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11月23日,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将中国姑娘于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之后的不少媒体报道中,她是那个喊出“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的斯坦福MBA;是那个“美国政府拒绝,加拿大政府却抢着要”的杰出人才;她是那个母亲重病却不回国的狠心女儿,也是申请H1B被拒却公然叫板美国政府的桀骜姑娘。
然而,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于童,更不是于童的全部。
11月29日,阔别家人一年有余的于童从旧金山飞回老家青岛。这是一次略带遗憾的团聚——一个多月前,于童被美国移民局告知,她的H1B签证申请被拒了,必须在60天内离境。
迎接于童的还有意料之外的网友讨论与非议。在部分中国网友眼中,她成了那个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呛声“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的桀骜姑娘。
这份曲解让于童感觉有些郁闷,她不明白为什么同一篇文章会在美中两国获得截然不同的反应,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将关注点放在文章论及的话题之外,转而去挖掘她本人甚至家人的诸多细节。文章发表之后,于童在美中两国收到了两重天的迥异反馈。一方面,她获得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在内的诸多公众人物的力挺,她的LinkedIn挤满了各种诚挚鼓励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邀约;另一方面,又有各式各样的质疑声充斥在网上:撇下重病母亲赖在美国不回国?履历有水分不够优秀?声讨川普不够公正?在种种质疑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在于在美国主流媒体上的这声质问是否是于童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显得太过张狂。
“这篇文章从来就没打算在国内发表。”周日晚上,身在青岛的于童在与美国中文网驻硅谷记者的语音通话中表示,文章发表在中国带来的社会关注远超她的想象。在她看来,纽约时报不准确的中文翻译和部分媒体噱头十足的标题拟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质疑与批判。她也希望借助于美国中文网,对网友误解做出澄清。
于童(左)与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合影
这一切要从刊登在纽约时报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说起。今年11月23日,纽约时报网站刊发一篇题为“Is Anyone Good Enough for an H-1B Visa?”(文章翻译在本次事件中尤为关键,这里暂且直译为:是否有人足够优秀以获得H1B?)的文章,该文署名作者Frida Yu就是于童。
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不久前,于童从美国移民局那里获得了关于H1B(美国最常见的一种非移民工作签证)申请的最终结果——在两次补交材料之后,她被拒了。对于于童来说,这是个意外之外的意外,在消息抵达的最初时刻,它甚至还给于童带来了不小的愤怒与不解。
和很多在2016年夏天毕业的学生一样,已经在创业公司任职的于童早早地递交了H1B申请。今年5月份,于童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她幸运通过了抽签。在那时的于童看来,熬过了变数最大的抽签程序之后,H1B应该就是板上钉钉般触手可得。毕竟,不管从学历经验与工作的匹配度,还是从申请程序的每一个细节上,她似乎都做到了接近完美,她的一封申请推荐信甚至出自于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手。
在递交H1B申请时,于童已经从斯坦福大学获得了MBA学位,并获邀成为一家专注于向美中两地客户提供数据优化服务的硅谷创业公司(
minMax Optimization Inc.)的联合创始人。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创立于2016年6月初,其合伙人当中还有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及计算数学工程研究院的杰出教授叶荫宇,其在2012年被授予斯坦福大学K.T.Li首席教授的荣誉,同时也是美国运筹与管理学会最高奖冯诺依曼理论奖迄今唯一华人获得者。
据LinkedIn公开资料显示,来美国读MBA之前,于童先后从中国政法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香港获得律师执照。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来美之前她主要专注于跨境并购与上市的法务,工作地点在香港和伦敦两地。工作期间,于童参与了多项上市和并购事宜,包括欧舒丹和新秀丽的上市,以及百事和康师傅的并购。
