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说家》第二季,有个选手讲了一个小故事:为了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有一次我把隔壁家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叫过来,乞求他能不能看书别看那么晚,说服他能不能在考试做错几道题,别考那么高分...人家自然不会答应,我就狠狠把那家伙揍了一顿。
这个选手解释了原因:从小学起,父母就爱拿我和别人比较。只要我背不出一首诗,他们就嫌弃我不如隔壁的某某;考试成绩稍差一点,就会数落我没隔壁家的某某争气...
可是现在家长的比较,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鄙视、被嫌弃。
为什么会有打击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来源于父母对于自身的不满。
有些父母会常说:“你要是不努力,就会和爸爸现在一样”父母将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映射到孩子身上,企图孩子能替自己实现理想。
9月13日,饱受争议的10岁大专生张易文开始了入学军训。去年,她的高考分数是172分,父亲让她来年再战,今年她的成绩是352分。
张易文从未受过义务教育,就读于父亲的私塾,十岁考上大学,十五岁考上研究生,20岁博士毕业。
即使这样,父亲还嫌不够,他说社会上读不到博士就不算人才了。但读博就快到30岁了。
要结婚、买房子、生孩子,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一生就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希望她迅速学完中小学课程。
父母过度将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揠苗助长式的拼命拔高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
父母认为打击式教育效果更好
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父母认为打击式教育能够最好地减少孩子犯错的机会。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班杜拉教授做过一个实验。
他给三组孩子播放一个影片:影片的前半段是一个人对着一个充气玩偶拳打脚踢;影片后半段,A组孩子看到这个人受到惩罚,B组孩子看到这个人获得奖励,C组孩子则没看到这个人的结局。
影片结束,实验者把孩子带到另一个房间,房间有很多玩具,同样有一个充气玩偶摆在显眼处。结果发现,A组孩子对玩偶表现出粗暴的行为次数最少,B组最多,C组居中。
孩子通常会经由观察别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奖励或处罚),间接学习到是否要表现某一个行为。这个间接学习的过程,被称为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则被称为榜样。
大多数父母在实行打击教育的时候,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家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他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意识到差距,奋起直追,从而也拥有同样的能力或素质。
打击式教育对于孩子的伤害,并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消除
若干年后,也许你已经忘了因为什么挨打,但是被打时的恐惧和伤痛,却永远记得。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中国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
一位匿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在学业上,他们认为我读书好是应该的,从来不做真正的“教育”。
在青春期进入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他们继续辱骂、责怪,因为让他们“丢面子”了,直至我在一个午后,吞下了奶奶的 50 片安眠药,后被救活。
而现在的她已经结婚生子,年收入30万,却依然没有摆脱童年的阴影。
陈丹青在《谈话的泥沼》中说过,我最怕看见年轻人自卑,可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你越来越自卑。
一位崇尚打击教育的母亲说:“我批评你,就是为了让你记住。”
记住什么呢?
孩子一遍一遍地加深了脑海中因为考低分被批评的痛苦。
这样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怨恨考试,开始抵触学习,因为只有不在意分数,才不会因为没考好而痛苦;第二怨恨父母,开始逆反,宁愿相信父母说的都是错的。
别让打击教育毁了孩子
1.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打击都不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被相信和鼓励的孩子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安慰剂效应”,原指病人实际上没有获得有效治疗,但是却在心里上相信其有效,而导致病情真的有所好转的现象。
科学家在实验对象身上制造疼痛,然后使用吗啡来止疼。一天这样做几次,持续几天,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天,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结果生理盐水也有效地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后来安慰剂效应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孩子获得适当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其树立自信,激发潜能。
《阿甘正传》中母亲对于阿甘的鼓励尤为重要,儿子虽然有一点弱智,但是母亲坚持要送儿子去正常学校上学,“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
电影开篇就是妈妈对阿甘说的那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因为阿甘有轻微的智障,妈妈想用这样的比喻让他明白,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郑渊洁小的时候因写出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当成反面典型,赶出学校。
父亲并没有劈头盖脸地骂他,而是认真读儿子写的检查。
结果他发现儿子的检查被写成了一篇小说,有情节、有冲突、有人物。
可惜最后郑渊洁还是被劝退回家了。
父亲没有批评儿子,只是对他说“孩子没关系,以后我教你”。
这句话对郑渊洁未来的文学之路,至关重要。
郑渊洁和父亲拥抱
2. 父母和孩子要积极地进行沟通
父母的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也许他们就是接受打击式教育长大的。
在成为父母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教育方式延续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产生代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面对代沟的态度。
19岁的女生晓娜喜欢邻班的一个男生,母亲为此大发雷霆。
在一次争吵之后,母女两人陷入了“冷战”。
几乎不说话,实在有事情,也是写纸条放在对方屋里,或者直接发短信。
这样“零沟通”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晓娜很想和母亲交流,但是却找不到方法。
晓娜的父亲说:“你们俩总这样,家里像个冰窖。”
拒绝沟通相当于阻断了两人和解的最重要道路,多么深厚的感情也抵不过长期冷战的消耗。
打击式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沟通则是平等的开始。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老师马修到一个寄宿学校教音乐的故事。
放牛班的学生大多是家长无力管教,或者被家人抛弃的问题少年。
但是马修没有放弃他们,他尝试从每一个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
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他也会耐心听孩子解释,甚至帮他们“隐瞒罪情”。
结果奇迹发生了,这群孩子第一次被理解、被尊重,马修唤起了孩子本性中的善良。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愿意被讨厌,也许他的“无理取闹”只是想获取父母的一点点认可和关心。
网上有个段子,有什么问题不能靠一顿撸串解决呢?如果有,那就两顿。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什么矛盾,不能靠真诚地沟通解决呢?如果有,那就沟通两次。
活动预告:
12月23日(周六) 14:00-17:30
主题:首届全球精英投资高峰论坛
热线:400-050-1696
地点:西安凯悦酒店(曲江新区曲江池东路988号)
活动详情:12.23 西安首届全球投资高峰论坛
为了帮助更多高净值人群合理规划移民申请,路上少走弯路,“西安移民圈”特邀海外生活规划师,为准备出国的你进行“免费会诊”,给您提供专业详实的海外评估方案。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免费评估表单,我们会为您带来详细的海外规划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