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若虚
"善良是不是美德,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有新理解:善良的人害怕敌意,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大部分友善的女性一辈子都会被痛苦、鼓励、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折磨。巴巴内尔给这种病态人格取名为‘取悦病’,改变的第一步是学会说‘我要’。"
上面这段话是我昨天从《新世纪周刊》看到的。我觉得这个科学理解是有道理的。
但是它上面说的“善良”跟“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后者是人们必须坚持的东西,而他所说的“善良”其实就是“表面友善”或者“过分友善”的意思。弄明白这个意思之后,我觉得这个新理解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发现。
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过分友善的。这种友善的起源是对社会的恐惧,生怕遭到别人的拒绝,生怕别人不认可自己,所以才不得已友善。这种人会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敏感,甚至别人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会对他造成影响。
我记得好像是林和生写的克尔凯郭尔的传记中,有一句这样的话,“一句玩笑都可以将他摧毁。”我想克尔凯郭尔也正是有这种病态人格的人。只不过克尔凯郭尔最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所以他也不必太过友善以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他可以通过写作来对自己进行肯定。
不幸的是,这种病态人格大多都是天生的(我估计)。
如果一个人拥有这种病态人格,则会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将他对社会的恐惧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中去,以此来支撑他的脆弱。
第二种,就是马加爵、希特勒的例子。他们肯定在友善,或者尝试友善过后,才爆发出报复的想法。或者一些平时表面善良的人,却最终酿成杀人惨剧,也属此类。过分友善,并不代表真正的心地善良,而只是希望得到认可,然而一旦他们对这种认可感到倦怠,很可能也就转移到报复中去。
第三种,就是真正心地善良,但又有这种病态人格的人。他们并不能得到较多的关注,而对其它人来说,他们只是好人一个而已。然而,正如巴巴内尔所说,这种友善的代价就是他们内心遭遇极度的痛苦。而他们自身的才华、能力也可能会因为这种病态人格而无法发挥,整个人生只为别人好,他们不能忍受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对别人的报复上,也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因为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这样一种痛苦中,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些人,无论他最终以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复仇或者忍受,他们的生活状态都会跟温饱不能解决的人是一样,非常苦。他们是我们社会的,还未被发现的心理弱势群体。
所以我很希望,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心理学达人能够对这类人进行细致的心理研究。希望市面上不久就会出现这样一本心理学专著。希望这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评论1
无条件友善的人可能是因为害怕做自己吧……没有自我,才能驱赶寂寞。
害怕有损失,被拒绝,被孤立,潜意识里应该是相信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的,所以凡事都以利他主义为原则,不允许自己批评他人,希望自己犯错的的时候也能被原谅。当面对不及他谦让、博爱好性情的人,会不由自主的生发出道德优越感。以牺牲和奉献来获得安全感,骨子里大约是自卑的。
评论2
此种人格的产生,跟自身的不安全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安全感或许源于幼年的贫穷的家境、父母的忽视等。得不到父母的爱使得他们自我怀疑从而变本加利地去讨好父母。这种坏习惯一直伴随他们成年踏入社会,成为“友善”的心理弱势群体。
戒掉这个坏习惯其实也简单,大谈空谈要自尊自爱并无作用。需要做某件事时时刻提醒自己态度要强硬。我做了张卡片放在钱包里,上面记着一些强硬的语句,例:“社会就是个弹簧,你硬他就弱”、“别人有向你提要求的权利,你同样有拒绝他们的权利”。
评论3
回扬科夫斯基:幼年的影响是很重要,尤其是家中父权的威严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让他们有恐惧感。但我也不时怀疑是否有天生的因素。当然我还没有任何证据,只是猜测。只是我见过的确有这种问题的人(胆小、怕生,有讨好别人的倾向),都有意无意地抱怨过自己的基因跟乐观、大胆的人的基因是不一样,她们知道自己有这样的问题,但都觉得这是天生所致,无法改变,所以放弃了。而他们都感到家庭是温暖的。所以我产生了这个怀疑。
评论4
过于友善的人大多有点尴尬。他们肯定至少入世过一段时间,以接受周遭的思潮、感受压力从而逐渐友善;他们不是没机会置疑自我价值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但他们没机会去理性思考“我的自我价值认定是否过低了”,因为这么做本身就违背了他们将公共利益高于自我价值的设定(有点作茧自缚)。如果他们干脆出世或者涉世甚深,他们都可能对公共利益和许多默认的道德规范产生一些抵触和怀疑,而恰好是那部分既给自己设定了障碍,又不愿去触及,而且在过分友善的过程中没有遇到自我价值与公共利益重大冲突的人,能够一直保持这样,沉溺愈深。
评论5
我来说两句,我是有这种特质的人,不过不严重,但是也经过很长时间的抗争,我认为在自我解脱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是,第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是不正常的,第二,即使意识到了,但不知道是通过改造自己,牺牲自己来达到外界平衡,还是使自己更加富有侵略性?
牺牲自己让自己痛苦,很显然没有解决问题。而使自己富有侵略性则会使自己面对强大的压力,因为人天然的自利,即使你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也会有很多人从自利的角度跳出来指责你,又时候甚至是自己的亲人。这种心理病人本来就没有自信,一旦面对比之前更大的压力,崩溃常常发生。因此鼓励这种心理病人去努力争取自我常常是不现实和适得其反的。
以我跟人的经历来讲,最关键的点位在于,这种心理病人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正确认识社会。就是说,常常分不清自己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也常常分不清社会的压力那些是正当的,那些只是别人出于自私的目的施加的。
一旦心理弱势者有强烈意愿战胜自己,并且通过思考,认清自己和他人,则可以顺利度过这种情况。
强调一下,利他主义,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非心理弱势者痛苦和焦虑的来源。而是分不清那些是真正的利他,那些只是他人出于私利的要求,才是痛苦和焦虑的来源。这一点在咱们这个几千年个人空间狭窄的国家,是非常常见的。坊间舆论的力量特别强大。
我本人是通过思考自身的软弱和惧怕的来源,并且借助佛经来通过这一关的,佛经的本质,就是割裂外界刺激和自己内心满足感之间的联系,来达到见心明性的结果,简单来说,利他是对的,但是不为外界赞扬而满足,利己是不对的,但也不为外界指责而动摇。因为最后的结果,是通过自我审视来完成的,自我认为是利他的,但别人认为你不对,可以坚决去做,自我认为是利己的,但他人认为你对,也不该去做。也就是说,评价自我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他人。他人的言论,自己通过判断是利他的,就尊重,自己认为不是利他而是他人从自私角度出发的,就不遵从。而且这个过程是不纠缠的,不纠结的,判断失误,或者以利他角度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软弱,只要认识到了,能够直接面对,下次改了,就不该懊悔和痛苦。
这种心理病人,其实最难办的,就是自己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为自己所为和软弱找出无数借口,并且永远回避自己内心的软弱,那就难办了。外界治疗只是辅助,关键还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