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有可能是我们这辈子买的最贵的东西,再加上长达数十年的贷款,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让我们把事情复杂化,失去判断能力。
现阶段,澳洲各地房价持续上扬,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华人朋友也希望能够利用房市的投资潜力为自己的财富增值。但是,经验不足的首次置业者往往会落入房产的误区。
到底有哪些误区大家需要注意呢?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房产区别太大了,不能完全照搬国内经验。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规划是中心发散,房价大体规律也是如此,越靠近市中心越贵,越远就越便宜。比如北京市,按照环路来划分,二环路以内最贵,三环路内其次,然后四环,五环路……以此类推。
但是澳洲的城市规划截然不同,以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为例,分为商业区和居住区,我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在澳洲则变成了商业和就业中心,不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房价也不是完全按照离“市中心”的距离而决定的,很多距离“市中心”很远的区因为有了大型政府规划,增幅和投资潜力比很多“市中心”都要好。
比如Wentworth Point区就因为“悉尼第二个情人港计划”的推动,区域的房价一路稳健上升,早期投资客们都看到了丰硕回报。
这个想法局限性太大。在正常且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下房子不但可以居住,还可以成为我们赚钱的工具,而且是安全有效的。
澳洲的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国家不同,具备了自身独特的优势。包括租金回报高,投入相对小,可以进行负扣税(合法有效的规避个人所得税),增值效果显著且规律,产权永久,没有遗产税等。如果跟根据自身情况,投资几套增值潜力相对大的房产,压力不大的同时还可以有很好的收益,过几年或者十几年,物质生活会有质的改变。
客观来看,可选择的区域是相当广泛的,如果只关注主观上认定的几个区域会大大减少可选项。
大部分同胞们来到澳大利亚都是先租房,等到合适时机再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在选择买房区域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更愿意去关注自己熟悉或习惯的区。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大家关注自己熟悉或习惯的区是可以理解的,但习惯不代表最适合,更不代表最好。
不少朋友都是非某某区的房子坚决不考虑,但是又迟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房子,荒废了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错过了入市的最佳时机。如果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你把预算提高几万甚至十多万,甚至有的朋友增加了预算的同时还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降低购房标准,是不是觉得得不偿失?眼光放广阔一些,适合自己的区域太多了,也许有的不那么熟悉的区会给你惊喜。
对于不同房屋类型有过于固执的心理排位绝对会影响你的判断。
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是农耕文化背景的民族,那么我们对于土地的情节是深厚的,等级制度的认可是发自内心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等级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人,也体现在对房屋类型的认识上。因此相当多的同胞对房屋类型的排位绝对是拥有土地的独立别墅排第一位,再其次是其他类型独立住房,最后才是公寓和单元楼。
如果客观看待,不同类型住房之间是各有千秋,也适合不同的用途。比如说:想买个房子收租,选择价格昂贵的独立别墅就绝对是个错误的选择;想拥有广阔的空间适合四世同堂自住,公寓单元楼有略显狭小……正确的方法应该放弃固执的心理排位,客观的认清不同房型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努力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
我们在选择购房地点的时候最需要考虑的事情之一就是公共交通,但是很多朋友把众多交通工具中的“火车交通”作为衡量标准,其他交通工具基本忽略,这样是不可取的。
澳大利亚的公共交通是火车、公交车、轻轨、轮渡共同配合形成的综合网络,如果只认可火车站范围内的住房,可选择的住房数量会大大降低,便利程度会大打折扣。客观评价,各种公共交通各有千秋。公交车、轮渡和轻轨照样有自身的优势,火车也不能称为完美,常坐火车的朋友在习惯的同时也应该有体会。
随着不断完善,各种公共交通费用的差别也将越来越小,火车的价格优势将更不复存在。所以只要交通便利,不一定非得拘于某一种形式。
在一个正常且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下没有长期风险,换句话说长期一定是涨,尤其是民宅(上千万的奢华豪宅规律则不同)。在政府鼓励生育和吸引外来移民的双重刺激下,澳大利亚全国人口增长率高达2%,其中大部分是本地人生育,所以总认为移民政策收紧会导致澳洲人口增幅大幅度降低的朋友,你们是错的。那么针对于今天住房量已经供不够于求的情况,未来的海量人口增长会是澳洲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更加紧张,那么未来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更会上涨。
再换个角度,大家身边一定有坚信房价会跌的朋友,迟迟不入市,那么他们如愿以偿了吗?也许有在交易量降低的时候可以稍微多一些选择,但是价格上不会捡到大便宜。相反我到是看到很多朋友曾经坚信房价会跌的朋友,因为错过时机不得不增加大量预算,然后还大骂澳大利亚发泄,其实谁的责任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澳洲房产是正常且健康的,增长的本质原因是供不够于求。认为房价是同胞炒起来的,听过太多朋友表示过类似的观点,这是错误的,而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我们了解且更愿意关注同胞和同胞集中的区,对其他区的了解明显不够,造成了一种非常典型的盲人摸象,以点概面。
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数量约占2%,即使使用夸张的假设,每位同胞拥有10套房产,再加上海外同胞的投资,也未必能够对整个澳洲房地产市场造成质的影响。何况在澳洲的同胞不可能全是个体为单位,更不可能人均拥有10套住房。所以,个别区的房价是被同胞炒起来的现象是存在的,认为整个澳洲房地产价格是被华人炒起来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房地产更是如此,尤其是在我们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果过于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会错过很多良机。比如窗子大小是不是满意,两个卧室之间距离是否合适,地毯或地板的颜色是不是够漂亮……这些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
无论你买房子为了自己住,还是为了投资,都只能是抓住重点而舍弃很多细节。最重要的是房子的增值潜力。细节的完美无法让你赚到钱,而超强的增值潜力才可以。在澳洲买房压力相对不大,买卖更换住房也不算很难,所以抓住超强的增值潜力,可以让未来买更满意的房子轻松愉快。
看待中介尽量客观一些,不要因为怀疑选择放弃。作为工作,中介是要通过销售房产赚到自己的收入,但是过几年之后,你看看自己房子增值的部分和当年中介赚到的那一点点佣金,谁的收益更大呢?或者回头看看国内房地产市场就更清楚了,10多年之前,在国内做房地产销售赚钱真心多,但是到今天,比他们富有的多的是房哥房姐们。在澳洲也是一样的。
我们中国人离开祖国到澳大利亚生活,肯定是有得有失,既然不远万里背井离乡,就要尽量努力得到更多,过更好的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借助时间和劳力之外的途径获得额外收入,房地产是安全有效的最佳选择,祝大家顺利!
以上文章图片正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