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赌神到封面女神 新西兰华人女性奏出生命最强音

2015年09月15日 逸居新西兰




新西兰大名鼎鼎的房地产投资杂志《Property Investor》九月刊近日上市,封面上罕见地出现了亚洲女性的面孔:一位年轻的中国女性笑容甜美、充满自信。

她是谁?她有着怎样的经历?是怎样的成就,让她成为洋人房产投资杂志的封面?和大家一样,逸居也很想知道她的故事。

带着一肚子的问题,逸居记者拜访了小乔——首位登上《Property Investor》封面的华人女性。


记者:Yao Song@逸居

摄影:Property InvestorJia Yang@逸居



说中的“别人家孩子”



小乔生在成都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是个地道的川妹子。来新西兰14年,她的话语间还透着川妹子的爽朗劲儿。


从小到大,小乔和哥哥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懂事、听话、学习好,爸妈从来没为他俩操过心,朋友邻居提到兄妹俩,总是竖起大拇指。在学校里,哥哥是学生会主席,小乔是大队长,“三员大将”中,小乔家就占了两员,好不威风。


不同的是,哥哥是“真学霸”,踏踏实实、刻苦认真;小乔则是个“假学霸”,在鬼灵精怪的她看来,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上课偷偷讲话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课去打游戏爸妈也不干涉——多自由!所以,小乔说自己是个“考试型选手”,也是最被同学们羡慕的那一种:平时看不见她学习、一考试就是前几名。


无论是真学霸还是假学霸,兄妹俩顺风顺水,一路读到最高学府。大学毕业后,哥哥考入新华社,成为了一名记者;小乔则选择出国读研究生,因为成绩优秀,她申请学校非常顺利。2001年,小乔来到了新西兰——那个她以为是澳大利亚一个省的国家。


记录的28分


小乔申请的怀卡托大学坐落在汉密尔顿。她将在这里生活两年,攻读的金融专业的研究生。


飞机在奥克兰落地,接她的车从奥克兰驶向汉密尔顿,离繁华的都市越来越远,小乔心里的恐惧也在不断地升级:一路上,没有人,只有羊——不会是被绑架了吧?

“那时的汉密尔顿,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没有什么中国人,一个破烂的中国超市,没有真正的中国餐厅,周末商店都不开门。$2一分钟的长途电话费,能告诉父母的除了简单的‘一切都好’也就什么也说不了了。”小乔回忆着。


最困难的还不是寂寞,而是英语。


“本来在国内以为自己英文还算不错,结果一来这里彻底傻眼了,完全找不到方向。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讲了2个小时,我就听懂了一个单词‘population’——我还一直纳闷呢,怎么学的是统计课,老师总讲人口,是在举例子么?”


后来过了很久,小乔才搞明白,这个她唯一“听懂”的单词也没真的听懂:在统计学里,population是总体的意思。毫不意外地,第一次考试,她考了一个创纪录的人生最低分:28分。


然而,川妹子的血液始终流淌在小乔的血管里,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两个字。攻克英语、顺利毕业,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小乔用了一年半。


数足够大,概率就出来了



来新西兰读书的学子们,总会面临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毕业了,是留下还是回国?这个困扰,小乔没有。当初选择离开那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小乔就没有想过要回去:她的性格太直率、说话太直接,“又不会喝酒”,恐怕很难适应国内的“酒桌文化”,国外才是适合她发展的广阔天地。


留下不是个问题,怎么留下却是个问题。


新西兰的移民政策不知道变了多少次,小乔决定移民的时候,达到23分以上就可以移民,而小乔研究生毕业就已经有24分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小乔2013年7月毕业、8月拿毕业证,而移民局7月开始执行新移民政策:毕业找到工作才是唯一的移民出路。


当时的新西兰可不是现在的新西兰,本地市场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工作机会,华人还有在文化上的差异和语言上的不足,要找工作是真难!比小乔高一届的8个华人MBA,无一例外的都回国了。


小乔是学金融的,她坚信“只要基数足够大,概率就出来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投简历大战开始了。一开始,她只申请银行,“简历投给新西兰当时所有的银行,连网上申请的系统都没有过就直接被打回来了,因为没有身份!”;后来,她把网上,报纸上觉得有可能没可能的公司工作都申请了,等回来的是,却是每天十几封的拒信;再后来,小乔连信都不拆了,反正都是拒绝,何必要多此一举打开呢?