这份理所应当在7月份出现了第一次变数。今年夏天,于童在国内的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中期,需要做一个手术。就在那时,已经计划好回国行程的于童收到了移民局第一个要求补交材料的通知,这意味着于童的回国计划只得搁浅,陪母亲做手术的希望落空。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因为H1B申请期间离境滞留在海外的风险极高,所以不论是受雇的创业公司还是家人都不愿意她冒这个险。(注:乳腺癌是当前治愈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于童母亲的定期较前,所以手术风险不大,这些内容受制于文章篇幅,于童并未在英文原文中做细节介绍)
母亲身体欠佳,再加上创业公司压力过大原本就让于童倍感焦虑,这份7月底到来的材料补交通知更是雪上加霜。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她曾为此在今年8月份短暂患上抑郁症(经治疗现已痊愈)。就在于童焦急等待H1B申请批复之时,第二个要求补交材料的通知紧接着在9月份到来。于童再次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之后,最终还是在10月份收到了移民局的拒信。
这让于童彻底傻眼了,更糟糕的是,于童不是唯一一个“不走运”的申请者。据于童介绍,和她同届的斯坦福MBA毕业生中有数人申请H1B被据,她还有几位在Uber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获得工作的朋友也同样收到了被拒通知。
“我的拒签理由是SO(Specialty Occupations,指职业专业性)”,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称,“这是6种常见H1B拒签理由当中主观因素最强的一个”。对于申请被拒,移民局给于童的理由是“她受聘的公司不需要本科生以上的人才”。两次补交材料被拒、错过母亲的重要手术、在各种压力下患上抑郁症、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也遭遇不公,愤怒的于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决定将自己和朋友的遭遇写下来投给纽约时报的总编辑,希望为移民和有色人种发声,让更多美国人了解到现行移民政策的诸多不合理。
于童在电话中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这篇文章的行文相当仓促,只用了一天完成,她自己为文章拟定的原标题为“Inside Out”,这篇文章随后被收录在斯坦福MBA写作课的教程上。据于童介绍,由于那会儿她正忙着计划回国行程,因此在文章提交之后并未与编辑仔细商讨文章标题。于是,在这篇文章最终出炉的时候,英文标题被改成了“Is Anyone Good Enough for an H-1B Visa?”
对于于童来说,这个更改从英文的阅读上来看并无大碍。这句话出自文章原文的最后一句话:“As I make plans to go back to China, I find myself wondering: If I am not qualified to sta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n who is?”这句话用英文读起来相对克制和中立,但让于童意外的是,在该篇英文稿发表的同时,纽约时报中文网几乎同步发表了一篇翻译的中文稿。不过,这篇中文稿读起来有些拗口不说,文章的标题被定成有些变味的“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
一些没有看过英文原文的中国读者容易将这一版本的中文翻译误解为出自于童之手,事实上,于童对于这版翻译也有一些不满,她甚至怀疑这个版本的中文翻译是否直接由谷歌翻译自动完成。在这篇纽约时报中文版的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将原文中“RFE(request for evidence,补交证明材料要求)的通知增长了44%”直接翻译成了H1B申请数量增长了44%,再比如将她原文中“来自中国东北部地区”(from northeastern China)说成是“来自中国东北”。(注:于童是山东青岛人,山东在地理上属于中国东北部地区,不过从常见的行政划分上它属于华东地区,东北在中文语境下常狭义特指东北三省)
因为这篇中文文章,尤其是“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这一标题,于童在上个月底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一些人眼中她成了自视甚高又矫情的“成年小姑娘”。一些人开始在网上向于童开炮:斯坦福MBA有什么了不起?每年H1B被拒的人多了去就你矫情?母亲癌症做手术都不回去这种人有什么值得同情?另一些则开始添油加醋地表达“合理怀疑”:肯定是没有大公司要才去自己创业开公司、申请被拒就说明没真本事移民官不傻等等。更糟糕的是,据于童透露,一些人甚至在网上对她展开了人肉搜索,令到她和家人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于童透过美国中文网表示,她将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知乎上有人专门就此提问
“一亩三分地”论坛上部分网友质疑
