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人逗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有语言上的,也有行动上的,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是,中国式逗孩子,往往伴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
近年来,采用一些危险动作都孩子的危害,常常见诸于报端
身体上的逗弄固然伤人,但言语上的一些无心逗弄,对孩子的心灵也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看到下文,你就会知道:中国式逗孩子,实际上在无形中,毁了多少孩子本来单纯的童年世界!
1、蔡少芬当场发飙:不要这样逗孩子
前段时间,曾经出演《甄嬛传》皇后的香港知名女演员蔡少芬,带着两名女儿“汤包姐妹”张楚儿和张信儿首次“合体”参加一档育儿综艺,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没想到,在节目第一期,一向生活中待人随和的蔡少芬,却忽然变脸,甚至失控!
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期节目刚开始录制时,工作人员让参加节目的几个小孩选择最喜欢的玩具或是代表着妈妈的陪伴的“陪伴卡”,并告诉他只能选择其中一样,
其他的孩子都选择了“陪伴卡”,但汤包姐妹却选择了玩具。
工作人员见状,提醒她们:“如果你选择了陪伴卡,妈妈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选择了玩具,妈妈就不能陪你了。只能选择一个。”
但才七岁的汤圆和五岁的包子哪里懂得这些,依旧坚持要玩具。
于是工作人员做出了一件让她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两个小姑娘的面前,粉碎了那张“陪伴卡”。
工作人员还告诉小姑娘们:粉碎“陪伴卡”后,接下来几天妈妈都不能陪伴她们。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姐妹俩都懵了,随后妹妹包子怯生生地,问工作人员:“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可以找妈妈?”
工作人员再次强调:妈妈已经被“碎掉”了。
姐妹俩这下完全慌了,妹妹“包子”双眼含泪地说:可是因为妈妈都没死,妈妈是假的,还惹得蔡少芬在监控一旁大笑不止,
但工作人员再次强调:但是你们都选了,是真的。
这下,包子哭了,蔡少芬的脸色也变了…
蔡少芬不顾节目规则,赶紧冲上来哄两个女儿:“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离开你的。妈妈在这里,不用怕!”
妈妈的拥抱和亲吻,终于化解了女儿心中的担忧和恐惧。
但这件事虽然被蔡少芬以临场应变的能力成功化解,但工作人员的做法,还是引起了观众的愤怒与指责,说小孩子本来就不懂事,要玩具也在情理之中,凭什么要吓孩子?
也有很多人说,蔡少芬的女儿这段经历,引起了他们童年时很多不好的 回忆:
可以说,节目里的内容,虽然或多或少有一些综艺效果,但中国式逗孩子所带来的危险后果,却也是人们无法回避、却又可以忽视的教育话题。
2、在中国人看来,“逗孩子”不是错
在中国的家庭里,总能听见长辈这样吓唬小孩:
“你是你爸爸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我才是你爸爸,叫爸爸就给压岁钱”
“小胖墩,再这样胖下去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爸爸妈妈有了弟弟之后,就会把你送人了”
在长辈看来,这样逗小孩是无伤大雅的,因为小孩的心灵世界很单纯,他们听不懂大人的话,只会一笑置之。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同样的例子,也曾经发生在沙溢和胡可的孩子安吉身上,
一次颁奖典礼上,郭德纲调侃安吉说,“我怎么觉得安吉像我跟胡可的孩子”,还称德云社是“安吉爸爸的单位”,开玩笑称自己才是安吉的爸爸,
沙溢尴尬解围说,“也有人说小鱼儿是岳云鹏的孩子”,胡可在一边赔笑,而安吉则站在一边,只能沉默…
事后,胡可也回应说:小孩其实能听懂大人在说什么。
然而,许多大人却还愚蠢的觉得“反正小孩子听不懂”,肆无忌惮的将孩子作为自己言语暴力的对象,
在他们看来,孩子在被“逗”以后表现出的悲伤、愤怒、疑惑和痛苦都不重要,因为他们的快乐就是建立在孩子这些毫无遮掩的反应之上的。
甚至如果小孩或小孩的家长稍微表现出对这种行为的反感,还会被驳斥:只是逗逗孩子而已,孩子又不懂事!
实际上,孩子们虽然单纯,却没有大人们想象的那么“傻”。
麻省理工学院(MIT)一项早教研究指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具有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很少数的东西判断对错,而父母或长辈向孩子撒谎,会让孩子停止相信父母。
研究小组发现,孩子对于错误其实比成人更敏感。研究领头人Hyowon Gweon说,孩子还会通过一个人是否对自己说谎或忽略自己评判一个成人并选择是否相信他,包括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
(图片来源:Time)
3、逗一下孩子,后患无穷
大人们在逗孩子时,往往都会忽略一件事:孩子的世界尽管如同雪花一般纯白无瑕,却也如同雪花一般一碰即碎。
因此,在大人看来无伤大雅,甚至是一种“爱的表现”的逗弄,都会对孩子产生难以抹去的影响。
荒谬的“逗”让孩子惶恐不安,出尔反尔的“逗”让孩子思维混乱,这些不妥当的“逗”都会让一个孩子感到被欺骗,不被尊重,心灵受到伤害。
甚至,一些孩子被“逗”之后,心灵从此留下阴影,短则数年,长则一生;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长辈的无心逗弄,而做出难以想象的出格行为。
今年春节前夕,某地就曾发生这样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件:
一天中午,妈妈带着7岁大的女儿和2个月大的儿子在家休息,中间去了趟厕所,嘱咐女儿看好弟弟,然后出来时却听见“砰”的一声,而女儿就这样站在窗台前,冷静地看着自己…
事后,悲痛不已的夫妻俩询问女儿为何要摔死弟弟,才知道原来是早上时邻居逗女儿说,“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竟然因此对弟弟产生了“杀心”。
由此可见,中国式逗孩子,不仅会对孩子产生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可能让幼小的孩子因一念之差,在没有形成道德观束缚下,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举动!
