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小孩如珠如宝,尤其在一孩政策下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家长们更想把家里的独苖培养成才,把最好的都给到小孩。那么中澳两国对于孩子的培养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吃不一样的食品
中国人常常念到「民以食为天的」,可见我们是多重视食物! 尤其是对小孩,因为吃关系着小孩的营养,关系着小孩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健康安全问题。不少中国父母都给小孩喝进口奶粉,吃进口辅食,在上学后给小孩吃进口零食。实际上,不少中国家长对于小学门口的摊贩所卖的食品十分担忧。
人民网曾发表过一篇新闻称,“全国中小学门口、小卖部、小吃摊扎堆,以辣条、糖果、油炸品为代表的零食,因口感良好,价格低廉,深受孩子喜欢。在受访的家长中,87.0%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吃这些“三无零食”的孩子很多,89.8%的受访者对这些零食的安全卫生状况表示担忧。
以此可见,中国家长对于学校门口的食品大环境并不看好,小学生年龄幼小,尚无较强的自律能力,面对“十里飘香”且其他小朋友都吃的零食,不得不说,很难让小孩有拒绝能力。
那么,在澳洲的小朋友,都吃些什么食品和零食呢?
首先,在澳洲的众多小学门口,是不允许有流动摊位出现的。至少在大环境上,小孩较少会因为脏零食的诱惑而吃到不干净的食物。
在超市,一般会有一个专区柜台叫做儿童健康食品区,而超市的水果区,为了鼓励小孩多吃水果,也提供免费的水果给在超市里的小孩。只要你是儿童,就可以免费从水果筐里拿走自己想吃的水果。
澳洲有较高的食品安全规定,如果是违规或不安全的食品,都会及时的在食品安全局网站公示。
干净的空气
除了吃以外,每天呼吸的空气也十分重要。前一阵子就有公司卖澳洲的空气到中国去,要价100块。
从这里可看到,国人真的很想吸到新鲜的空气,小孩在长成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新鲜干净,还有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奔跑的机会。在澳洲,儿童是可以肆意享受蓝天白云和繁星的。你会经常看到城市中的草地与蓝天映衬,孩子们咧开嘴欢乐的笑脸。
家长并不需要担心孩子奔跑中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更不需要给孩子购买口罩,甚至是防毒面罩。
在2016年,美国耶鲁大学发布了《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中,澳洲的空气品质排名是全世界排第五! 而中国的空气竟然排在倒数第二! 看到这里,家长们有多忧心啊!
不一样的成长空间
在中国人口数量极大的情况下,小区住宅密度高是很正常切必然的事情。但仅仅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样真的好吗?
不少家长可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尚未发展的中国城市和农村里,遥望天空,脚踩落叶,感受秋高气爽的日子。可是这样的生活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抬头只有高楼没有天的小区,或是被围墙围住的安全住宅园。
澳洲几乎占领了整个大洋洲的陆地,然而人口就只有2313万。地大人少,导致每一个人,可以享受更宽阔的土地。
孩子日常可以在更宽广的草地海边玩耍,孩子可以抬头望见更辽阔的天空,孩子还可以在宽敞的房子里成长。
教育对比
虽然澳洲成长环境不错,但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最扎实的。很多老移民也思考,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基础知识教育,还是留在澳洲上小学。
NAPLAN考试是澳洲的一个国家统一综合性考试,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隔2年就要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这个考试,以此来给学校排名,同时衡量一个学生的各项指标。
去年NAPLAN考试之前,澳洲一名小学3年级的老师写给了他的孩子一封非常暖人的信,这则信引爆了悉尼华人朋友圈,感叹澳洲熊孩子,真幸福!
信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写给我们最最亲爱的三年级同学们:
下周我们将举行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NAPLAN考试(澳洲的一个国家统一综合性考试)。在你们参加考试之前,我想让你们知道以下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个考试并不涵盖所有那些让你们与众不同,引以为荣的方方面面。
那些出题目的老师们并不知道有些同学爱唱歌,有些同学非常善于画画,有些同学会教别的同学如何使用电脑。他们并没有看到你们有些可以如此优雅的舞蹈,或者可 以自信从容的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讲;他们并不知道你们是你朋友们忧伤时的依靠;他们不知道你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不知道你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不知 道你是弟弟妹妹们最好的玩伴。他们并不知道你很有爱心,很体贴,很懂事,并且每一天你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为这些品质是不能在考试中体现出来的!
考试的成绩只能代表你当天的表现,但它不足以代表你的全部!从那个分数里,看不到你已经悄然攻克了那些曾经难倒你的问题,看不出你的老师因为你正感到骄傲!分数不能体现你是如此的独一无二!
请做好准备来学校参加考试并全力以赴,最重要的是记住:考试并不是测试你所有优秀品质的唯一途径!你就是你,你就是唯一!
这封信在澳洲华人圈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老一代的移民都感慨,自己在澳洲出生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也感受到了澳洲教育带给孩子性格上的影响。一些新一代的移民也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有爱温暖,不过分苛求成绩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除了老师不同,其实教育内容也有差别。在中国,孩子们的数学都很好,古诗可以背很多首,公示可以烂熟于心,但是在澳洲则不同。
澳洲学校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思考习惯。
消费购物财商观念的培养锻炼
与父母讨论购买挑选某类商品品牌;
学习写制罗列购物清单;
尝试自己使用钱币购物;
自行计划书写并计算学校餐厅午餐定购清单;
阅读超市商品标签;
计算出简单单笔购物消费金额。
健康运动的参与锻炼
各类球类运动的训练或者游戏。比如足球,网球,板球,篮球
芭蕾以及其他类别舞蹈
与家庭成员或者朋友间的散步
骑自行车或者滑板车
遛狗或者其他日常家务劳动
游泳运动练习
与家长亲子游戏互动
纸卡桌面类游戏
户外健康游戏
乐高等动手构建类游戏
数学益智类游戏
拼图迷宫类游戏
DIY做手工
绘画填色
自写自画问候祝福卡片
参与家庭烘焙料理
橡皮泥/软淘泥土捏制
缝纫/针织
布艺纸张拼贴/马赛克镶嵌/剪纸
素描绘图/书法习字
人文艺术感知体验
乐器练习
参观富有意义的文化场所
观看人文艺术,自然科普等内容纪录片
接触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音乐
通过电台收听音乐节目
澳洲的教育不提倡何死记硬背的东西,更不要小孩不睡觉也要完成的文字作业。更多的是澳洲的小学更看重的是如何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如何生活,并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一同学习成长,而具体分数和成绩,极少被提及。
一个鼓励自由,一个提倡循规蹈矩,这可能就是中澳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