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在英国各大城市,艺术与创意产业领域正在发生怎样的新奇?从利物浦到格拉斯哥,从卡迪夫到贝尔法斯特,从伦敦到谢菲尔德,从爱丁堡到曼彻斯特……那些正在发生的最前沿、最先锋的艺术潮流,或许现在还鲜受关注,却将在未来让我们看到变革的力量。
在“艺述城市”专栏,艺述英国将以英国城市为窗口,深度推介当下英国艺术潮流,挑战你对这些城市的既有认知。
贝尔法斯特(Belfast)是北爱尔兰首府。近年来,大热剧集《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选择了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作为主要取景地,不仅因为这里自然风光这座城市的文学人物包括获得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诗人西莫斯·希尼(Seamus Heaney),还有《纳尼亚传奇》作者——作家C.S.刘易斯(C.S Lewis)。
在下面的文章里,格兰·帕特森探讨了贝尔法斯特的环境与历史如何将这座城市塑造为欧洲的重要文学城市之一。
贝尔法斯特 跃然纸上
△ C.S.刘易斯铜像 © Tourism Northern Ireland
贝尔法斯特的文学根基
以历史来说,贝尔法斯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从它1613年被绘入版图,才过去了仅仅四百多年。19世纪初它才只有两万人口,但到了世纪末,这个数字已增至五十万。贝尔法斯特从一个繁忙的市集小镇变成了一座工业重镇。那些年发生的变化不但塑造了这座城市的个性,也让贝尔法斯特滋生出了独特而卓越的文学。
忧郁之湖
1865年生于贝尔法斯特的 James Owen Hannay 做了一辈子英国国家牧师,同时以George A Birmingham 为笔名创作了多部小说。他最有名的小说之一 《阿尔斯特红手》(The Red Hand of Ulster)出版于1912年,描绘了贝尔法斯特随人口增长而日渐突出的政治和宗教矛盾——有时甚至是直接冲突,而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可能更加剧了这些矛盾。贝尔法斯特东西环山、北面临水,是为贝尔法斯特湾(爱尔兰对湖的称谓),出生于1907年的诗人路易斯·迈克内丝称它为“忧郁之湖”。
迈克内丝笔下的贝尔法斯特是个沉闷的地方: “披着来自格拉斯哥的尘垢……一个建立在稀泥上的城市”。当他在这里长大时,一定感觉这个地方连名字都是脏兮兮的。城市西面最高的山是黑山——这个名字来自爱尔兰语的“黑”(Divis)。另外,贝尔法斯特还有连绵不绝出现在远景中的凯弗山。
这座山在当地被称作“拿破仑之鼻”,照理说该跟这位法国皇帝在脸形上有几分相似——但你要是事先不知道这一点,就永远看不出相似之处—— 它是像仰躺着的拿破仑。
灵感四溢的 世界级文学
乔纳森·斯威夫特在创作他后来享誉世界的 《格列弗游记》时,还是这湖湾边一座教堂里的年轻牧师。贝尔法斯特人会告诉你,他是在某天骑车进城去探望一位富商的女儿——他的结婚对象时,远望着凯弗山,构思出了小说主角莱缪尔·格列弗。
城市东部边缘是轮廓较为柔和的 Craigantlet 山,CS刘易斯构思奇幻小说 《纳尼亚传奇》中纳尼亚的模样时,灵感即来自此山。像路易斯·迈克内丝和那个时代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的男孩一样,刘易斯很小就离开贝尔法斯特去英格兰上寄宿学校,从此再没回来过。
△ 贝尔法斯特湾 © Tourism Northern Ireland
△ 城市西面最高的黑山 © Tourism Northern Ireland
△ 凯弗山 © Tourism Northern Ireland
造船厂诗人
与之截然相反,1886年出生的 托马斯·坎达夫(Thomas Carnduff)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了一生。坎达夫是一位为戏剧和广播剧写剧本的作家,1924年随着处女作 《造船厂之歌》的出版,人们给他起了个“造船厂诗人”的绰号。比起其他产业,正是造船业让贝尔法斯特在世界地图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没错,我不得不提到“泰坦尼克号”)。当时这里的工人几乎是清一色的新教徒,1959年另一位“造船厂”编剧 萨姆·汤姆森(Sam Thompson) 在他写的一出叫 《过桥》的戏剧中对反天主教情绪作了如实反映,主办方剧院将戏撤演,从而在社会上爆发了争议。
《过桥》 最终在1960年初公演——在都柏林、伦敦和贝尔法斯特,而且翌年随着在英国电视台的播出,拥有了更加广泛的观众。
谢默斯 · 希尼
1960年代,年轻一代的优秀写作者逐渐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方式,诗人们是其中先锋。谢默斯·希尼1957年从贝拉希来到贝尔法斯特,就读于女王大学。他与诗人 迈克尔·朗利(Michael Longley)和德里克・马洪(Derek Mahon)过从甚密,在结伴拜谒过路易斯·迈克内丝的墓地后,三人的友谊更为牢固,马洪在他的诗作《在卡罗多教堂》(In Carrowdore Churchyard)中记述了这段旅程,并赞美迈克内丝 “淘尽了淤塞的泥土,让世界焕然一新。”
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念书期间,他成为“北方诗人”一代中的一员。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希尼在196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并一举成名。
1995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批露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眺望未来!
“只有在深夜,” 罗伯特•麦克莱姆·威尔森(Robert McLiam Wilson) 在他的第三部小说 《尤里卡街》 (Eureka Street, 1996), 中写道,“站在高处,能看到整个城市的模样……而不论你站在哪儿,都能看到街道闪闪发光,像珠宝,像一串串星星。”
在同一段话里还提到,贝尔法斯特市中心在路面之下,几乎全是从湖里挖来的泥土—— “两百年前并不存在的土地”. 我们泥土的根源,和我们的群山一样,是某种母题,在过去的时光里它象征着动乱,在近年来的书写中它烘托着世事的无常,万物的易逝,以及这座城市对异质元素所能作出的最佳整合。在露西·考德威尔(Lucy Caldwell)的小说 《骑行的乞讨者》 (All the Beggars Riding, 2013)中,叙事者娜拉在长大成人后首次拜访贝尔法斯特——她父亲的出生地时,就体验了这样的一刻。 “我难以置信地想:我一直不知道——谁能知道呢——它竟是这么美。我感觉……内心被点燃了。”
作者简介
格兰·帕特森(Glenn Patterson)生于贝尔法斯特,小说家、编剧,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谢默斯·希尼诗学中心导师。
相关阅读:
不可思议城市 世界的艺术在卡迪夫
谢菲尔德艺术家群像、实境游戏与街头文化
在披头士的故乡 音乐之都绽放多元魅力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馆长之旅
▼ 英国有太多“艺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