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上周,拼多多(PDD)几乎马不停蹄一路小跑来到美国上市。上市当天虽然股市反应平平,但是一家中国电子商务小公司用三年时间从无到有,市值突破240亿美元,堪称造富时代的又一个奇迹。对于很多出国多年的华人来说拼多多是个陌生的名字,这些年我们习惯了看京东和淘宝在美国出尽风头,看刘强东与马云与美国政界觥筹交错,谁能想到紧随他们后面的中国第三大电平台只用三年时间追赶了他人十余年的努力?
很多华人在知道了拼多多纳斯达克敲钟以后,才开始关注这个网站,但是一旦打开界面,这里面的罗列的商品华人就更看不懂了。当你下载了拼多多的APP 之后,满眼都是便宜的假货以及山寨品。
网友买的“超能”洗衣液,拿到了是“趈能”,趈:zhān,超趈超趈让人傻傻分不清。退货要自掏运费50人民币,商品价格都不够50。
网友买的防滑垫,商家保证收到以后跟图片质量一模一样
收到以后真的质量没问题,但是事实上,大小如图...
在拼多多上买东西,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玩文字游戏和智力测试题。消费者和商家总要证明出哪一位的智商更堪忧...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打开它们的app自己来“找茬”。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有疑问,明目张胆卖那么多山寨产品的平台,怎么能够上市还受到承认呢?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有15家,其中包括爱奇艺(NASDAQ:IQ)、哔哩哔哩(NASDAQ:BILI)以及虎牙直播(NYSE:HUYA))等互联网企业。而拼多多从2015年9月上线到登陆纳斯达克,仅用时2年11个月,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迄今最快上市纪录。拼多多美国一路冲刺上市的背后,到底有何目的?有投资圈人士认为,正是微信的流量支持才成就了其平台的千亿成交额,此番选择上市,是在微信流量日益稀缺且面临变动的情况下,尽快为自己寻求到新的融资路径,以赶上美股牛市的热潮。
拼多多美国上市又何止被坑过的消费者不满?淘宝,小米,京东估计内心都是凄凉和苦楚的。大家都是十余年的辛苦搭建物流,做品控,一片行业内的厮杀,但是没有供应链,没有物流仓储,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商品的拼多多就靠着一个“拼”直接纳斯达克敲钟了,这事怎么说都让人不服气。
在招股书中,拼多多给自己写了一个很美好的故事再加上3.5亿的用户量,让美国市场开始认可这个陌生的平台。有人将拼多多的模型比作Groupon和Facebook的混搭款。但是他们自己更愿意定位在Costco与迪斯尼乐园的结合体,因为物有所值,充满乐趣。拼多多认为他们的学习了Costco在于享受最低毛利,且把低毛利和赠品等模式发挥到了极致。然而Costco吸引消费者的早已不是价格,而是对于商品品质的把关,以及无后顾之忧的售后。这一点拼多多可能没有学到,还一不小心就没处理好。
实际上,拼多多上市前后,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已经掀起了一股热议,而这股风潮随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
福布斯在报道中对比年轻的公司老总黄峥是不是下一个马云时,保守的不敢过早下评价。但是在介绍黄峥履历时,除了学霸的经历以及在美谷歌公司早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外,福布斯认为具有魔性的拼多多,面对淘宝,京东这两大巨头毫无退缩之意。它背后80后的草根企业家显然有着更大的商业“野心”。但是福布斯也直接指出野心背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却是不可持续的甚至对于西方投资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拼多多招股说明书表明,该公司对市场营销和获取客户做了更多投资,但其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而“拼多多”试图在增长放缓和收购成本进一步加剧前,确保自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像“拼多多”这样的中国商务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纳斯达克上市,多数是因为美国媒体对其报道太少关注太少,因此投资人并不了解其假货横行的实际情况,所以这对于投资来说是一个很不利的现象。
当假货问题开始被媒体聚焦关注不再是个人维权时,拼多多已经感受到了美国市场的波澜。周一,其股价盘前便开始下跌,开盘后更是一度大跌10%。截至发稿,拼多多股价下跌2.10美元,最低到达22.31美元,跌幅达8.54%。目前,拼多多市值约为244亿美元,较最高峰时的近300亿美元下跌了约50亿美元。
CNN也表示像许多上市的科技公司一样,拼多多三年来一直处于亏损还没有盈利。虽然收入从2016年的5.049亿元(7400万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7.4亿元(2.55亿美元),但2017年的净亏损几乎翻了一番,达到5.251亿元(7700万美元)。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在其平台上出售的大量问题产品,引起消费者的退货潮却事实上很难退货。拼多多试图告诉投资者,它对在其平台上出售的假冒和非法商品负责。但事实上,在纽约联邦法庭19日,一家名为“爸爸的选择”的婴儿保健商品研发和生产商刚刚向联邦法院提出上诉,称拼多多在知情的情况下允许销售带有Daddy’s Choice名称的仿冒产品。该品牌去年首次向拼多多投诉时,平台删除了相关产品,但是很快这些仿冒产品换了个名字又再次出现。然而这样的指控在中国电商界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被长期指控为假货的天堂。
