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感谢你对我们的持续关注。伦敦不大,却包罗世间万象。我们旅居伦敦为你精心挑选具有深度的金融‘内功’文章。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金融知识,尽在微信公众号:伦敦交易员,ID:LondonFinance。
以下全文来自我本人在知乎的答案以及知乎日报的推文
先谈常见的股票发行
从发行人角度考虑,主要有以下主要考量因素(排列顺序按照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但是每一个案子都有其特殊性,一定是 case by case 的决策过程):
估值。估值水平之所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一次 IPO 发行能给发行人和献售股东筹到多少真金白银。举个栗子,如果用 P/E 估值,一样的分母 E(盈利预测),那么 15x P/E ratio 和 20x P/E ratio 之间就是差了 5 年的盈利规模啊!以上栗子是把估值水平的影响因素简单化了,详细说来,大致以下几个考量因素
该市场可以接受的盈利预测前瞻程度。比如在香港市场,现在这个时点(2015 年 3 月)我们可以卖 2015 年全年的盈利预测和市盈率,而在美国市场,投资者可能可以接受按照 2016 年的盈利预测和市盈率,极端情况可能 2017 年都行。这里面的差别在于,再举个栗子,你的公司增长强劲,盈利预测每年涨 100%,2015 年预测是 100,2016 年 200,那么一样的 P/E ratio,比如 15x,如果按照 2015 年数字卖 IPO,估值是 1500,按照 2016 年数字卖,就是 3000,影响巨大
该市场上整体估值水平和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一样的行业,在不同的市场估值水平会有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一样是银行,甚至是同一个银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 A/H 都有相当的价差
市场可接受的估值 matrix。例如,一个公司现在还没有正的净利润,这个市场能不能接受 EV/EBITDA 或者 EV/EBIT 呢?甚至 EV/Rev 呢?
市场的再融资能力。上市的目的是什么?融资,但是不是一次性的融资。一个良性发展的市场必须为上市公司提供持续融资的能力,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投资 者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回报,整个社会的资源才能得到持续的优化。IPO 融资所得资金不能管一个企业一辈子,企业一点一点发展规程中新的资本性支出,也会有维 护性支出,还会有并购、扩展新市场等等资金需求。如果一个市场做成 IPO 以后,要做增发很困难,那么有长远目光的发行人和企业家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可比公司的上市地点。一个市场上需要一定数量的同行业集群,才能培养出了解行业的投资者、分析师和市场关注程度 / 交易势头。做一个市场的第一个,需要勇气也是需要担风险的。一个离我们最近的例子就是大量中国互联网企业往美国去,抛开上市要求(下面会讲到)的限制,一旦一个集群形成,有成熟的投资者、分析师、以及有经验的各种中介(承销商,律师,审计师,内控顾问,行业顾问,公关等等),那么后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业公司往同一个地方去。
市场的容量 / 资金规模。美国市场在目前为止还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无论是市值还是总的资金规模,规模够大、资金充裕的市场,一方面对发行人可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公司的融资活动,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 IPO 发行,市场的资金情况,或者更通俗的讲,能否“吃”得下这么大的融资项目,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大、“有钱”的市场,也能提供更充裕的流动性
市场的深度 / 交易活跃程度。流动性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一定要有交易才能有价值发现,第二,有了交易量才能有再融资。举个简单的栗子,一个股票如果 ADTV(Average daily trading volume,衡量股票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100 万美金,另一个是 200 万美金,那么一样增发 1 亿美金规模,相当于第一个股票的 100 天交易量,第二个股票的 50 天交易量,那么从投资者角度,第二个股票的市场风险更小,如果后市投资者要出货会比较容易。
投资者基础。散户为主还是机构为主?全球知名机构还是地区性机构还是本地机构为主?投资者行为比较成熟还是弥漫投机气氛?显然对后市以及股票 / 发行人的长期走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接近公司产品的下游或者上游,接近公司的母国,接近和公司讲同一语言的地区。这些都比较好理解,不详细解释了。
以上考量因素都是一些比较理论化 / 理想化的因素,在实际中,更多地制约因素可能来自法律法规方面:
公司的法律结构。比如,中国公司,如果已经有了 VIE 结构,那么这个公司可以在海外上市,也可以花个一年半载的改掉 VIE 结构,以适应 A 股上市要求,可能的收益是 A 股较高的估值水平,但是另一方面,风险在于,一旦改过来就改不回去 VIE 了,也就是,如果本来想着海外上市配合了相应地公司结构,想要奔回 A 股的路程是一条单行道。
上市最低要求。前面提到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多是因为不符合香港市场的最低上市要求(收入规模,盈利规模,市值,经营年限,等等)。
披露要求。不同市场对披露的详尽程度、频率等不同,有的发行人,各种原因,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那就去一个披露要求不那么高的地方吧。
IPO 所需时间,例如美国通常比较快速,香港次之,A 股市场有时候遥遥无期...如果这笔融资资金的时点对发行人很关键,那么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了。
其他法律法规和监管。例如要是一个公司和伊朗、朝鲜这样的国家有生意来往,那去美国上市就会有麻烦。
公司治理要求 / 诉讼文化。比如,美国有大量的律所做着集体诉讼的生意,上市公司少有差池,就会有一堆律所代表股东没完没了的诉讼,看发行人能不能玩得起了。
还有一些次要一些的考虑因素,大部分在现有答案中都有提到:
上市成本。承销费,律师费,审计师费用,印刷商费用,差旅费用——不过都要上市了,这些都是小钱,虽然也是要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但是在更宏伟的目标面前,就没那么重要啦。
上市后的维护成本和投资者沟通成本。通常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讲都是小钱啦...