4、在国外,“中国式逗孩子”甚至是犯罪!
在上文中,之所以将大人故意以“说谎”、“威胁”、“恐吓”的方式形容为“中国式逗孩子”,不是因为同样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国外就没有,而是在国外,这样在父母或长辈眼里看到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很有可能会是犯罪!
在西方人的育儿观念中,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言行的反映,所以西方父母们很重视“以身作则”,承诺孩子的必须做到,做不到也会向孩子解释原因,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说真话,孩子才会懂得诚实。
一位曾在澳洲工作的央广网记者胡方曾回忆称:
在澳洲,很少遇到会抱着孩子的父母,通常都用手推车,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也会让亲朋好友不会主动要求去抱孩子,起到保护孩子的目的;
胡方同时还说,在澳大利亚,很少会有成人分享食物给孩子、或者孩子之间分享食物的情况,因为在澳洲孩子会对不同食物有过敏症状,所以在分享食物前,必须要经得孩子父母的同意。
可见,在澳洲等西方国家,孩子的安全和感受,往往是优先于成人的感受的。
再以中国式逗孩子常见的“撒谎逗孩子”为例,这种“逗孩子”的方式在中国人看来见怪不怪,在美国,却是被高度重视的重罪!
2015年,一个热门的YouTube亲子账号DaddyOFive被观众举报:这对抚养五个孩子的再婚夫妇借着“恶搞”的名义,以水刑、告诉孩子他不是亲生、教育孩子们互相扇巴掌等方式“整蛊”几个孩子,
警方于是马上介入调查,并应证了这一猜测:这对夫妻确实在虐待丈夫前妻的两个孩子,
最终,检方判定夫妻俩为了出名而故意“虐童”,宣布剥夺夫妻俩对其中两名孩子的监护权,最终孩子被送给丈夫的前妻即孩子们的生母处,此后再不相见!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在遥远的中国,却还有多少孩子,每天承受着甚至来自与父母的“你是我捡来”的这种谎言之下,幼小的心灵又受到了多少怀疑的创伤呢?
除了故意以谎言欺骗、恐吓孩子之外,中国式逗孩子还会有一个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
在酒席或者宴会上,父母或父母的朋友会把桌上的酒拿给孩子喝,并美其名曰“锻炼酒量从娃娃抓起”。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轻轻一滴酒,可能就会导致幼小的身体遭受难以想象的损伤,甚至严重者可能直接一命呜呼!
这种诱导孩子喝酒的行为,在西方国家,这有可能被列为重罪!
2014年,美国田纳西州一位父亲为了“惩罚”自己15岁的儿子,逼迫儿子喝酒并与其一起观看球赛,直至儿子醉倒;事后,警方逮捕了这位父亲,并且还将其以“严重虐待儿童罪”起诉!
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之所以对儿童(或青少年)饮酒如此敏感,宗教是一方面因素,而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些国家看来,父母应当是未成年子女的保护者。
哪怕是随意触摸孩子,也有可能被判为“性骚扰”。
为了避免不称职的父母祸害单纯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与父母隔离开来。
5、为了孩子,请做一个“没意思”的家长
首先,为了孩子,你可以做一个“没意思”的家长:你从不说谎骗孩子,也从来不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孩子的行为,只陪伴孩子读书、画画、玩一些无伤大雅的游戏;
其次,为了孩子,即便你可能会被朋友或亲戚说“没意思”,“不解风情”,也千万不要让别人逗孩子。
请记住:孩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ta不是任何人的玩物,更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如果在饭局或聚会上,有人逗孩子,道一句歉插一句嘴,迅速带孩子离开,才是最好的办法。
作为家长,还需要教会孩子一个道理:如果别人的话让你不开心了,就直接告诉人家,没有什么好怕的。
比如说,在聚会时,如果有长辈对孩子说“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不要附和,而是教会孩子说:爸爸妈妈说,我是他们最珍爱的宝贝,不是捡来的孩子。
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会得罪他人,但教会孩子说“不”,比所谓的人情世故更加重要。
最后,
也希望所有的成年们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想想看童年时的你,固然也会因为别人的无心之语而大哭大闹,凭什么等你们长大、成为孩子眼里的“大人”时,却又要重新上演童年时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学会正确的对待孩子,用温柔的话语和抚摸替代恶意的逗弄,才是真正利于孩子的成长。
推荐阅读
■13名被困泰国孩子终被救出,而死去的45名中国人的生命却被如此漠视!
■7月11日本财年EOI首轮邀请开门红,非热门70分飞速下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