今天,在美中贸易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开战的同时,拼多多上一个248元的LV包显然是行不通的。虽然商家在页面上完全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什么品牌的,但从所有的商品展示图上,都能清晰的辨认出这是LV。黄峥在接受一个采访时表示,消费升级只是五环内的人俯视视角,拼多多不需要,拼多多要做的就是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拼多多所说的匹配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五环外的人就是想用奢侈牌子,但是买不起,所以拼多多为其寻找了廉价的“同款”。这听起来有些让人耳熟,似乎和川普总统贸易战中天天说的知识产权有些类似。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技术交易中窃取核心专利,是侵犯知识产权;在村镇的小摊儿上、小卖铺售卖盗版图书和假冒烟酒,也是侵犯知识产权。中国经济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升级是必经之路,但是无论如何,便宜,并非电商平台侵犯知识产权的借口。显然拼多多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华尔街见闻称拼多多商业模式上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创始人黄铮宣扬的“五环外”理论,即拼多多服务的是三四五六线城市用户,而非一二线用户。事实上,这也是淘宝和京东留下的市场空间。黄峥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是,“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而拼多多借助微信社交流量和微信红包支付体系,降低了这些用户的交易成本,最终实现爆发式增长。拼多多依赖于微信也让腾讯在第二轮融资时,拿下了18.5%的股份,折让腾讯无疑终于吃到了了电商这块大饼。
饼虽好吃,但是山寨和品牌侵权以及误导性营销却是拼多多无法回避的话题。黄峥在接受采访时曾认为淘宝经历的经历过的苦难我们是逃不掉的,此前淘宝经过不信任,商户的打假与淘汰,拼多多也正在做,历史不会厚待谁,每个时间段的阵痛都会经历”。既然拼多多提到了所谓“淘宝经历过的苦难”,我们不妨也看一看这所谓的“苦难”到底苦在何处、难在哪里。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早在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也是在美成功上市,但随后多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多次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在此压力之下,阿里巴巴于2015年成立平台治理部,其核心目标就是保护知识产权,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为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阿里巴巴还积极拓展政企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有效提高了执法打击的精准度;通过搭建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平台、引入大众评审机制,不断引导权利人和消费者在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坚持平台自治的主体地位,不断将数据技术转化为治理技术,从商业逻辑出发,发布“知产快车道”计划,构建诚信投诉机制,并积极运用民事诉讼手段,向侵权售假行为提起诉讼。前车之鉴无疑在说明一个道理:电商平台谋求发展、转型升级,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有死路一条。可见黄峥的诡辩只能说明他的格局太小。京东与淘宝用了十多年来起步摸索中国电商发展,如果说那时假货仿品是不可避免的交学费,那么今天依然要重试假货则是对于中国消费者的一种侮辱。如今有人不去纠正这种问题反而是带着这样的理念来到了美国。正如福克斯报道中所说,也许各家媒体对于黄峥的出现还有些兴奋,对于他给出的故事和结果也相当满意。但是这样的不可增的商业模式下,美国投资者一旦回过味来,那么市场必然会给予正确的反馈。过山车式的涨跌不知道对于一直亏损的拼多多来说,能扛多久。但是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事件如果发生是否也会对未来中概股在美的发行产生影响呢?
就在拼多多上市事件继续发酵时,7月30日(北京时间),一张截图开始在网上流传:拼多多平台上,有商家售卖“原价888元、现价7.5元一罐”的贝因美爱+Red™幼儿配方奶粉。
看到这样的价格,有些令人心里一惊。在标注中均强调“假一赔十”、正品货源、真伪可查等。不过,在售卖信息中,这些婴儿产品均被标注接近过期:10款产品中有7件标注的生产日期是2016年,有两款产自2016年9月,距今接近2年,仅有一款产于2017年12月。在已经出手了4000多份后,买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贝因美奶粉不只是在拼多多一家平台上出现,但拼多多上售卖的价格与其他平台差距巨大。产家部门也表示,贝因美采用库存管理制度,奶粉生产后超过6个月未售出,即不会进入正规流通渠道售卖,这些快过期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在市场上,原因尚不清楚。虽然特定情况下,厂家及部分经销商会通过打折等手段促销滞销产品,但促销价绝不会低至20元以下,“这一价格已经明显低于成本”。
这种售卖低价奶粉的新闻让人不禁想起了大头娃娃和假疫苗事件,如果真因此再出事件,不知道拼多多如何处理?摆在拼多多面前的问题真是一环套一环,如今在美上市是否必须重新洗牌受到约束,或许对于其的消费者来说不是坏事。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