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第二弹 | 达人导游说,这些讲解原则要牢记!

2017年12月22日 新西兰旅游局旅业资讯



Emma,旅业菌的老朋友。在大学里,她就是一位古灵精怪、能说会道的姑娘。平日里动若脱兔,静若……几乎没有静下来的时候。


她总是说,将来找工作,一定要是不能闲着的。最好能去很多地方看不同的风景每天都有新鲜的挑战


高超的口才+说走就走的魄力,如今,她已经是新西兰旅业小有名气的达人导游,工作对她来说宛若如鱼得水。


前些天,我们约在咖啡馆里,问起她这数年来身为行业达人的经验之谈,她笑着聊了许多。


Emma说


业内有一句非常有年代感的老话

大家应该都听过——

江山美不美还需导游一张嘴。”

精彩的景点讲解

能为游客的旅途锦上添花

反之则会让他们游兴大减


要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

我们的讲解技巧必须和基本职业素养一样优秀

(“巧了,这正是我的长处!”讲到这里,她俏皮地补充道。)


导游讲解过程中有四大原则

我觉得这是大家必须遵循、牢记在心的



上一篇推送中,旅业菌已经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专业知识中的“导游语言及其用语原则”。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分析几个经典的粉丝来稿案例,对“景点讲解的原则与技巧”展开深入的探讨吧~


✎ 粉丝来稿-01


“之前带一团叔叔阿姨辈的客人游南岛中线,我讲得很细很深入,他们也还爱听,反响挺好。就想着这个风格比较适合我吧。但同样的讲解方法放到后来的几个团,就吃瘪了,客人兴趣寥寥。明明讲解内容是一样的,专业性也有增不减,很奇怪这是为什么?”


Emma说

我注意到这位朋友在留言中提到,“想着这个风格比较适合自己”。首先想说的是,我们身为导游,比起给自己定位,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客人定位吧。


大家都知道,旅游团队的人员构成其实非常复杂。我们所接待的游客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旅游目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也不同。果在导游讲解中面对所有的游客都采取同样的导游词自然就会众口难调。因此,我们在导游语言运用、服务态度、讲解方法和技巧方面,必须具有针对性。


导游四大讲解原则的第一点——“针对性原则”,即按游客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通俗点来说,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看对象的“八股式导游”,不会有好的效果。


你的客人os:实力拒绝!


那么,我们该如何遵从针对性原则进行解说呢?


我想建议大家,在进行实际讲解之前,先花点时间对自己的客人有着大致的了解,最好事前分个类什么的。这看似不起眼的准备工作,却有助于我们在讲解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地针对不同游客调整导游词的内容

✨  如何有条理地为你的客人分类


1. 按照游客出游的动机和目的区分,大致有观光、度假、公出、访友、商务等


一般来说,我们所接待的赴新西兰游客的出游目的,会以观光、度假居多。这就为我们的解说提前确定了轻松趣味的基调。

 

2. 按照游客的年龄区分,大致有青少年群体、情侣及夫妻、父母带孩子、中老年群体等


一般来说,青少年群体比起冗长的解说更喜欢较为直截了当的介绍。我们可以简单阐述下这个景点的游玩亮点,如可以怎么玩等,如果有典故可以适当提到一些,但不宜太多,多留点时间给他们体验吧~


对于情侣与夫妻,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浪漫的爱情传说。比如说,我们带客人游览罗托鲁瓦湖,而罗托鲁瓦湖中心是摩库伊阿岛,我们就能把这里流传着的海尼莫阿和图唐纳凯的爱情传说,说给他们听。

如果当地不存在这样的传说,就告诉他们在哪里拍照能出来绝佳的效果。


对于父母带孩子,也许会更倾向于寓教于乐,可以讲述一些有趣但不太过深奥的小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不觉得过于枯燥。


对于中老年群体,大多是非常乐于听我们进行景点典故的讲解的,对于这类人群我们可以讲得多一些、清楚一些,更需要有耐心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团纯粹是个中老年团,或是亲子团,那我们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但事实上,往往一个旅游团中会包含以上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客人,这个时候我们更不能一刀切。在讲解的过程中,就算做不到完全因人而异,也要力求折中。


3. 按照游客的文化层次分,水平高的游客可以讲得深入,一般市民,则力求通俗易懂


比如我们带领客人们参观霍比屯,如果游客中没有多数资深的《指环王》与《霍比特人》的影迷,就不宜出现太繁多的电影人名与地名,容易让人听得云里雾里,而更多的可以使用浅显易懂的词语代替。

 

4. 按照游客的地域区分。地域不同,文化背景、风俗、生活习惯、价值观也不同


例如,台湾客人与东北客人的性格有明显的差异,不能以相仿的方式接待他们



✎ 粉丝来稿-02


“我带客人去体验一些事先安排好的活动,比如蹦极、喷射快艇之类的,我减少一点自己解说的时间,想让他们多点时间去体验。但经常碰到一些客人不愿意去的,容易冷场,很尴尬……请问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吗?”


