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不要再逼孩子背古诗词了

2017年12月15日 荞爸的澳洲来信


亲爱的微友:


一直以来,我都持有一个观点——“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老师和父母偷懒的借口。真正懂教育的成人,应该想办法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反复强调学习必须吃苦、必须耐劳、必须忍受煎熬。


正因为此,我才想说说逼孩子背古诗词这件事情。



(一)


我在这篇文章里说过,我曾经是一个狂热的古诗词爱好者,大学里不好好地背单词考证书谈恋爱,把大把的时间荒废在诗词格律的牛角尖里,随便说句话都一定要说成“夏天真好,街上美媚穿得少”这种符合词谱的句子,结果被万千少女嫌弃,直到沦为一个百无一用的闷骚男。


时至今日,如果你再问我读诗词到底有没有意思,我的回答依然是“非常有意思”。汉字形态的整齐划一、语调的抑扬顿挫、语义的精炼微妙,举世再也找不出第二种来。什么莎翁十四行诗,跟汉语诗词比起来,当真是“呕哑嘲哳难为听”。


但正因其“有意思”,才不能把诗词当成一门学问来做。因为读诗词不是看图识字、不是阅读理解、不是思维训练,而是一种对美的欣赏。但凡欣赏艺术,都是要靠兴趣支撑的。如果没有兴趣,对美的感知就会失灵,熟读唐诗三百首,也就等于在脑子里存了一份word文档。就像我对美术一点都提不起兴趣,就算让我每晚都睡在卢浮宫里,也看不明白那个姓蒙的女人到底在笑个什么鬼。



(二)


让我感到不安的是,现在小学一年级课本里就安插了大量的古诗词,而教学方法跟旧私塾一样,只管摇头晃脑读读读背背背,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这种只讲存储、不讲吸收的教学方法聚会,很容易激发孩子的抗拒心理。


常有人把《倚天屠龙记》里谢逊教张无忌背武功招式作为例子,以证明死记硬背的合理性。但这个故事的前提是,金毛狮王计划不久以后就要跟义子分别,才想出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父子二人可以在冰火岛上长相厮守,还会出此下策么?


有人说,为了避免囫囵吞枣,我们可以给孩子解释诗句的意思,明白了意思,孩子就可以把诗词消化吸收了。我只能说这种想法很天真,因为古汉语的很多字义早就被现代汉语所抛弃。你来到呼伦贝尔,绝不会说“这个草原好离离”;你在路边看到一朵野花,也不会对老婆说“我来帮你采撷一朵”。这种成人都听得直皱眉的词语,你确定能给孩子解释清楚?即便要向孩子说明“床前明月光”的“床”并不一定是我们睡觉的床,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而且,就算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一首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分说明白了,要孩子真正领会这首诗依然缺少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场景化



(三)


诗词大多数是诗人触景生情。如果孩子从没见过诗词中描述的景象,又怎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如前所讲,孩子即便理解了“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但要不是亲眼看见草原,也根本没法想象这“离离”怎样一副情景。


有人说,我下血本带孩子去草原,孩子就能明白。好吧,但是看到了草原的孩子,也体会不出诗中所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恐怕这辈子都没法体会。因为现代人离别的场所通常都是在拥挤的站台和机场,而不是空旷荒凉的草原。


当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算是一种古今共通的场景。但是只有客居异乡的游子,才会对此有所感感触,每日都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们恐怕想破头,也不会把明月跟远方的某个地方联系起来。


而就算客居异乡,每逢佳节也不会产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想象。且不说独生子女一代早已疏离的“兄弟”这样的概念(原谅我忽略了二胎一代,但恐怕人数大于二才能产生“遍插”的情景),而会在重阳节登高的孩子恐怕也少之又少,更别提要去认识茱萸这样的稀罕物了。就海外学子而言,只怕没几个人会突然在9月9日涌起思乡之情,但在双11的时候却很有可能会感叹“遥指淘宝购物车,遍剁双手少一人”。



(四)


以上说的是对诗词进行场景化的难度,但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放弃这种场景化努力。因为至少还有一部分诗词,是可以找到相关场景的,比如“鹅鹅鹅”,比如“天苍苍,野茫茫”,比如“墙角数枝梅”,比如“更上一层楼”。


当然,由于古诗词多数描写的是农业社会场景,要在工业社会的城市里找到这些动植物恐怕有些费劲。这时候,我们可以从网上找图片、找视频与诗句相对照。


有时候,场景化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现实场景化”,也可以是“故事场景化”。看《西游记》长大的一代都会记得“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但试问有几个孩子在现实中真的见过挑担牵马?正是有了“西游”这样深入人心的故事,这样的歌词才会深映脑海。


诗词原本就是一种歌词,是“曲”的附属品,被孔夫子、屈大夫那些闷骚文人看上了才变成了一种装逼的工具,因此记诗词跟记歌词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如果能把一首诗当成故事来讲,背诗一定能事半功倍。


比如,有人就曾把杜牧的《清明》改成了剧本: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的断句和编排堪称绝妙,如果能在清明节到街上搞个角色扮演,不怕孩子记不牢。



(五)


个人认为,不能进行场景转换的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也没多少营养。遗憾的是,能够进行现实场景转换的诗词少之又少,而故事场景转换对普通人来说又要求太高。这也是我一直都悲观地认为诗词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已经失去意义的原因。


不过,背诗词还是比背圆周率多出一点价值,那就是诗词的韵律感。


但是我发现,很多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还是只管让孩子死记硬背,连押韵的知识都不略作讲解。其实只要学过拼音,孩子是会很敏感地听出字与字之间有类似的发音。如果能够把背诗词改成一种押韵游戏,可能孩子会更感兴趣。我当时教女儿phonics的时候就在iPad上下载过一个找英文押韵单词的游戏,她就玩得乐此不疲。


顺便说一句,一年级语文课本居然会出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这样的错误,让我实在吃惊。要知道从最早的《诗经》到宋词,古诗词的押韵平仄通押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只有在“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元曲里平仄通押才大行其道。一方面强调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又不具备基本的诗词素养,这样的编者真是令人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担心。



(六)


场景化和押韵游戏适合原意动脑筋培养孩子兴趣的家长。如果你不愿意动脑筋,或者动不出脑筋,那还有最后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念经


前面我说看了《西游记》就能记住“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样的歌词,是因为故事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歌词也比较简单易懂。但是曾经有一首电视剧主题曲,孩子们都听不懂半句,却依然争相哼唱、四处传颂,那就是《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


“依稀往梦似曾见”这样的句子,就算孩子每个字都认识,也没法明白十八年夫妻父子悲欢离合之情,但是依然照唱不误,唱出来的都还是粤语。孩子为什么能记住这样的歌词?因为每看一集主题曲都要在耳边萦绕,听一遍可能会左耳进右耳出,但听了二十遍,再漏风的耳朵也会留下痕迹。


背诗词也是一样,如果你不追求孩子的文学细胞,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背诵人物,那就不妨自己把那些诗背出来,然后时不时地在孩子耳边念叨。念叨一段时间,保管收到奇效。



还是那句话,要想让孩子读好书,就要多想一些激发兴趣的办法,“逼”实在是下下策。对实在没有兴趣的孩子,背得再多也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而已。



荞爸



你可能还想看


我只用了一招,就完成了孩子的英语启蒙


旅行,真的比800w的学区房更有意义


这首世界上最简单的歌曲,可能你一直以来都唱错了


从“牛蛙外公”的故事,我读出了中国人精神痛苦的根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