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tech集团华南区总经理 段侠
以下内容为嘉宾分享实录,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Daisy 整理编辑,部分内容有修改,嘉宾已确认:
因为现在学习做投资,所以我就从投资人的视角来讲一讲:产品经理如何投资自己?如果把自己作为做一款产品,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好?
一、投资是一项工作
投资是一项工作,工作也是在投资。
Wikipedia(维基百科)对“投资”的定义:
即投入的是资金/时间,预期得到回报。
找工作,或者在考虑一份工作的时候:短期看,它是一个销售行为,谁给的钱多就去谁那儿;长期看,这其实是一个投资行为,因为你在工作中投入了时间、精力和热情进去,也许不一定是谁给的钱多就选择谁。
以我为例,也曾犯了一个选择错误:
16年我离开腾讯去了另一家公司,放弃了腾讯尚未兑现的股票并选择了更高的工资+奖金收益。
后面的故事估计大家都猜到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腾讯的股价从130涨到400多(现在又回落了一些),仅是股票的价值就远远大于我在另一家公司两年的工资奖金收入总和。
所以工作也是在投资,从投入的时间维度来看,还要考虑一个公司的增长,这样从长远来看,收益才可能是最大的。
示例:产品经理人群,提到投资想到创业?
当把工作看成一种投资,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衡量,我们可能会想要去创业。那么当一个产品经理要创业,可能会想到这几个问题:
(1)我想做什么?
产品经理肯定想做用户需要的产品;
(2)我想怎么做?
产品经理都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经验;
(3)动手做:在内部做,还是在外部做?
在内部做的话,需要写一个内部的BP;到外面的话,找投资人拿钱,组建团队选择赛道,按照节奏去迭代,从MVP到稳定版本,然后做增长、变现,最后IPO走向人生巅峰。
看似问题都回答了,我们再想想这几个问题是否会困扰你:
(1)我是产品经理,想做什么?
用户需要的产品,具体每个人想做的不一样;
(2)我虽拥有产品经验,但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就比较难了。比如说你想做或者很想动手去改的微信朋友圈,这可能不是一个体验最好的产品,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都加了越来越多的好友,发朋友圈有比较多的顾虑。
那么如果你的过往经历跟朋友圈相关且级别高,去跟投资人说我要做一个颠覆微信的产品,可能会有人投;但如果你是普通的产品经理,做的也不是朋友圈相关的产品,说想创业颠覆微信,很遗憾,你得到这个机会的概率会比较小。
(3)我怎么才能做我想做,并且能做的事情?
画一张图:
如上图,左边是我想做,右边是我能做,中间的交集,理论上就应该是你想做且能做的。但实际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
三个问题?也许有四个选项
也许这个问题,会有四种答案:
(1)我想做+投资人认为我能做
一种是你想做,投资人也认为你能做,这个当然好,一拍即合,是融资时候的理想情况,但这种概率比较低。
除非像前面说的,你级别高且做的是相关的产品,又有从几百、几千到上亿用户的经历,当你想做相关产品的时候,才可能是左上角的情况。
(2)我想做+投资人不认为我能做
那更多的情况是上图左下角的,你想做但投资人有疑问。
这个也好办,毕竟是个概率问题。
融资的时候可能每周要约很多家,可能会成功约到几家,聊完之后可能对一两家感兴趣,但你感兴趣的不一定会投,投资人可能会说我们的重点不是这个方向。
然后再来一遍,这是个概率问题,但也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
(3)我没想做+投资人认为我能做
可能还有上图右上角的情况,你本来想做A,投资人跟你聊完,会给你一些建议,说你如果做B,我们觉得挺看好的。
这其实是个比较纠结的问题——有人表达出了意愿看好你,却是在另外一个不是你初心的领域,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4)我没想做+投资人不认为我能做
当然还有最扯的一种情况:本来跟投资人聊的是A,他又聊到了B,还打击你说,我觉得你连A都做不好,你肯定也做不好B;最后你一气之下,我就证明给你看——我要去做B。
其实之前也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创业者也很难做出成绩。
说完这四种,情况还可能更复杂吗?
如上图,也许会有八种情况:你的意愿,加上你的能力,再加上投资人的意愿拆解,这个就不详细展开了。
投资自己和三个问题什么关系?
我们回顾一下:当一个产品经理想要投资自己做一款产品,跟刚才那三个问题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列这么多种情况?
