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6月18日,两名中国女留学生遭到多名同学扒光衣服拍照、用烟头烫伤乳头等虐待的案件在洛杉矶县高等法院波莫纳分院开审。据当地媒体报道,施暴者多是中小学就出国的小留学生。虽是个案,但还是引起了媒体和不少父母的警惕。
不恰当的留学会不会害了孩子,让他们不成材而成囚?到底什么年龄出国留学好?跨越时空阻隔父母应如何助力异地读书孩子的心理调适?在出国之前又该为他们作哪些方面的准备?一系列问题让家长们困惑。成长版编辑请来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周成刚先生和资深媒体人冯玥,谈谈他们对低龄留学的态度。
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提出了共同的一点:出国不是逃避中国教育。父母不要以为自己解决不了的事,通过花钱,把孩子送到国外,由异国他乡的教育机构就可以解决。留学只是人生长跑中的一环,赛出好成绩,同样需要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我国的留学潮这些年不断升温,升温背后的主力军就是出国读高中或初中的小留学生。因为是低龄,所以大家也更为关注。最近连续发生几起海外小留学生的暴力事件,低龄留学的利弊再次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那么,看上去很美的留学计划是怎么会失控的呢?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所帮助。
一些中国家长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实用主义思想导致指导孩子留学的原则发生偏差
首先是家长的认识问题。
低龄留学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容闳是中国的留学之父,耶鲁毕业后回中国和清政府联手送出去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就是12~14岁的孩子。当初决定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留学就是因为这么大可塑造性强,这和今天家长早早送孩子出去的理由是接近的。当初那批孩子出去前都要签生死书,真的可谓一走就生死难卜。
今天自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些家长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认识却是片面的,认为孩子只要出国躲过高考独木桥,学习问题就解决了,上大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作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于是,他们要么贴身陪读,要么在国内遥控指挥孩子,套用国内管理孩子的方式和理念——物质上毫不犹豫地支持孩子,思想上却处处尽力去左右孩子。而且,他们什么事儿永远围绕一个中心转,一切为孩子未来读商科和进投行作准备。甚至有人把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还口口声声说他们辛苦一辈子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接下来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而且,他们不顾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坚信学而优则仕。殊不知国外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绝不像国内一样用学习成绩决定一切,高考一考定终身,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个体得到尊重和发挥。
中国家长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实用主义思想导致指导原则发生偏差,忽视了孩子在新环境里,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不知所措,动作变形,和周围的教育理念、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相违背,和西方培养良好公民和世界公民的教育宗旨相违背。
孤身到国外,他们动手能力差、参与意识淡薄,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走向边缘
其次是孩子能力适应问题。
如果家长的指导思想有偏差,孩子自己又不具备调节能力,那么孩子就很难在家长的愿望和新环境的要求之间作出正确选择或找到平衡。
虽然学习的本质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留学不同于一般的异地求学,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需要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新环境,适应课堂内外的新挑战。
在国内课堂,孩子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所有内容,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回家后也是足不出户,面壁苦读,单打独斗,拼熬夜拼早起,一切以考试结果为重。除此以外,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学习压力和竞争而逐步缩水,久而久之,孩子也习以为常,深知读书成绩是唯一的追求。
可在国外的课堂,孩子不仅仅要做题背书,还要学会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鼓励自我创新和挑战权威,倡导批判性思维。课堂外更是西方孩子的主战场,是他们表演和发挥的舞台、展现个性的机会。他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花很多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到各地参加交流项目,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促进文化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世界公民。
而许多中国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短板,面对这双重压力,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常年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关注下学习生活的孩子,突然失去所有保护,肯定会承受比国内的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独立能力弱、参与意识淡薄,调节能力欠缺等原因,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他们很难引人注目,便逐渐脱离队伍,越走越孤独,越过越封闭,最后成为一个边缘人。
如果我们和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么他(她)就无法融入主流文化,心灵失去寄托
最后,是价值观的差异问题。
可以不夸张地说,面对家长的指导偏差,加上自己能力可能存在的短板,中国小留学生已经面临着不少困境了,但是最大的挑战却来自不同的价值观。
大家现在有一个共识,西方和东方的价值取向是有差异的。就如人们常说,在罗马我们就要按照罗马人的习俗做事。到国外去留学也要顺应大势和主流,在别人的土地上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社会制度,接受他们的价值观。早上出门,孩子大部分是坐校车,或者父母亲自开车送。车上家长会主动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到了学校所有的孩子都面带微笑,相互问候,走进课堂开始愉快的一天。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孩子踊跃发言,相互倾听和挑战,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课后大家都会参加许多社团活动,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间出现问题时,大家平等对话,相互倾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不同的意见,即使遇上极端问题,大家也习惯通过正常手段寻求学校的帮助,甚至诉诸法律,让法庭裁决。
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对许多中国孩子可能就很难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从小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长大,耳濡目染的是不同的行为观点,自然也就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从来就是权威,倒过来孩子遇上问题多半也是靠家长解决,从学区房到学文科理科到未来专业甚至择校选校基本都是父母做主。特别是很多留学生来自中国的富裕家庭,条件特别好。早饭是阿姨准备,上学有司机送,家长如果在车上,就免不了指指点点动辄训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选择沉默,或者阳奉阴违。
确实,在国内,西方式的学生提问,可能被认为是对老师尊严的亵渎和挑衅。许多课外活动形同虚设,因为在家长看来这些活动往往耗时耗精力,得不偿失。很多教育实际上在围着家长转,围着家长的需求转,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只是从属的,或者只能被动接受长辈的安排。
而一旦面对价值观的差异,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孩子就无法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孩子的心灵也因此失去寄托,心理也会逐步发生变化,于是孩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会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最终走向犯罪。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家长是留学决策的参与者,但孩子是留学的主体。家长在这个决策过程中需要看到中外教育制度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孩子更需要顺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里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融入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人们常说,21世纪最紧缺的是人才,我想说,21世界最需要的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地区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才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成为这样的精英才是我们留学的真正目标。
(作者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周成刚)
我为什么不会太早让孩子出国读书
我女儿刚满8岁,读小学二年级。几乎从她出生至今不断有人问: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她出国?