说“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实在太俗,应该说,投了足够多的简历,成功的概率终于出现了。


哄带骗的第一份工


一个洋人开的卖宝马奔驰的二手小车行,要招一个可以帮助他们做中国客户的办公室助理。小乔和多数正常女生一样,说到车,除颜色以外,对别的一窍不通。


可是,她太需要一份工作了。面试的时候老板无论问什么,小乔都一口应了下来。


老板问:什么学历?

答:本科。(不敢说高了,学历越高相对应工资越高,越没人要。)

老板问:有没有驾照?

答:有。(其实只有中国驾照,而且从来没在新西兰开过。)

老板问:对奥克兰熟吗?

答:熟。(当时不熟,以后天天在奥克兰上班能不熟吗?)

老板问:对车了解吗?

答:了解。(上班培训后肯定就了解了呀)

老板问: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答:明天。(虽然当时她还住在汉密尔顿)


就这样,连哄带骗地,小乔获得了她在新西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上班第一天,她就成功卖出一辆价值$18000的奔驰,证明自己足以胜任销售工作;上班第二天,没在新西兰开过车的她,就已经开着公司发的大奔S320满街跑了,小小的她坐在大大的车里,从外面看,就像“无人驾驶汽车”一样。


熟悉各种车款、安排办公室优化、帮助会计师理顺财务,有的时候还要到机场接到港的新车,把左舵的车小心翼翼地从机场开回公司……忙碌的3个月后,小乔的移民问题也搞定了。她给自己放了两个月的大假,辞职回成都和父母共享天伦去也。


场里的秘密生活



在全世界各大赌场的赌桌上,“21点”几乎都是最热门的游戏之一。这种起源于16世纪、最早出现于法国的赌博游戏,之所以备受玩家追捧,是因为其并不完全依靠运气取胜,而是要求玩家拥有对数字的敏锐反应、娴熟的算牌技术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如果数名具有上述特质的玩家在一场牌局中配合默契,恰当地运用叫牌、记牌、算牌等策略,完全有可能战胜庄家——尽管获胜概率只有提高3%,但就是这3%,可以让被称为“数牌者(Card Counter)”的玩家们赢得超乎想象多的金钱。


小乔从没有想过,她会成为“数牌者”中的一员。她认为自己“不聪明”,只是会学习、目的性强而已。可是,世界上的“数牌者”,都是顶顶聪明的人。以麻省理工的“数牌者”马恺文为原型拍的好莱坞电影《决胜21点》,更是把这些精英们的恐怖智商刻画地淋漓尽致。


小乔的“恐怖智商”是被Skycity赌场里的一个“光头老外”——传奇的Mr. J开发出来的:她对概率的计算、心理素质、逻辑和记忆力都是极佳的,她一次能记住8副扑克牌,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在接受了高强度的密集培训后,小乔和Mr.J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上了赌场。团队内分工明确,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算牌人会自始至终坐在赌桌边计算下一张牌的概率,每一盘都投最低的注,直到判断出自己所在的这张赌桌上的形势开始对庄家不利;此时,大玩家出现,由于算牌人提供的暗号,他的“运气”会特别好,总是能赢,而且赢得很多。当然,赢了的钱会由团队成员平均分配。


化妆成不同的人,辗转在澳洲、新西兰和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一掷千金,然后赚回来更多;住在五星级酒店,出入有赌场的豪车接送……小乔的生活,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然而,她不能告诉爸妈她在做什么,她不能和家人朋友分享快乐和伤悲,赚再多钱又有多少幸福感?


“当你不能告诉朋友家人你在做什么的时候,这事一定不可能做太久。”一年后,小乔决定退出。


界上最好的工作:精算师



顶顶聪明的人如果都安于平淡,那么世界由谁来改变?还好,小乔是个爱折腾的女同学。


离开赌场,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了三个月会计助理的工作,小乔又开始了新的折腾人生。


在搜索栏里,她输入了“thebest job in the world”,出来的答案是“精算师”,连续3年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工作!我问小乔,如果搜出来的答案不是和数学相关的精算师,而是和她的兴趣、特长不沾边的画家、歌唱家之类,她也会一根筋去为之努力么?小乔的答案是肯定的,她是个目的性强、且执着的川妹子。认准了目标,不会回头。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最好的工作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仔细一研究,发现精算师这个工作为什么好呢?工作轻松(因为要变成工作轻松的精算师前要考十几门试,一般需要8-10年),收入高(因为没有几个能考完最后变成精算师),受尊重(因为学的东西太难,大家压根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所以也没法质疑)。”小乔边分析,边自己吐嘈。