不过,这些质疑于童的网友当中的不少人,或许并没有真正通读过纽约时报网站上的英文原文,更多是在冲“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这句话本身发脾气。事实上,于童在英文原文中并没有用大量篇幅来炫耀自己的“过人之处”,也并未发表任何过激言论,通篇文章只是客观陈述自己和身边朋友的遭遇,并用数据举证美国H1B现行政策的不合理,以及在川普上台之后移民政策所发生的诸多变化,关于川普上台与移民政策的走向关系虽属议论范畴,但并未超越理性与克制的边界。
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自己是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之所以来美国留学是因为创业的浓厚兴趣。在香港和伦敦工作期间,于童接触过很多创业公司的上市,自己渐渐对创业有了很大兴趣,于是选择了美国创业氛围最为浓厚的斯坦福大学来读MBA。(注:斯坦福是硅谷的摇篮,直到现在,斯坦福教授和学生创业也是常态,斯坦福甚至还有自己的孵化器,为孕育创业提供土壤)正因为如此,于童认为在毕业后自己能被邀请加盟创业公司担任商业合伙人是一大幸事。在她看来,这是一家前景可观的公司,其旨在将美国技术和中国市场优势结合,自己多年跨国工作的经验和人脉累积将为其提供助力。
在于童看来,自己来美国上学交了高昂学费,创业公司也纳了税,并且还聘用了美国当地人,在自己和其他不少同学凭借正常途径却无法留在美国的同时,却有太多人用钻空子的方式留下。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自己的很多美国朋友根本不了解H1B究竟是什么,甚至常常将它与非法移民画上等号。而对于她在文章末尾“过于硬气”的质疑,于童则认为,自己写文章的初衷是面向美国读者发表,是代表移民和有色人种向美国公众发声,适当的自信和硬气未尝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不公正的遭遇,才能让更多人去了解、去正视、去思考美国当前移民政策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虽然美国一向以硅谷为傲,以创新的领导者自居,但美国目前在移民政策的制定方面却给创新和创业设置了不少障碍。向于童这样的创业者,想要留在美国的途径有限。除了H1B之外,O1主要面对有重要奖项傍身的杰出人才,EB1则更偏向学术界,“创业签证”EB6的出现曾经给硅谷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希望,不过,它的正式出台和真正落地依然阻碍重重。
“在这篇文章发表的一个星期之后,我看到新闻中说创业签证重启了”,于童告诉美国中文网:“我不知道我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否有带来一些影响,但这值得欣慰。”
于童的这篇文章确实在发表之后受到极大关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院长亲自写信向于童表达支持,而她的Facebook和LinkedIn也被“挤爆了”,留言和发信中“塞满”了来自各个领域的美国人的鼓励与支持,同时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邀约。
于童的文章受到众多关注
斯坦福商学院院长的部分邮件截图
更多网友站队支持于童发声
借助美国中文网,于童也想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称加拿大政府向她抛出橄榄枝做出澄清。于童称,她从未收到来自加拿大政府的官方邀约,只是不少加拿大公司希望邀请她过去任职,并表示加拿大的工作签证很容易申请。对此,于童也非常感激。
在知道H1B申请被拒的短暂愤怒之后,于童早已看开,现在她已经回到青岛家中。据于童介绍,其母亲术后身体恢复得相当好,在明年2月份之前,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陪母亲做完化疗。
于童离开美国的最后一个月相当“繁忙”,每天都有朋友为她举办各式各样的欢送会。她告诉美国中文网,自己的美国梦就是创业梦,因此,H1B申请被拒并没有浇灭她的梦想,相反,它早已在美国实现。
于童离开美国之前参加朋友的欢送会
最初也是从“如果我没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这样的媒体标题中了解到于童的,在新闻发酵一段时间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位“斯坦福MBA”曾经和笔者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不像一些新闻事件的主角那样自我封闭,这个青岛姑娘相当坦诚,她有意保护着身边朋友,却将自己尽量“交代”得足够透彻。作为同样以留学生身份来到美国,通过申请H1B留在美国的过来人,笔者对于童的个人遭遇抱以同情,因为同样的焦急等待和忐忑不安也曾出现在笔者和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身上。幸运的是,我们不曾经历过如于童那般几番辗转之后的被拒。
还有很多和于童有过类似遭遇的人真实的存在着,他们或是在论坛上发发牢骚,或是愤然转身另求去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于童,有勇气站出来,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去诉说。这本就不是一书檄文,却引来了不少声讨,于笔者来说也是意外。
中国人常以自谦为美德,于是一句理直气壮的质问会成为被诋毁的原因。那么不妨换个主语,重新行文:如果她没有资格留在美国,那么,不少留下的实属万幸。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