说实话,我一直不认为出国读书是个必选项,尤其在初等教育阶段。
对于像我们这样中等收入、在可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有发财机会的家庭来说,孩子中学就去国外读书,虽然说不上砸锅卖铁,但也要勒紧腰带,还多半要一家人分居异处,最关键的是,为什么呢?
因为工作关系,我和爱人曾经驻外两年。在基本没有经济压力和语言问题的异域,我们两个成年人尚且觉得适应有困难,那种和身边世界产生不了联系的文化疏离感,让我们任期一到就急急回国。我身边也有在国外拿了学位并且有不错工作机会的朋友,因为同样原因选择回国的。
很难想象,一个正值青春期、叛逆期,心理和情绪都跌宕起伏瞬息变化的孩子,被丢进一个陌生、语言半通不通或者完全不通、学业压力紧迫、远离朋友的环境,要面对怎样的心理风暴?当面临危机和情绪崩溃时,他如何自处,是否了解何处求助,能否生发出自我调解的能力?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就替孩子作决定,我觉得不是负责任的父母。
国内教育的确有诸多问题,无可辩驳,然而正如国外教育也同样不完美一样,这并不是一个零分一个一百分的选择。在舍弃一种选择时,应该考虑各种而不是以优比劣。
复旦大学一位英语老师,曾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道考题:默写十二星座英语单词及音标,错一处即10分全失。意在让学生明白学英语不在IQ多高,而是要下死功夫的。他觉得这是一道送分题,结果拿到10分的同学寥寥无几。
媒体如今对国内教育问题的某些批判,也多少有妖魔化嫌疑。没有学习不需要付出努力,英语单词就是要死记硬背,数学就要重复练习,语感只能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学习的必由之路。不惟中国孩子如此。真正优秀的国外中学,学习压力绝不会比国内轻松。如果只是冲着国外教育的“轻松快乐”而去,那多半是想得太简单了。
更有不少孩子对国内学校教育的适应不良,根源恐怕还在自己,在家庭。
父母与孩子亲密接触,建立起良好亲子关系的时间窗口,大约也就十来年。在尊重天性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意志、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才应该是父母之责的重中之重。机会窗口错过了,再做修补,即便费更多时力也未必能挽回。
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与养从小缺课,在爱的名义下或者控制或者高压,或者放任自流溺爱纵容,或者觉得是为他好而替他安排一切……从小一步步埋下的“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暴露出“果”:
丧失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找不到对探索自我和这个世界的兴趣。从来不被尊重意愿与选择的人,生发不出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心。没有内在动力,不是出于自由意志选择下的道路,遇到困难,就难有坚持的自信和意志。
体现在学习上,成绩自然难如人意。而这些因素不仅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莫大影响,在成年人也是需要持续修炼的功课。以为换个不一样的地方就会一切不同,也只能说是一厢情愿。
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天赋异禀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送孩子出国读书都不是小事,作出这个决定的父母,势必都经过种种考量。于我,当孩子建立起基本的身份认同,性情、心理相对稳定,拥有起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模糊感觉到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方向时,才是孩子出国学习的合适时机。
为什么孩子要出国读书?不是因为不能适应此处,被迫的逃避,而是体验更丰富更广阔世界的路径(只为镀一层金粉不知骗谁玩的三流野鸡学校不在此讨论之列)。和我们小时候一本英文课外读物也难觅不一样,网络时代,只要有兴趣和目标,以及为此努力的意志力,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父母之责任,我觉得始终是帮助孩子认识发现自己喜欢的,鼓励他把喜欢变成擅长的努力,支持寻找相应的社会机会,安身立命。这个过程,应该从小开始,至他离家独立,像一株植物,依据种子特性,配合恰当的土壤阳光水分,适时修剪,开花结果,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硬要让橘子长成苹果。
教育的终极问题,要指向的其实是作为人的本质:你从哪里来,你是谁,要到哪里去。父母涉及的种种选择,归根结底,涉及的也是父母的人生观,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是否尊重他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并不是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出国读书,只是漫长成长过程中的一环,前因,后果,环环相扣,决定着这一步为什么要走,怎么走。
每个孩子的天性个性不同,生长际遇不同,家庭的资源不同,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各有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而这种种,都是论及“教育”发生作用时的必然因素。当泛泛的规则和原理运用在每个家庭,以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时,常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在这个题目下的结论,不同家庭各有不同,只不过作出结论的价值坐标都有哪些,权重如何,却可互相借鉴参考。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