Emma说

即使是注重体验的景点,也是需要生动的解说来为它增色的哦!



哪怕是户外冒险项目(如蹦极、喷射快艇、高空跳伞等),虽然是注重体验的,其实更需要导游通过自己的讲解将气氛炒热,从而引起游客的兴趣,让他们更有参与的热情


而奥玛鲁白石小镇、但尼丁拉纳克城堡、岛屿湾的怀唐伊国家级保护区等,诸如此类富含人文气息的景点;或者观看kiwi鸟、小蓝企鹅、农场动物、鲸鱼等等这些涉及到观赏动物的活动,则更需要优秀的解说来为其锦上添花了。


综上,我想说的是,解说和体验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这个景点可以让客人们自己去看、去玩,就对解说环节掉以轻心了。要知道,如果解说没能发挥自身作用,客人们在体验产品的时候也会没什么兴致,甚至会大大影响接下来的行程的。当然,如果我们光在那里说个没完,占据客人体验的时间,也是不行的。



这也就是导游讲解的第二点原则——“计划性原则”。指的是我们导游要在事前按照游客需求、景点类型等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接下来的讲解内容将目的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在解说环节与体验环节中取得一个完美的平衡



✎ 粉丝来稿-03


“我是刚入行的新人,有个问题想请教。景点讲解往往是到了景点才能开始的,那在大巴上的这段时间应该和客人聊些什么呢?想说些什么,又怕大家没有听的兴致,偶尔讲上一两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什么意思像是在尬聊。但是完全让客人闭目养神,我一句话不说,又觉得死气沉沉的。”


Emma说

我觉得大家可以不用那么拘束。导游虽然被外界认为是服务行业,但谁说我们不能和客人成为朋友呢?在路上的这段时间,聊些我们自己带团遇到的趣事囧事,或者是新西兰独特的风俗、冷知识等等。想必大家来旅游,都是愿意多了解一些的,尽管轻松地分享就OK。


再说,在路上这段时间,我们总会路过一些地方的吧?一名优秀的导游人员,是要做到讲解内容“随手拈来即成妙趣”的。意思就是见什么讲什么。例如,见公路讲新西兰观景路线及其延伸的景点,见农田讲新西兰发达的农牧业与特产,见野生动物讲新西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或可介绍一些有趣的观赏野生动物的产品……以此类推。还不愁没话题可聊吗?


要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临场发挥会比提前准备好的解说词更能够激发客人们的游兴,起到好的效果。



但是,这里也必须提醒大家。作为一个贴心的导游,我们也要会察言观色。如果之前已经走了很多地方,体验了运动量大的产品,客人们感到很累昏昏欲睡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尽量留出安静的空间,让大家好好休息,养养神。然后再在快到下一个目的地的前10分钟左右,告诉他们可以醒过来了。


为什么要提前十分钟?因为要给客人们缓一缓的时间。


给以上内容做个小总结,就是我们四大原则的第三项——“灵活性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随机应变”啦。


💡  “随机应变”不代表“放飞自我”哦!我们必须讲究一个“度”:讲解过程中,基本的资料不能有偏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和客人聊到新西兰的蹦极,大家都知道,新西兰乃至世界的商业蹦极发源地是皇后镇的卡瓦劳大桥蹦极,如果说成是其他蹦极了,那就显得导游不够严谨,甚至知识上面有缺陷。这些错误都是导游讲解的硬伤,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出现(当然,也相信大家都不会出现这种级别的失误的)。



✎ 粉丝来稿-04


“我觉得比起我的解说,客人们对自己的手机更感兴趣……”



Emma说

这一点……嗯……其实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深有同感!不过,我觉得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解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导游讲解的第四点原则即是“趣味性原则”。顾名思义,我们的讲解必须足够有趣有料,才能吸引客人们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讲解过程中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和技巧,全方位增加讲解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客人觉得,欸,这个人说得可比手机有意思多了!


在这里,有两个讲解小妙招不妨分享给大家。


1、提问激趣法

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当中,需要经常提出问题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起游客的游兴

比如我们带客人游览长白云之心-惠尼马地区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提问:“惠灵顿/尼尔森/马尔堡有个非常好听的昵称,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揭晓答案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地区特色的一系列介绍啦~


2、设置悬念法

要知道,平铺直叙是非常枯燥而无味的,听得多了,游客的注意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去。因此我们在讲解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故意设置一些悬念隐而不说,客人们在游览过程中脑子里面始终绷着一根弦,注意力也会一直离不开我们。而这些悬念的解答往往也可能成为他们的意外惊喜,为整个旅程加分哦!


通过Emma的介绍,你是否对如何提高自身讲解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呢?


实际上,理论知识归根结底还需实践来支撑。想要使自己的讲解水平更上一层楼,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积累总结带团心得吸取同行前辈的经验,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喔!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