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2013年2月,想想自己都大三了,时间确实过得很快。接下来的目标:把自己的公司做好+MBA+true love!
从小喜欢投资和创业的我,在美国的三年里有机会去实践和失败,确实很难得。上周拿到了高盛纽约总部的证券部暑假实习,给我在大学找实习的阶段画上了句号。希望自己的一些面试经历给更多希望在美国本科金融领域寻找实习的中国同学有些帮助。
2011年大一暑假:纽约美国银行美林世界金融中心总部,全球财富和投资管理
大一结束的这个实习来的很巧合。还记得是2011年3月,学校招聘网上有美银美林校友发布找大三实习的机会。当时仅有高中暑假在国内金融机构实习经历的我,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去申请了。当时的心理就是,哪怕有个电话面试也是一种锻炼吧。谁知到,当时就被拒了,原因是我不是大三。出于礼貌,我在周五给发布实习的校友写了封邮件,感谢他抽时间看我的简历并希望他能给我一些申请的建议。简单的一封邮件竟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周一校友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及他的同事聊聊。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拒了我还要和我聊聊,抱着疑问,我答应了。周二下午,校友和他的同事准时给我打来电话。开门见山,他首先说我是唯一一个被拒了以后给他发邮件感谢的学生。接着他告诉我在周一晚上和学校管学生会的Dean打了电话,了解我简历上有关学生会的领导经历。最后他说他的另一位同事R已经确认的哥大学生因为学校没有给实习生学分的政策而被迫取消了。出于以上三点原因,他决定给我一次电话面试机会了解我,并且让我了解公司。他说完后,便开始问我简历上的经历,接着问我为什么想做财富投资管理等问题。虽然离校友通知我面试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在网上找到了所有有关公司和行业的信息,并且仔细 准备behavior question和resume story。又过了几天,他的同事R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我的校友推荐了我,接着问了些关于公司和财富管理的问题。很幸运,还在大一的我拿到了这份在纽约华尔街金融区的实习。当时一共78个实习生,5个大一学生,3个国际学生。
关键词:persistent+network坚持+人脉。拿到这份实习确实很偶然,但是我如果没有坚持的去申请,并且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建立network,就不可能有接下来的机遇。同时,在学校的活动和领导力很重要,很多校友和学校的Dean和教授可能一直保持联系。如果没有在外实习经历,自己在学校的活动也会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
2012 年大二暑假:盐湖城高盛Goldman Sachs Operations, Margin,Valuations &Pricing Operations-Margin Lending Team (关于margin lending 是什么,大家可以看一部电影叫Margin Call。我暑假实习每天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高盛对冲基金的客户issue margin call)
首先,Operations是做什么的,请参考一篇文章《关于投资银行的Operations》,
有了大一在美银美林的实习经历,我希望大二尝试不同的银行和领域。然而,无论是国际生还是美国人,大二的学生常常会碰壁。首先,除了四大会计的大二短期项目外,很少有大型金融机构有专门针对大二的暑期项目,除非一些美国学生家长就在这个公司担任要职外。原因很简单,因为08年后很多公司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暑期实习生的 人数减少,同时选择的范围变窄,包括主要招收大三学生和定点学校的学生。招收大三学生对于公司来说,确实更划算。仅以高盛一个Operations暑假实习生的成本来说,光在面试的费用和工资一起就需要支付至少一万三千多美金。更不要说暑假给实习生提供学习的活动和管理实习生的隐性人力成本,这就无法估计了。然而招大三学生, 就可以在暑假结束后从实习生里选择第二年的全职analyst。据了解,高盛的全职analyst基本都是从本公司的暑假实习生中选出,暑假实习生最后获 得全职offer的概率为65%+。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申请了高盛的Operations,唯一在我们学校招收大二学生的部门。因为我的美银美林实习和学校多个组织和社团的领导经历,我成为了我们学校8个被邀请去super day的学生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大二学生。记得那是2011年2月底一天的晚上,大概150多个学生被邀请到高盛新泽西城的非盈利部门的总部,我们听到了负责整个非营利部门2万多人(高盛一共3万多人,超过一半都是分布在全世界的Technology的员工)的 partner和几个以往有实习经历的员工的经验介绍。这个面试前的会议是面向所有申请非盈利部门的学生,包括Operations, Technology,Finance,Legal,Human Capital Management,Services。
第二天一早面试9点准时开始。我的两个面试官都是副总VP,简单向我介绍了自己和自己的部门后就开始了向我问问题阶段。谈到了为什么要申请高盛,去年在美银美林做了什么,高盛的14条Principal有哪几条你最喜欢,在学校有什么leadership experience,知道为什么team work对高盛的那么重要?你有什么team work的经历?还有关于我知道Operations是做什么的,在公司整体框架内起到什么作用等等。我的第二个面试官G,也就是我后来暑假实习的manager,他本科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MBA是Carnegie Mellon的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在波音做了4年飞行测试工程师,接着就来到了高盛,一干就是10年。现在他在高盛管理global margin lending team,一个80多个人的中等部门。这个部门在08年前是属于前台证券部的,由于金融危机,业务量增大,被单独划分出来。他告诉了我为什么选择高盛和高盛对于他的职业发展带来如何挑战和机遇。由于谈话投机,我的第二个面试也由原来的半个小时,谈了接近一个小时。在面试完回学校的路上给两个面试官发了感谢邮件,并期待有机会加入他们的团队。G给我回了邮件,祝我good luck!
