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想融入歪国人的圈子为何这么费劲儿?

2015年12月10日 美国西北生活圈


最近官方发布了一份《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邀请了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从“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个维度探讨了留学生生活状况。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得分最低的则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

其中,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理解当地的政治体制及与行政人员打交道。此外,排名中可以看出,与当地人交朋友,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甚至是听懂当地的语言,都排在了较后的位置。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留学僧由于本身的羞于表达,出国之后很难融入到当地学生的生活中。但是这并不等于留学生和当地学生就是水火不容的,很多留学生在国外混的如鱼得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如何融入的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其实圈哥想说,“融入”的这个过程是每个留学生的必经之路,无论你外向还是内向。圈哥以为,情况大概分为三类:

1)完全被孤立:在中国人圈子里和在美国人圈子里都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对交友没有信心。甚至在心理上会变的孤僻,这是令人担心的,但相对少。

2)被中国圈子孤立: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刻意避开中国学生圈子,去找美国朋友,很有可能会被中国孩子排除在外。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美国圈子里找朋友不成功,那么他就成了第一种情况。其实这种现象在韩国学生圈子里更为明显。

3)扎堆在中国圈子里:现在很多学校里中国人不少,很容易形成一个中国小圈子。不少中国学生实际上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令自己的美国生活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家长并不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自身应该做哪些努力,让我们与歪果仁的距离更近一些呢?
1、首当其冲的,也是最容易理解并能预见到的困难是语言。语言方面的挑战至少有两个层面:语言能力本身以及交流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再者便是找到同他人对话的共同兴趣点。两者必须共有,但是后者的难度更大。

2、最基本的,自然是尊重对方社会的行为准则,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

3、学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中国人大量聚集的专业。

4、做自己。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社交改变自己的性格,变身夜店达人什么的。

5、中国大陆的学生往往会带有历史包袱: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尤其是谈到关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敏感话题,在还没有跟对方(包括跟老师)展开深入的交流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答案。

6、去打工。比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打工更容易交到朋友。

7、有可能的话还是多了解一些当地历史和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什么的,特别是和一些年纪较大的朋友交流的时候。





本图文转载于芥末留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以阅读原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