先说数学的问题,我们前面也讲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我想做产品,要么在内部做,要么让你在外面做。在内部做,找老板融资;到外面就去找投资人融资。
他可能有两种情况:
我觉得我能,我想做这个,而且我觉得能做这个,所以要么就是老板让我做,要么就不让你做。
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但又不确定能不能做的时候,可能会算一算,比如算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太极八卦(个人认为算卦是一个概率的数学问题),借图阐述一下。
前面我们分析了可能是四种情况,更有可能是八种,甚至可能按照八卦的理论下面还可以有很多的情况,组合到一块。
所以在此,给想创业的产品经理总结了两点建议:
一个是麦肯锡MECE原则,它建议说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管你是在内部立项,找老板要资源做一款产品,还是到外面融资之前,都至少要把这些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穷举出来,以及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去做;
第二个是想讲一下我原来的合伙人,前两天在上海小程序公开课做分享的曹小刚。
我们原来一块做秘密Secret,当时有些投资人不看好,某些比较知名的投资人十分钟直接否定,“你们不行,做不了这个……”。
最后当秘密Secret做不下去的时候,小刚觉得他可以,并一直在微信这个生态上坚持,把秘密Secret当时很多的社交玩从APP往游戏去转,做了疯狂游乐场、疯狂打怪兽、海盗来了等产品,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小刚让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相信即便当时我们的产品不行,也一定要坚信并且持续做下去,只要你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努力,还只是概率问题。
在此分享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一点:一个创业者应该坚持自己看好的事情,并且非常有信心。
以创业为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时间,提高预期回报成功率
回到前面维基百科的这个定义,投资就是投入时间/资金来博取未来的收益。
假如真的想创业做一个伟大的产品,在中国创业的回报率如何?
在谈回报率之前,我们先看看在中国创业的成功率/退出率,情况很不乐观(全球最差),如下图:
这是CBNSIGHTS在去年的一组数据,中国跟全球主要国家相比,看每一轮的退出情况,相较于其他的创业生态圈(波士顿、纽约、硅谷、洛杉矶、德国、英国,甚至印度),中国整体的退出概率是很低的。
当然可能因为创业的人太多了,过去几年特别是从15年开始,双创的兴起导致创业者的基数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的成功率是不高的。
如果创业这件事的概率这么低,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公司在内部创业,在内部去做你想做的产品,并得到老板的支持?
我们再看一下,如果你想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有可能是做一个颠覆微信的产品,服务10亿的用户,也有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目标,先赚他100万美金,类似这样:
(1)给自己设计一个投资目标,赚100万美元
在此,我们就以一个比较小的目标来看,做一个产品经理在什么样的公司能拿到,比如说2到3年能赚到100万美金?
(2)寻找哪些公司的员工每年能创造大于100万美元的收入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哪些公司的人均创造价值大于100万美金,它才有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3)答案:Apple/Facebook/Google的员工早在2015年就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看了上面的右图,在全球范围来看,苹果、Facebook、Google在1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这个标准。
而微软、亚马逊这两年的股价也涨了很多,基本上认为他们现在也是远远超过;在全球来看,这些公司的员工每年创造的价值是大于100万,他如果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工作,是有很大概率拿到超过100万美元个收入。
国内其实也是一样,腾讯、阿里的早期的产品或者一个重要板块的产品负责人,其实可以拿到这么多钱的。
所以接下来也是我给大家重点要分享的内容——
创业成功率低,还有其他投资策略吗?
接下来正式讲一讲:产品经理应该怎么投资自己。
像我前面提到腾讯股价翻倍涨的情况,我们把时间的维度拉得稍微长一些,比如放两年,到五年、十年去看,有些可能都是高增长的。
策略1:持续增持高增长公司的股票数量
加入这些高增长公司,并且不断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职级晋升);
坚持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不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影响自己的投资策略。
当你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就是想通过自己做产品的能力赚到多少钱的话,最好选择高增长的公司。
选择高增长的公司,并且持有它的股票有两种:要么直接加入这个公司,要么如果没有办法加入,至少可以买它的股票。
举例:如果从2012年底每月定额买TSLA
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个人案例。
如上图,大家可以看到:特斯拉上市之后一直都是平的,很快财报出来后就涨起来了。
个人对于这家公司值得投资的几点分析:
第一,盈利的利好消息:比如成立多年,第一次要盈利了。在整个特斯拉美国的论坛,早期的车友讨论说预计一季度会盈利,盈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美国政府补贴等,能盈利的公司会引发很多人去买;
第二,中国的利好消息:特斯拉在北京乔福芳草地拿地装修,马上要在中国开体验店;招了财务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准备在中国大发展;中国销量有望达到全球第二甚至第一。
第三,潜在的利好消息:新闻报道,比较大的股东分别是戴姆勒集团和丰田,这两大股东都有计划推出搭载特斯拉电池技术的电动车。
最后,它未来想象空间在哪里?大股东里面有Google,Google一直在研究无人驾驶,需要车厂来落地。未来不排除谷歌自己做,但可以用特斯拉的电源管理、电池管理技术,未来能推出卡车等。这是13年看好特斯拉的原因。
策略2:通过数据寻找高增长的准能上市公司
我们再看第二个策略。
错过了特斯拉,错过了腾讯,有没有可能这个找到下面这些呢?