等了一周,在一个周五的下午5点,HR打电话告诉我被录了,我当时没有立即回复是否接受。接着晚上8点G给我打电话祝贺我并且说希望我去盐湖城,因为那里机会更多(盐湖城office是高盛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office,目前已经是北美除纽约总部外最大的office)。和父母与P&L交流后,我当晚给HR发邮件,确认接受offer。
关键词:flexibility灵活性。 每一个本科生都希望能在goldman, morgan stanley, jp morgan, ubs, merrill lynch等等大公司的前台(investment banking和securities)实习,但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选择绕一条路,再进入想要的公司和部门,这种灵活性很重要。同时我的面试 官+manager的职业经历也是flexibility的表现。或许你现在是工程或者是艺术人文专业,但是保持一个灵活的职业状态,不要因为眼前的工作而放弃未来的机遇。
2013年大三暑假,纽约高盛总部证券部,销售和交易部门(Goldman Sachs Securities, Sales and Trading)
上周才经过面试,所以记忆还是比较清晰。首先,因为是高盛的前台,所以录取率没有一百也至少应该是大几十分之一。能进入super day的所有竞争者都是排名前的学校,成绩3.7+的大三学生,并且有着至少一年或两年的金融类实习经历。所以竞争尤其激烈。
仅 以我们学校为例,校友告诉我们,筛选顺序是100+简历选30,几个校友坐下来再选10,最后给一个partner的校友定了4个人,我是唯一一个国际学 生(去年一共是3个人)。我们4个人的专业是分别是economics,management,political science,bioengineering。校友在面试前一周邀请我们去纽约总部参观并给我们一些面试的培训。在sales & trading的几层楼,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女性,很少有非白人的影子。这也是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关键盈利部门的现状,仍旧是白人男性主导。
1 月29日,星期二,我的第一轮面试是一个VP,做了12年,在证券部内换了4个不同的部门,现在负责electronic trading。上来就问我为什么英文名叫Thomas,接着问我出书的情况。因为高中在美国交流了一年,出了本书,叫“我亲历的美国高中教育”,由于奥巴马为我的书写了封信,他对于我的书和中国与美国的教育非常感兴趣。我们从中国教育,谈到了中国经济,谈到中国国有企业和俄罗斯的私有化,他告诉我高盛在帮助俄罗斯政府在全球树立投资的积极形象。最后我们才谈到为什么选在高盛证券,我对于金融市场为什么感兴趣等等。在谈到我几天前才到高盛见到的校友,没想到其中一个校友是他原来的同事,一个是他弟弟的老板。
上午面试完,HR告诉我们等1:30的电话,如果被录取进入第二轮面试,他们会通知面试时间和地点。不幸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没有进入第二轮。我在1:30准时收到了HR的3:30的面试通知。
3 点钟来到面试等候区,发现明显少了至少一半的学生。我数了数,一共12个人,只有一个康奈尔的美国女生,其他都是男生。接着,我又经历了几轮面试,其中有 三个给我印象最深。我的第一个面试官是一个partner(高盛最高的级别),在高盛干了18年,目前管理高盛整个美国的债权部门,之前还在其他几个大公 司干了8年。他满头银发,见面没有笑,只是简单的说了句how are you,便开始了面试。他的问题第一部分是有关我的简历,他对我在中国的金融实习经历很感兴趣。接着问了我在美国成立的公司和我做的网站 bucksell.com的story。最后问了我一些technical问题,interest rate, market outlook, EU, debt ceiling。期间我回答问题时他没有任何的交流,问题都是一个个像子弹一样发出的。最后问我有没有推荐的股票,我花了大概5分钟说完了stock pitch,他来了一句我现在就查查这个股票,接着他拿出black berry当着我的面查股票信息。幸好我在中午休息时把我要推荐的long和short股票的实时数据都背了下来。最后,他说句good luck就结束了。
另外一个面试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一个是vice president做sales的E,另一个是部门的CFO的M。两个人首先介绍了自己,接着就开始问我behavior问题,他们也问到了我的书以及我 在美国高中的经历。问了我biggest mistake。然后还问了我去年在高盛operations做了什么。因为我去年暑假的实习经历很丰富,并且我去年暑假实习刚结束第二天HR就给我发了return offer。所以我抓住这个时机,把我去年的实习经历讲了15分钟,从我的daily functions到summer projects再到为什么goldman sachs,operations是如何运作并成为高盛核心的risk management等等,期间那个CFO一直在做笔记。最后他们问我选择sales还是trading以及原因。临走时,那个做sales的E问我人认不认识我去年暑假实习team里的一个associate, 谁知到这个同事是和我关系最好的。我们又在门口聊了几句有关我去年暑假同事。
我最满意的还是最后一轮。面试官R很认真的先把我的简历一个个问了个遍,然后问我if right now, i can give you an offer, where you want to be within securities. tell me why.我问他能不能选两个,他笑了笑说,你先说吧,但是最后给我排除一个,再告诉我为什么。我说了sales, equity, us or aisa(因为说equity sales,他就不会问我更多technical的问题)。说到这儿,他听我选择股市,他话锋一转说那你能给我一个stock pitch吗? 我把携程网说了一遍,因为和他聊天轻松,我竟然说了10分钟,正当我总结所有理由并把高盛1月12日的buy建议说完后。他告诉我这是他听过的最好的 stock pitch。最令我诧异的是,他接着告诉我,他竟然是高盛asia equity sales的主管!我所引用的高盛report就是他的团队发布的。
