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宜家、苹果这些年是怎么节税的

2018年07月20日 美国华人会计网



看看宜家这几年是怎么节税的


欧盟明确规定过其成员国可为企业提供优惠的税率和各类补贴,但不可以越过公平竞争的红线,同时坚决抵制垄断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时,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自己的国家设立公司,大多数国家会私下与企业达成特殊协定,以绝对优惠的税率吸纳大型跨国企业,其中尤以荷兰、爱尔兰、卢森堡最为著名。



 

宜家或逃税高达10亿


欧盟宣布,将对疑似大额逃税的宜家开展全面调查。


宜家不是第一家因涉嫌逃税被调查的知名跨国公司,苹果、菲亚特和星巴克都曾因为避税太狠被欧盟责令补缴税款。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大公司和相关国家的政府都心照不宣地拒绝承认自己的避税手段不正当并表达了对欧盟补缴裁决结果的讶异。这个态度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涉及将近3000万欧元。


虽然欧盟没有公布宜家具体的逃税金额是多少,但据此前欧洲绿党递呈议会的报告中可看到宜家避税额度在6年间可能高达10亿欧元!看来这个全球家具巨头不仅擅长隐藏家具缩减空间,“藏钱”也很有一套。我们正好借宜家这个税务筹划实例来看看跨国公司常用的避税手法。


 

宜家纳税实例分析


宜家被质疑2009-2014年间违反欧盟“禁止国家援助”制度,未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而通过各种私下协定向税负较低的卢森堡、荷兰等政府大量转移利润以实现逃税。


通过这个指控我们可以看到宜家使用的是大部分跨国企业常用的避税手法“利润转移”。利用不同国家地区的税率差异,设立不同的公司,将高利润转移放在低税率的公司,税率较高的公司账面就不剩什么利润了,各个公司间转移利润的名义大多为专利授权顾问咨询等无形资产费用,苹果和星巴克都是这方面的老手。


宜家早期正是以“专利使用费”的名义,将荷兰公司的高额利润转移到卢森堡的公司,卢森堡政府给予宜家免税优惠。当然,这种途径被欧盟叫停。


宜家就此妥协?当然不!宜家见招拆招由卢森堡的公司向荷兰公司回购专利,我们都知道回购是需要资金的,钱哪里来?宜家怎么操作的?由列支敦士登的公司向卢森堡公司提供贷款啊!你贷款要支付利息吧,利息定的太高?双方自愿无权干涉,于是利润又成功的转移到了列支敦士登。


欧盟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二十国集团的财政部长们签署了一百多年来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税收改革协议,他们密切合作,为跨国公司的利润制定新的规则。新协议规定,政府依然可以对转移利润的企业征税。


 

宜家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宜家的税收优惠既是丑闻亦是经典,简直堪称大师级税筹案例。要知道宜家卢森堡公司2010年利润不少于25亿欧元,全年纳税额却仅为4.8万欧元,税率0.002%简直难以想象。


税率越高避税的念头就越强烈,全球富豪为了避税无所不用其极,英国甚至有富豪为了避税不惜舟车劳顿晚上飞越国境,午夜过后再飞回去,只为了居住时间不超过90天就可不缴税。不傻交税,不偷税漏税,但行使合理避税的权利,这就是富豪之所以是富豪的原因。中小企业纳税也是同理,承担缴纳税务的义务的同时,也不要放弃行使合理筹划公司税务的权利。

(来源: 捷税宝)


苹果公司创造的这个避税魔术

让各大跨国公司争相效仿


苹果公司的创新思维赢得了世界的认同, iPhone、iPad等苹果系列产品在全球的热销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数量庞大、忠诚度高的“粉丝圈”,每次新产品的发布和上市都能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注意力,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下苹果手机公司除了上面提到的科技创新,还创造性了发明的一个避税魔术,也被称为“双层爱尔兰荷兰三明治”,因为其手法主要是在两家爱尔兰公司和一家荷兰公司之间腾挪,就像两片面包夹着一片奶酪三明治。


苹果公司在创建运用了这个三明治避税魔术之后,公司整体的税负少的惊人。以下是公开资料显示的数据:


2014年末,苹果公司以7 000亿美元的身价取代了埃克森美孚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在美国的总部位于库伯蒂诺。2012至2013年间,苹果仅仅为库伯蒂诺贡献了920万美元的税收收入。对比之下,苹果执行总裁库克(Tim Cook)一个人在2014年工资加奖金就是这个数字了。


