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没有了家人陪伴的住处,好像只是房子,不是“家”

2018年08月10日 墨尔本留学圈


家人在哪,哪就是家


人,虽然生来孤独

但,降临在一个温暖的房子里

家,变成了我们的港湾


无论我在外漂泊多久

总有一个”房子“,不,是”家“在张开双臂等着我回来



但是,一个人在外久了

即使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这个“家”中

呆坐在窗前,好像总是缺少了点什么



缺乏归属感

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缺乏安全感的人,特别害怕一个人待在一个空荡荡的房子里,说句话也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在我小的时候,爸妈工作特别忙,总是把我“反锁”在家里,让我安静的看电视或者看书等他们回来。

虽然嘴上答应着,但是心里却无比的害怕。每隔个半小时,都会踩着板凳趴着“猫眼”看看楼道是否有他们的身影。但是,每次我都没能等到他们回来,就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

渐渐地,他们好像察觉到我的不安,开始越来越早的回到家中陪伴我,哪怕只是陪我一起看着“飞天小女警”。

慢慢长大之后,每天放学都会特别准时的回家,希望能看到爸妈,即使什么都不做,只是待在一起,也会感觉特别的温暖。即使学业特别的繁忙,有时回到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但是走进家门一眼就看到了爸妈的笑容和桌上已经放凉的饭菜。

那时候觉得,无论我多晚回到家,家里都会有着“温暖的气息”,可能爸妈这种无形的陪伴,内心的“归属感”也逐渐形成。即使跟朋友出去远行离开家许久之后,回到家的那一刻都会觉得特别的温暖和亲切。

如今,作为留学生的我,一个人在地球的另一端实现着自己多年的梦想。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跟朋友合租又或者住到了当地人的家中。

日复一日,每天重复着日出踏上去学校的路,日落回到家中,渐渐的已经成为了习惯。但是每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这个“家”时,没有爸妈脸上幸福的笑容,桌上也没有即使已经放凉了的饭菜,更没有了他们的陪伴。

好像此时,我面对的不是一个“家”,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家”是一个港湾,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地方。而我现在所生活的地方,好像比外面还要“冷”。时间久了,我有点不愿意回家,更喜欢每天跟朋友待在一起。因为只有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些许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我突然感觉到,我住的好像只是个房子,并不是家。


缺乏熟悉的味道

人们总说,“味蕾”是一个人获得幸福感最直接的感官。而人也总是喜欢去寻找能让自己幸福感爆棚的味道。同一道菜,即使所有的食材、配料及火候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人在不同心情时做出来的感觉也会截然不同。

一个人过着留学生活,我总是想念着家里的味道。曾经一个“番茄炒蛋”的视频红遍了整个留学圈,那时候虽然觉得视频的内容很蠢,但是眼眶却红了。是啊,“番茄炒蛋”仿佛成了每个留学生出国必备技能,这道菜虽如此简单,却吃哭了许多留学生。

是啊,当我们留下眼泪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会做这道菜了,也不是因为有多么的好吃,我们的泪是因为饱含了一种“乡愁”,想念着“家的味道”,想念着妈妈看到自己用酱汁泡饭,大口大口吞咽的场景。

一个人生活久了,需要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这可能也是所有留学生留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每天放学回到家,即使再累,我都会跑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食材,开始自己摆弄着起来。希望能吃上一口中国菜,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看着自己做的丰盛的一桌菜,心里其实是欢喜的,感觉自己长大了,自立了。但是,吃着吃着,有点哽咽了。我多么怀念以前回到家中,有丰盛的一桌菜等着自己,跑到饭桌前开始狼吞虎咽起来。爸妈做的每一道菜都是那么的可口,那种熟悉的味道好像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就算我反复的尝试,好像都缺失了一些“味道”。

是啊,就算我在这个家中尝试着各种菜式,即使我用着相同的食材和酱料,好像都不是我记忆中的味道。

缺失了熟悉的味道,我好像觉得这不是一个家,只是一个给我提供吃饭的房子。

乡愁啊

是一块厚厚的手机屏幕

我在这头

而爸妈在那头


《小王子》说的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当我们开始寻求

我们就在开始失去

而我们不开始寻求

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身边的一切是如此珍贵!


只身一人漂泊在外,即使再想家

也特别感谢爸妈给了自己历练的机会

更加感谢坚强的自己

在本该“贪玩”的年龄选择了“不安逸”的生活

愿我们最终都变成最优秀的样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