一天的马拉松式面试终于结束了,天也黑了。在半夜回学校的路上我给每个人礼貌性的发了邮件感谢他们的面试。我最后一个面试官R马上给我回复:“That was honestly the best interviewee stock pitch that I have heard." 并告诉我”Hope to see you on the trading floor soon.”这句话让我感到有些希望。
第二天,一觉醒来,感觉昨天好像做了场梦。周三上午11点,HR给我发了offer,我在电话里就 accept了。随后另一个面试官E给我发了邮件,E很高兴从HR了解到我接受了offer,并写道"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关键词:hard work+differentiate yourself 努力+区分自己。在面对最激烈的面试竞争时,往往也是考核面试者努力程度时候。我在面试前把WSJ, barrons, seeking alpha, FT, Economist从去年到今年几乎所有大事件,关键词,高盛的4Q,高盛对于2013年market outlook的报告,各部门负责人对于市场前瞻性video都看了一遍,整理了50多张纸的材料。光努力还不行,因为到最后一轮super day的学生都和你甚至比你还努力,准备了更多的信息。所以怎样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让面试官记得你就尤为重要。比如我的情况:学校的活动领导力,我出的书,成立的公司,推荐的股票,在高盛认识的校友和去年实习的同事等等都是其他人所没有的,独一无二的。
高盛CEO给年轻人的启示:要多去尝试,未来不是直线
Lloyd Blankfein's Best Advice For Young People:
Forget The Straight Line
On May 2, 2013, at the ICI annual meeting in D.C., Goldman Sachs CEO Lloyd Blankfein was asked what advice he would give young people starting out their careers in finance and other industries.
Here's his best advice:
"Look, I started out, I didn't just go to law school, I practiced law. Things ended up a lot different from where I thought they'd be. I would say people should go to a place and do something that's for the next period of their life and not to be so obsessive about where it's going to take you in the longer run. The longer run there's going to be a lot...Not only don't you know the context you're going to face, you don't even know yourself. And so the idea of planning these things and trying to do things on a course and 'Will this be good for me in the long run?' I think peopl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in this generation nobody's being drafted into the army. You can have a few years of experimentation that you can be liberated from the need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taking you on some straight line to some place because it turns out not to be a straight line anyway."
"And also don't worry about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your business because to succeed you have to know content of what you're doing, but you have to be a complete person. I think in the early part of your life you should focus on being a complete person," he added.
我不仅读了法学院,还去实际做了法律工作。当我真正投入实地工作时,我发现这跟我想的很不一样。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先去一个地方,先做一些在生命的下一阶段准备要做的事情;不要过于纠结这件事情是否有利于你的将来。未来可能发生很多事情。你不仅无法知道你将面对什么,你甚至不了解自己。
我认为年轻人应该珍惜这样一个不用被迫参军的年代。因为你可以有几年的时间去不断尝试,你不必急于确保你做的每件事情都直接引领你走向目标,因为这绝不会是一条直线。
另外,不要太过于担心工作内容的学习。因为要成功,你将不得不学习这些知识。但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全面的人(complete person)。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做一个全面的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