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爸妈营订阅号
从前有个传说,王子和公主只要结了婚,从此就幸福地在一起了。
老爸老妈界也有个传说,采用了美国教育模式,从此就创造力旺盛、人品杠杠、吃嘛嘛香身板特好!
美式教育确实好,就我粗浅地观察以及从在美的朋友口中了解,美式教育重运动能力、重寓教于乐、重逻辑思维、尊重个体。我也羡慕的。但每每看到不少文章,羡慕之余,总是哀怨地说“悲哀的中国教育啊!”或者“中国教育害死人啊!”我就觉得有点可笑了。
这就像说“隔壁天天荤素搭配,吃得全是新鲜高级货,有助于身体营养均衡啊!隔壁家里装了新风系统,空气清新,有利娃的成长啊!”这都没错,可问题是隔壁的爹娘一个月挣5万,你爹娘一个月挣5000。(拿爹娘打比方,有点敏感哈,此处不是米国是你爹或者中国是你爹的意思哈,仅指一个家庭的真爹真妈。义和团啥的勿扰。)教育反映的是个系统问题,不能单独割裂开,只取片面骂中国教育。就像头疼不能怪头不好,也许是血管问题,也许神经问题,也许是脑子坏忒等等。美国的教育模式是基于美国全社会的各种资源下的选择,同样中国教育也是基于中国的实际。
任何不考虑成本只考虑效果的评价方式都是耍流氓。
我羡慕美国,是因为他们已经足以支撑起这个成本,你就算在美国当个天天只会陷在沙发里吃薯条的死胖子,也有社会福利养着你。(当然,这对于兢兢业业的人们是不公平的,请允许我替我那些在美国的优秀的朋友们鄙视一下他们。)美国所谓轻松,只不过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兜底,竞争压力没那么大而已。况且,美国的精英教育一样不轻松。中国,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家庭兜底。你家有多少抗风险能力,自己掂量掂量。
中国的孩子确实很多时间都花在PK上。比如学奥数,并非都出于热爱数学,有志于进一步钻研,而是普通课内数学在打怪升级的道路上,已经阻挡不住中国人了,要选拔,只能难度系数不断升级。就算取消了奥数,一定会出现替代奥数的变态门槛,比如小升初英语考专业八级题啥的。解决不了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就解决不了考学是上升通道主流地位的问题,解决不了考学的主流地位问题就解决不了竞争惨烈问题,解决不了竞争惨烈问题就解决不了拼奥数拼别的PK问题。
我们的孩子仅仅为了PK,要花那么多时间,听上去确实挺悲哀的,但你也很难界定,学这些东西到底有用没用。学习的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用将来工作中用不用得上来做判断。你成为什么样得一个人,与你一路学习了什么接触了什么经历了什么,都是相关的。比如,我学过结构力学,我现在当然基本是用不上的,但结构力学这玩意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像做结构力学题一样,考虑了抗压还得考虑抗拔,考虑了弯矩还要考虑扭矩......思维方式恰恰是那些看似已经没用的东西锻炼出来的。
其实我一直对此报积极态度,我相信天道酬勤,这么努力,社会总体竞争能力一定是提高的。总用中国出不了诺奖啦出不了乔布斯来抨击中国教育也未必客观,如今在各行各业展露头角的,都是50后60后70后,这三代中国人面临的教育环境是啥样的?50后,中国大地还遍地文盲。就算到70后,因为家庭条件读不起书还到处都是。再说创新,其实是要一定的经济环境的。野蛮生长阶段,劣币逐良比比皆是,聪明才智都用来一山更比一山寨了,就连乔布斯也需要应运而生,生早了,会气死或者会饿死。若要论竞争力,还得看00后、10后们。他们的物质条件比我们好多了,他们又得到了父母精心教导,我看好他们!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不能极端,不能顾此失彼,不能自私(企图用孩子的成功拯救自己的失败)。这些,我相信大多数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都一样,都明白,都用心良苦。读傻读死的极端个案永远存在(我们那会儿也有),但他们毕竟是少数。
若真的为中国教育悲哀,我觉得那就家长通过自己努力,为孩子移民,改变基本面。作为群体,我相信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群体水平会因为内部PK激烈而提高,但个体的利益未必完全与群体吻合。作为个体,选择离开Hard模式,过更舒适的生活,也无可厚非。
只是,不要即没有赚5万块钱的能力,又要抱怨5000块的待遇太差。确实不是每个人生出来就是小公举的,怪上帝有什么好怪的喽。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欢迎进入微论坛“美高之家”分享交流
「粉丝福利」:发送姓名+电话+地址+学校年级,免费送「最新版美国私立寄宿中学地图」一份
欢迎添加美小高个人微信号「usa257000」,即可进入「美国高中留学申请群」,和学生,家长,专家线上线下零距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