交易所的友好程度。例如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之间,怎么选?其实没什么差别,除非发行人有强烈地偏好,就看两家交易所的营销力度咯
如果从承销商角度考虑,作为投行当然希望你去美国上市啦,承销费 7%,棒棒哒!
除此之外,同为全球金融的中心,为什么很少听说中国公司来伦敦上市?
伦敦和纽约算得上是世界并列第一的金融中心,只是术业有专攻罢了,伦敦所擅长的金融服务性质决定了它在普通民众当中的曝光率不会高,显得有点陌生。两座金融城的分工是由历史因素、所服务的行业性质、以及所处区域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简单来说,1)股票就别瞅着伦敦了,最好直接上纽约,我在伦敦就基本上没有见过做股票的对冲基金,City里就没有什么做Equity的氛围(当然能源、矿石等部分特殊产业的股票在伦敦还是发行的不错的)
2)发债最好是伦敦(最近欧洲有比较明显的资金成本优势),纽约也行,最近国内的央企流行以下操作模式,以中银伦敦经办的北京地铁为例(优于涉及项目隐私,在此不能谈细节,只能简单介绍下大致流程):
1,北京地铁拿到项目去北京银行申请贷款(贷款利率虽有政府担保后带来的折扣,但资金成本仍然相对较高);
2,项目开始运作后,打包送伦敦或香港(哪里资金便宜去哪里)融资;
3,中银伦敦将其处理成债券产品,由于外国投资方会默认中国央企或地方大型基础设施国企享有政府隐形担保,因此利率相当低;
4,找客户发售该债券产品(资金拆解成本相当的低);
5,把融资到的钱发回国内,先用伦敦借来的钱把国内借北京银行的钱还掉,获取利差
这样来回操作一下,北京地铁的融资成本和融资环境就大大优于以前了(省下的钱=北京银行利率-伦敦银行间利率-发行费用)。
3) 国际银行间业务(比如说跟Libor挂钩的银团间借贷和利率衍生品) ,这项首选伦敦,毕竟伦敦是Libor中心,而且目前欧洲有资金成本的优势。
依然以上文提到的中银伦敦为北京地铁融资为例,遇到资金拆借量不大或者是条件成熟的时候,中银伦敦也可根据客户需求,跳过债券打包的环节,直接为客户做资金借贷。比如说,接受客户委托后,中银伦敦的银行间资金拆借交易员在全球银行间市场寻觅合适的资金源,找到资金源以后将资金划拨给客户,中行赚取其中价差(在此省略具体操作步骤)。
4) 机构保险业务,这个伦敦挺不错,当然纽约、伦敦、荷兰之间的险种优势各有千秋。但涉及到海运险的业务,去伦敦这个没的说,毕竟是伦敦几百年繁衍出来的光辉传统,短时间没法取代。
5)国际金融交易(各种期货、OTC、衍生品)的清算和交易业务,伦敦略胜一筹。
最后,再引用自己以前匿名答案里的话:给美国和中国比起来,整个欧洲暮气沉沉,伦敦只能算欧洲里面比较活跃创新的城市。其实英国商人也不是不知道这点,上次我们去一个伦敦的金融业装逼大会(所谓的Social Networking),有个投资人就直接给坐旁边做互联网创业的瑞典小哥说:“你这理念太前卫,欧洲人接受不了,伦敦这传统金融中心也给你融不了资,我帮你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你还是尽早去美国吧。”伦敦这所谓世界第一的金融中心(以传统金融和机构业务为主),完全就不是给屌丝服务的,它只是大财团的俱乐部而已。白手起家的朋友想融资还是回五道口或者去美帝吧。
若有朋友有兴趣与我们进行专业交流与合作或有意参加我们的线下交流活动,请添加个人微信号:FinanceUnion。由于我们只是在伦敦工作之余抽空维护这个微信公众号,若有回复不及时之处,还请各位谅解。欲免费获取BBC伦敦金融城专题纪录片及交易员现场交易视频,请直接回复您的联系邮箱,我们将尽快发送给您。
欲阅读更多精选文章合集:请回复数字,
‘1’ : 《哲学家谈索罗斯》、《金融的意义》、《金融研究的本质》,以及各类深入浅出的理论干货
‘2’ :《LTCM:金融模型之父的陨落》、《如何在英美开设一家自己的对冲基金?》、《专业基金的选股策略》、《投行背后的财团》、《一文读懂中国衍生品市场》、《摩根的发家史》、《华尔街之狼:高频交易实战》
‘3’ :《高盛交易员的一天》、《摩根大通中国高官子弟聘任记》,《投行职场的那些事儿》以及各类投行及对冲基金的工作体验及日常生活。
‘4’ :《工行伦敦的大宗商品交易团队》、《【视频:中英字幕】高盛王牌交易员揭露<交易的真相>》,《巴菲特成为股神后的几次重大投资失败》,以及摩根伦敦鲸的专题文章
‘5’ :《冷暖自知的投行人》、《高频交易机构的工作体验》、《彭博还能蓬勃多久?》、《彭博终端的快速上手指南》、《巴菲特的办公室》、《交易的起源》、《【股神传奇】关于‘耐心’的几则操盘故事》
请长按此二维码关注伦敦交易员的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