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趣事多,也有苦恼时。
镇江一名“二孩妈”,
在哺乳“二宝”时,
怕浪费多出来的奶水,
居然给自己的“大宝”女儿吃!
不想竟意外导致7岁的女孩“性早熟”。
5月31日,
记者从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获悉,
该院的儿科专家王锁英主任医师,
就接诊了这样一名7岁女孩。
江大附院儿科王锁英主任
院方告诉记者,儿科王主任是在近日的专家门诊上,遇到了这样一个女孩子的。家人发现女孩出现“性早熟”症状,就赶紧带孩子前来就医。
王主任介绍,女孩7岁,但乳房已经开始发育。因为不清楚具体的病因及身体具体情况,王主任就对其进行了骨龄测定、超声检查、性激素检测等系列检查。令人不解的是,一圈查下来,各方数据显示女孩均属于正常水平。
针对这一情况,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王主任,就开始在女孩的饮食上进行排查。
王主任告诉记者,令其惊讶的是,在问询交谈中,女孩的妈妈说,她自己刚生完二胎,母乳很多,“二宝”根本吃不了。“这名妈妈觉得母乳这么有营养,很养人,多余的也不要浪费,于是就给大宝女儿吃了几个月!”
听完“二孩妈”的这番介绍,王主任当即就猜想妈妈的母乳“闯祸”了,且很可能就是女孩“性早熟”的元凶。“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雌激素,对于7岁的女孩而言,显然已经超量”,王主任说,她当即让“二孩妈”停止给“大宝”喂食母乳。
这招果然有效!记者从院方了解到,遵照王主任的医嘱,女孩停止母乳喂养一段时间后,这次前来复诊时,乳房已经明显缩小。
以往很少被提及的儿童性早熟
现在在各大医院的儿童内分泌门诊中并不罕见:
八九岁就来月经、长乳房的小姑娘;
十几岁已经有胡茬的小男孩……
对于孩子过早的发育
很多家长都甚感焦虑和不知所措
对此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刘丽解答:
其实,性早熟是有一个年龄限定的,一般是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比如乳房发育、月经初潮、阴毛胡须发育、突然长个子等,才能纳入性早熟诊断的年龄界限。一旦超出这个年龄,就不属于性早熟诊断范围。
在这个年龄界定基础上,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及早察觉孩子的性早熟。首先,家长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可以直观地发现他/她是否出现第二性征;
其次,八九岁的孩子在短时间内突然长高,比如一个月突然增高了1厘米,那么家长就要引起注意。
此外,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性格上的变化,孩子会由于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会产生不安情绪。
除了年龄因素外
在医生眼里
儿童性早熟还有“真假”之分:
刘丽解释说,人体内控制生殖系统发育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如果是性腺轴提前启动,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导致的性早熟,则被称为“中枢性性早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性性早熟”,属于临床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患。主要表现为性发育过早,骨骼成熟较快,导致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终身高。
外周性性早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性性早熟”,是源于外界原因引起的体内性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但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过程。
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关心的“长不高”或是“骨龄提前”,并非是诊断性早熟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
判定“真假”性早熟需要在医院进行相关激素检查
同时还要结合患儿性发育状态、
性征进展情况、
身高和骨龄的变化、B超等结果
由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家长应带孩子尽快就诊
不要自行诊断而延误病情
此外,家长也要注意
不要盲目给孩子补身体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在内的大补类食品;还有蚕蛹、鸡胚、胎盘、蜂蜜、蜂王浆、牛初乳、花粉制剂营养滋补品,常常含有较高的性激素。
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
另外,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得不高,于是买来很多保健品给孩子服用。这些保健品可能含有激素成分,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可能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
规避儿童早熟风险,做到以下几点!
①从小培养孩子均衡饮食、经常锻炼的习惯。
②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
③如果发现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的发育,阴毛发育,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④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性早熟的孩子很容易使其产生心理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女孩子,乳房过早发育及月经来潮,会造成与同龄孩子外在的不同,让其产生自卑情绪。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来源:扬子晚报、羊城派、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