是“不治之症”。
每次“焦虑”
都将蜕变更坚强而成熟的自我。
只要找到了
“心”在这个世界上的安放之所
任时空都无法惹起丝毫焦虑不安。
英漂党
也不例外
💗
以上
- 如有雷同,纯属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