从决定考精算师,到最终成为一名精算师,小乔用了6年时间。尽管难,可这是小乔决定要去做的事情,认准了目标,她绝不放弃。


一般来说,只有国际保险或投资公司会招精算师学生,在新西兰这个“小乡村”,寥寥几家公司屈指可数。如果不是奥大的全A+的尖子生,一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下了决心的小乔决定先考过一门,拿了敲门砖再去试试。


接下来就是6个月的准备:上班,看书,上班,看书,上班,看书……第一门顺利通过了!


有了这个敲门砖,小乔得到了第一个面试机会,进入了澳洲保险公司IAG。之后,是五年多的上班和读书考试:


上班:学、再学……太多不懂的东西了

下班:学、再学……太多要考的试了

生活、娱乐: 0


俗话说,媳妇熬成婆,应该也是这个过程吧。当然,小乔的收入也与付出成正比快速增长着,中间,她离开了IAG,又为美国AON做投资、Tower做寿险——6年后,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精算师,也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业才是真正的有乐趣



对小乔来说,创业是个意外惊喜,却也在情理之中。


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哥哥更是一个不爱铜臭味儿的文人,小乔的血液里却淌着投资者的基因。


2003年,她在东区Pakuranga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30万,那时候,奥克兰的首付才5%,父亲给了小乔$1.5万,这是她唯一一笔用来买房的钱。之后,小乔每年都在买房。金融危机所有人都说经济要垮了的时候,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年买进了7套房,然后长期持有。


买,然后长期持有,是小乔的买房哲学,当然,这7套房都为她赚了不少钱。“我是个做风险管理的精算师,我知道怎么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小乔看来,如果你用自己的钱买房,那不叫投资;只有用银行的钱买房才是真正的投资。小乔在可控制的风险下,最大化运用杠杆效应(leverage)从银行贷款支付首付,然后用房租养房,用房产增值的部分贷出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房。


突然有一天,小乔发现,她贷不动了。


“因为自己一直投资房产,本以为自己在和各银行接触方面没有问题,但也遇到和大多数投资者一样的瓶颈。在房子买到一定数量时,银行贷款就越来越难了。就在我黔驴技穷要放弃一个好房子的时候,金松鼠信贷的老板John Bolton帮了我。什么叫专业,那次我信了!”


专业的John Bolton可谓是小乔的贵人,他不仅帮助小乔解决了贷款问题,还在不经意间,帮她解决了职业选择的问题。


小乔这个爱折腾的女同学,早就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有点无聊了,“工作再好,每天也得去呀!公司再大,也是股东的呀!对工作想法再多,经过一层层经理,能实现也就不剩什么了……”这时,John Bolton如及时雨一般出现,邀小乔成为他的合伙人。


小乔答应了。有故事的女同学,自然又多了一个创业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下次再讲吧。




采 访 手 记


如果是我,碰巧读到了小乔的故事,也会被羡慕的情绪包围着,眼睛里冒着红心,可又觉得这样美貌又绝顶智慧的女子太难以接近。


可碰巧是我,有机会采访了小乔,发现有着如此多故事的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她爱笑,和人说话的时候始终都是笑着的,声音清脆好听;她看到镜头也会慌张,看到《Property Investor》为她拍的封面,也会像小女生一样觉得自己“脸被拍的好大”;她相信星座,说自己是讲究公平的天平座,和水平、双子最合适;她喜欢看王自健的《“今晚80后”脱口秀》,期期追《非诚勿扰》。


最重要的是,她相信爱情,相信美好,认准了一个人,就会死心塌地。




她还有一双儿女,女儿三岁多,可爱得像个小天使;超级帅气的儿子1岁多,可从生下来就总是长湿疹,让她很担心。工作之余,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当个好妈妈,陪在宝贝们身边。


这样的小乔,你愿意和她做朋友么?






如果想知道更多新西兰专业房地产及生活资讯,快来关注“逸居新西兰”。点击以下视频观看介绍




视频由新西兰Multimarketing公司制作

业务联系请致email: [email protected]



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逸居官方二维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