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东西新报"↑免费订阅本刊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提起日军二战暴行,中国人想到南京大屠杀,韩国人感受最深刻的想必是「慰安妇」。
韩国官方与民间长年积极推动国内外关注日军在二战强征「慰安妇」的问题,象征「慰安妇」的和平少女像近年在美国多个城市竖立,激起日本不满。韩国国内原本已有众多「慰安妇」问题关注组织,近年还吸引了不少青年积极参与:做义工、出书、卖产品和艺术创作,唤起世人关注,即使所余无几的「慰安妇」在不久将来会逐一离世,勿让后世遗下她们,忘了她们。
少女像旁边的一张空椅,究竟座位为谁而留?(VCG)
一尊铜像激起千层浪
首尔光化门附近的新商厦群之中,有个示威帐篷屹立着。仔细看看,旁边那个少女铜像被七色的冬衣与领巾厚厚的包裹着,生怕铜像冷病般——毫无疑问,对面必定是日本驻韩大使馆。目前,这里每周三都会有「慰安妇」到大使馆前示威,到了今年刚好25 载,成为了全球持续最久的示威。
笔者从一个韩文网页联络上金运成、金曙灵夫妇,他们正是设计韩国和平少女像的雕塑家。金氏夫妇说,他们的第一个少女像就是于2011年12月14日设立在日本大使馆外,那时正好是第1,000次「周三示威」。由做泥土模,至上洞漆,制作少女像前后需时六个月,他们说,少女像至今在国内及国外引发的巨大回响,都是始料不及。
转眼数年,韩国竖立的和平少女像已有近30 座,美加地区近年亦设了四座和平少女像。两年前,中国艺术家亦受到韩国和平少女像的启发,于是制作了中国的少女像,制成一套中韩少女像。金氏夫妇对此心存感恩:「中国的朋友实现了我的梦想,不只是我们(韩国),而事实上更多国家如中国都有受害女性。团结就是力量,多谢你们。」
韩国国内不时有关注「慰安妇」的集会活动,当中不少是年青一代,他们反应还相当积极。(VCG)
为「慰安妇」追寻公义
为受害者追寻公义的还有新生代。2014年1 月,四名不足20 岁的韩国青年建立网志Justice for Comfort Women,唤起对在世「慰安妇」的关注,说出她们追寻公义的困难和挣扎。浏览网志的读者来自全球80 多个国家,亦有大量日本右翼份子挖苦的留言。成员Alberta说:「每个人都知道犹太人大屠杀,已有大量关于它的研究和资讯。『慰安妇』是相似的人权问题,我想更多的人知道它。」
去年他们参与翻译韩国作家Yoon Jung-mo (윤정모) 的书作《Touch-Me-Nots》 (푸른나무),希望此书能够像《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般成为世界各地学生的推介阅读书籍。《Touch-Me-Nots》讲述一个在1910至45 年间朝鲜日治时期,一名韩国少女被绑架及沦为性奴隶的故事。计划得到「大韩民国女性家族部」 的资助,共印刷了1,000本英文版的《Touch-Me-Nots》,并将其中一百本寄给28所学校及20个国家的人权组织、教授及政治家。这些学校包括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有份收到书籍的美国加州日裔众议员本田实(Mike Honda)更回信支持他们的行动。
像这四位年轻人那样积极关注「慰安妇」问题的韩国青年大有人在。不少海内外韩裔年轻人透过艺术表达,如设计不同的少女像、慰安妇题材的艺术展等;甚至有社企如Marymond以「慰安妇」的创作图案制作衣服、手机壳及文具等出售,并将部分收益会拨捐关注慰安妇组织、购买示威物资和为在世「慰安妇」修补房屋。「我真想见到问题在我们失去所有在世受害者之前得到解决。」Alberta说。
四位韩国青年近年致力唤起世界对「慰安妇」的关注。(Justice for Comfort Women网页)
谁害怕少女铜像?
专研韩国文化及历史的澳洲学者Mohita Roman说:「战后韩国首要任务是重建国家、振兴疲惫不堪的经济,导致一些社会议题在颇长的时间内未有得到回应。」随着国家发展步伐加快,加上1991 年老妇金学顺首次以「慰安妇」受害者姿态出现,韩国终迎来讨论问题的条件和契机。她又认为,韩国近年各式各样有关「慰安妇」的活动,加上媒体配合,令不少韩国人确信这个问题必须处理;而且这不单是韩国本身的问题,这无疑是亚洲各国共同面对的历史问题,国际社会不得不正视。
美国三藩市在今年9月竖起了三名牵手少女的纪念碑,象征中、韩、菲三国的「慰安妇」。(美联社)
2015 年,韩国和日本达成协议,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承认责任,并同意向对方拨出10亿日圆的「慰安妇」援助金。日方认为此举将「最终且不可逆转」的处理韩国慰安妇问题,但是韩国民间并不卖帐。与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议一样,原因离不开日本是否真正正视她的历史责任。
对于「慰安妇」协议,有日韩关系专家一语道破:「这是两个政府间的协议,而非两个社会间的协议。」韩国民间抗争未止,少女像愈放愈多。今年9月,亚裔人口聚居的美国三藩市坚立起一个纪念碑,主角为三名牵着手的少女,象征中国、韩国与菲律宾这三国的「慰安妇」。华裔市长李孟贤上月签字确认纪念碑为三藩市公共财产,引起来自右翼政团维新会的日本大阪市长吉村洋文不满,威胁废除大阪与三藩市之间长达60年的姊妹城市关系。
吉村洋文的理据与针对南京大屠杀的右翼史观一脉相承,他在写给李孟贤的电邮中宣称,「(「慰安妇」)无论是人数、与日军的关联以及伤亡数字等,在史学家之间并无定论」。这种反应,无疑是对「慰安妇」问题存在抵赖心态,如同安倍晋三政府意图修改或淡化教科书里「慰安妇」的历史论述、反对联合国以「性奴」形容受害人等举动,令人质疑日本是否「真诚悔改」。
一尊少女像让日本如芒刺背,如肯诚实面对过错,又岂会害怕?少女像旁边放有一张空椅,引人发问:座位为谁而留?是关注问题的同路人?还是真诚悔改的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