美国参议院报告称,苹果公司告诉调查人员,其2011、2010、2009年的海外税率分别是0.05%、0.06%、0.1%。


英国媒体称,苹果公司公布,2013年在英国收入1亿英镑和5900万英镑利润,缴纳1140万英镑的税额。但专家估计,当年苹果公司在英国的销售额高达100亿英镑。英国企业所得税率为20%。而若按实际收入计算的话,苹果公司在英国的税率还不到1%。


澳大利亚媒体《澳大利亚金融观察》称,自从2002年以来,苹果公司在澳大利亚的销售额总计约有270亿澳元,但是只向澳大利亚税务部门支付了营业额0.7%的税额。该媒体估计90亿澳元的利润都被转移到了避税天堂。


根据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公司的平均税负大概在1%左右,1%啊,这个税负真的很低很低,作为中国财务工作者的小编真的感觉这个税负真的望尘莫及。根据我国官方认可的2014年中国宏观税负为29.1%。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苹果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先看下面这个图。


苹果公司创造的这个避税魔术,让各大跨国公司争相效仿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三大避税天堂,百慕大群岛(第1位)开曼群岛(第2位)和荷兰(第3位),这个税务架构里占了两个。


具体的避税路径大体是这样的:


第一步,苹果美国母公司在爱尔兰设立爱尔兰A公司,两公司签订成本分摊协议,共同研发无形资产,共同拥有无形资产,后期爱尔兰A公司通过支付买入款项买断欧洲地区的无形资产所有权。苹果公司只需就爱尔兰A公司支付的买入款项缴纳不多的税。交易定价符合美国转让定价要求。


第二步,爱尔兰A公司在荷兰设立一个空壳公司,爱尔兰A公司把无形资产许可给荷兰公司,荷兰公司向爱尔兰A公司支付大量的特许权使用费,在美国税法下这个荷兰公司和爱尔兰A公司属于同一法律实体,同一法律实体内部款项支付不会产生纳税所得,在美国不纳税。另外,爱尔兰A公司的实际机构管理地设在百慕大。在爱尔兰税法下,只有实际机构管理地在爱尔兰的公司才需要就其全球所得纳税,所以爱尔兰A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也不需要在爱尔兰纳税。百慕大没有企业所得税,爱尔兰A公司也不要在百慕大纳税。


第三步,荷兰公司在爱尔兰设立另一家爱尔兰B公司,B公司在美国税法下和荷兰公司一样视同为不存在。荷兰公司把无形资产再许可为爱尔兰B公司。爱尔兰B公司向荷兰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该支付在美国税法中不存在。荷兰公司只需就向爱尔兰B公司收取的金额与向爱尔兰A公司支付的金额的差价在荷兰缴纳少量的企业所得税。荷兰公司向爱尔兰A公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也不需要在荷兰缴纳预提税,因为荷兰不对向境外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征预提税。


第四步,爱尔兰B公司把该无形资产用于欧洲的营业活动中,向欧洲非关联的客户收取广告费、特许权使用费等营业收入。因为爱尔兰B公司可以扣除向荷兰公司支付的大量特许权使用费,爱尔兰B公司在爱尔兰只需缴纳少量的所得税。同时爱尔兰B公司在其他欧洲各国也不需要缴税或只需缴纳少量的税收。因为在其他欧洲各国营业所得扣除支付给爱尔兰B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后只需缴纳少量的税收;而这个特许权使用费根据爱尔兰和其他国家的税收协定只能由爱尔兰征税。这个特许权使用费(实际就是利润)在一层一层的传递中最终到达了百慕大,百慕大作为全球避税天堂之首,不需缴纳任何收入税,苹果公司的利润就这么“合法”、“合规”留在了苹果公司内。


苹果爱尔兰A公司在1980年创立以来,一直没有实体存在。公司只由三个人组成:1个监管与2个经理。其中只有一个人住在爱尔兰。苹果公司成功的发明并利用了这个“三明治”几十年来为苹果公司节约了数以百亿的税款。当然,苹果公司现在不是唯一使用这个税务策略的公司,可以说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公司都在使用这个避税策略,根据已知的公开资料显示,谷歌、微软、亚马逊、星巴克、Facebook等国际知名公司都在通过类似的方法规避税收。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关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