这是 QuestMobile的一张图,是讲当一线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很高的时候,哪些APP还能做到高增长?这是他们给的三个例子,拼多多、趣头条和小红书。
数据不会骗人,除了数据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靠谱?
举例: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增长潜力
以拼多多和小红书为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电商企业,可以找到模板,全世界范围看最好的模板是亚马逊。
亚马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增长飞轮图,如下:
基于THE AMAZON FLYWHEEL,硅谷的投资人投资了Uber、Airbnd这样的产品。大家可能也看过Uber的增长飞轮和这个一模一样,这个是亚马逊在创业之初就已经想好了。
那我们看一下,如果是要去找电商类的企业,在这个增长飞轮上面比较重要的几个点(上图左边):
客户体验:体验要比现有的好,最好能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流量优势:拼多多抓住了微信小程序的红利,很快地触达了很多没有用过淘宝等电商APP的一类人群;
商品优势:拼多多的种类也比较多,而且宣称价格比较低。
算法优势: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是Google中国的落地成员,是Google搜索在国内最早的一批产品经理,所以这个团队的算法能力是很强的。
回到内容类的也是一样,它本质上也是一个平台,不管是今日头条还是趣头条,或者是任何一个资讯类的APP。
平台上有很多很多作者供给内容,和电商平台有很多商家品牌供货是一样的。
对C端用户,趣头条在用户体验和流量优势上做的比较好的,下一步要重点拓展内容生态、算法,这也是我们集团董事长在上一轮腾讯领投2亿美金投资之后接受媒体采访,一直在讲的。
策略3:敢于尝鲜,从产品经理到首席体验官
2011-2017年的比特币可能是世界上增值速度最快的投资产品;
投资比特币,2017年前所有人赚的盆满钵满,2018年再进场还有没有机会?
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要去体验很多新的东西。以我为例,我很早就体验了特斯拉第一款产品(基于莲花跑车比例发布的 Roadster),然后知道基于奔驰的 CLS的比例做出来Model S,当时特别看好这款产品,才会去买他的股票。
除了前面讲的腾讯、拼多多、趣头条之类,这些我们认为叫传统互联网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新的,比如比特币:
比特币的曲线图,对应左上角的市值,最峰值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210美元。如果把它比作一家公司的话,它没有超过3000亿美金的市值。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很多人都在讲比特币,当很多人都在讨论的时候,也许是你要离场的时候。
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一个首席体验官,用比特币体验一下可以做什么,发现它是有价值的。现在这个机会已经过了,那么它已经震荡的时候,还有没有机会?其实是有的,这是第四点的策略。
策略4:投资自己,学习全球宏观投资方法论
给大家分享一下,是我自己在学习投资的时候,也去研究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投资人(交易员),有个人,他叫Jesse Livermore。
他做了哪些事情?
他在1929年美股大崩盘的时候赚到了一亿多美金——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增长,约等于今天的一百五六十亿美金。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通过非常个人交易赚到了最多钱的案例。
Jesse Livermore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投资理论,可以看右边的这涨图,他认为任何的股价的波动,或者交易,在不同的点进场都是有方法的。
按照Jesse Livermore的这个方法,比如比特币现在波动很大的情况下,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
当你掌握了这样的方法论的时候,不管是涨还是跌,都是可以赚钱的。
还有一个小的案例是几个月前,特朗普抨击亚马逊是一个垃圾企业,故意制造亏损少交税等。
有经验的投资人说“这是一个赚两次的机会”,第一次是做空,因为总统跟企业过不去,而且连续发Twitter炮轰,那对它的股价就有打压,从1500多美金跌到了1300多美金。第二次是在股价跌了之后再买回,现在的股价是1800多美金了。
附:学习投资,从哪里开始?
最后,如果大家要学习投资的话,建议是从宏观开始,这也是索罗斯的投资方法,就是他不会看个股。
宏观里面大家可以简单地认为,包含这几类:
(1)股票
买个股的涨跌或者股票指数;
(2)债券
也可以投资债券,国内及美元债券等,短期和长期;
(3)大宗商品
第三类是大宗商品,比如如果看好电动车的未来,是不是电池的上游原材料,锂矿钴矿等。他们分布在哪些国家?哪些国家的治理相对比较健康的,披露制度是相对比较完善的。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投资策略调整。
(4)外汇,这里就不展开了。
以上为本次大会分享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 / END / ————
———— / 推荐阅读 / ————
8月11日,2018中国产品运营大会 · 杭州站即将开幕!
来自阿里、网易、科大讯飞等名企的7位实战派专家
又将带来怎样的知识盛宴?
现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