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惠尼中学,在建校之初,是一个以训练简易厨艺和培训华农的学习中心,周边的一些公立学校将他们的学生送到这里来上选修课。校长鲍勃想在学校里开设中学教育的全套科目,遭到了其他学校的极力反对和阻挠。在非常困难的背景下,学校开始了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重大变革:首先,有选择地录取有潜质的学生入校,而不是全部接收;其次,明确学校的使命是创造一个高期望、高目标的教育环境,辅之以大量的一对一辅导以及个性化教学,致力于培养所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其三,派教师到去当时加州第一的名校,学习他们的课程和教育理念,把他们的做法“偷”过来,为我所用。
就像变魔术一般。从1987年开始,惠尼中学一跃成为加州排名第一的学校,并将这一业绩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大部分时候,在全州每一年级的评比中都是夺冠的公立学校,测验成绩经常超过全国其他公立中学公布的数字,并且超过很多私立学校。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低下,惠尼中学有这样的办学成效,确实令人振奋。本书作者爱德华·休姆斯在书中写道:“任何人只要在惠尼中学带上一会儿,就知道这所学校完全符合我们对公立学校的所有期望:努力、认真、成绩优异,具备其他学校最缺乏的使命感、学习的热情、涉足社会的承诺、提供安全的避风港,以及最后一点:拥有众多学校艳羡的测试分数。”
读《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这本书,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所学校的学生所面临的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我们现在的高中小。每个人都想在STA的测试中考出前4%之内的高分,在毕业这一年选择4~5门最具挑战性的高级选修课程,参加一连串筋疲力尽的全国性测试,以便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被著名大学所青睐。一个毕业班的学生说:“4是个神奇的数字。我们都想得到4.0的平均成绩。我们都靠4个小时的睡眠过日子,而且,我们可能需要4大杯拿铁咖啡才能熬过一整天。”
要在这样的学校里生活6年,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学生会不会度日如年?爱德华·休姆斯用一年的时间在这所学校里带课、实地考察,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惠尼中学有十分独特的亲密气氛和预料之外的家庭归属感。学生平时在学校里努力用功,因为他们想待在这里,他们喜欢这里。每天放学后,没有人急着冲出校门,大家都喜欢聚在一块儿,坐在走廊,跟老师说说话,多做写功课。学习负担如此沉重的学校,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
这本书里没有专门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有几点我感受很深:
第一,对学生的高期待。每一个七年级的新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都被告知有很大的潜能,一定可以考取自己喜爱的常青藤大学。这样的一种高期待,给孩子很大的动力和信心。
第二,平衡成绩好和学习好的矛盾。惠尼中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需要设法在不时冲突的两件事上取得平衡。一方面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与体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考试分数、高级选修科目、平均成绩上表现优秀。学校给孩子们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成绩好跟学习好不见得是一回事,就这么简单,而且学习好应该优先。”
第三,给学生明确的使命感。把学生当成成熟、思虑周详的独立个体看,认为他们不但能拿高分,也能做大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去担负比做功课、准时上学更大的责任;建立“学习者的社区”;等等,都是学校着力推进的。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你怎样看学生,学生就会变成怎样的人。”给学生高的期待,他就能够飞得更高。但这样的高期待,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要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跟进才行;我们的很多高中,关注比较多的可能还是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原本应该学生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往往被学校、教师和家长分担了,学生只需要成为一个会做题的工具就可以。我们培养不出拔尖人才,是否与此有关呢?
二、教师的教育信念
科学教师普勒尔,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将待人接物方面的很多要求融入到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到朋友家吃饭时发现一根头发要怎么做、初次见面的几条基本原则,等等。她始终认为,有些东西价值永存,不能遗忘,不论它是否跟自己所教的正式课程相符,都必须交给学生。
历史教师戴夫,年复一年地引导孩子从生活里、从切身体验的事情中找到与被迫学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种种联系。他认为,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对孩子来说,只是枯燥乏味、遥不可及的东西,就课本将历史的做法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极具历史才华,常常通过一个问题跨越几个世纪,将过往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演变成生动的讨论,孩子们沉浸其中,一个个欲罢不能。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美术课在以学业为主的学校里,都不太被人所看重。黛比老师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没有购买美术材料的资金,得不到学生家长的认同,一个很有艺术潜质的学生的作品,被她的父母扔到了马路上,任由车辆碾压,目的就是让孩子断绝今后修习大学艺术专业之梦。黛比老师毫不气馁,她自己掏钱购买各种材料,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画出连自己都惊讶无比的作品,为每一个学绘画的孩子提供一个“避难所”,让他们能在画室中获得一个小时的心灵宁静……
物理教师罗德,最不愿做的事情就是教学上的重复,他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实施物理教学。在一个塑胶小圆桶里放上一粒胃药,倒入一点水,然后塞进盖子,将小圆桶放在一个PVC塑胶管中。不一会儿,一声爆炸,小圆桶飞起,穿过教室而去。“那里面的物理知识多的不得了”,罗德老师说,“我们要用六周的时间,在电脑里做一个模型,能够计算出不同水量、药片前提下,小圆桶飞行的实际距离,并通过实际的装置加以验证。这些学习内容,罗德老师也没有经历过,他要和学生一起做一项大家都不知道答案的探索。最后的结果令人振奋又发人深省,他一直担心学生做不出来,但80%的学生完成的都很好;几个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模型计算与实战演练两者的吻合度非常高,反而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几个学生,最后没有完成设计。
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给学生架设与生活、与文本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互动中体悟知识的魅力;坚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宁愿自掏腰包也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这一学科而坚守不渝;始终挑战自己,在确定性的教学、结论已知的教学内容之外,给学生提供连教师都不知道结论的深刻学习体验……这就是惠尼中学的教师给我们的启示!
三、接纳的学校文化
每个生活在惠尼中学的学生,都要承担非常沉重的学习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同的学生表现各不相同。
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查尔斯,有一天突然从教室里跑了出来,他心跳动的异常剧烈,使他难以忍受。原来,为了熬夜学习,让自己兴奋起来,他吸食了“冰毒”。这件事情给了学校很大的刺激,现任校长布洛克专门给老师们开设课程,教大家如何察觉、阻止、处理药物滥用的事件;麦克哈顿老师始终坚持对查尔斯进行心理辅导;家庭积极配合帮助查尔斯戒除毒瘾,鼓励他锻炼身体。没多久,查尔斯重新返回了学校,还拿到了奖学金。
亨利的考试能力极强,但总是不能沉下心来学习,经常逃课。教师多次劝说都不见效。有一次被逼急了,当着几个人的面,威胁要杀了劝说的老师。这下闯了大祸,在“9·11”阴影未散之际,这样的话语给老师带来了威胁,因此被开除了。亨利多次偷偷跑到学校,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都未获允。几个月之后,亨利又来到了学校,在惠尼中学的升学资料中心担任起了助理。
惠尼中学是一个小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只有170人左右,因此一个学生有点事情是很难将保密工作做好的。令人欣慰的是,查尔斯回来后,没有明显的说三道四,没有人公然瞪视,也没有人交头接耳。亨利回来之后,也没有人说什么。当一个学生遇到了困难的时候,都会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支持。同学塞西莉亚说:“有一件事情在惠尼中学是可能的:无条件信赖一个人,而且不会被倒打一耙……惠尼中学给了我一样东西,别的地方始终不曾真正给过我:接纳。”
教师接纳走进自己教室的每一个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和接纳,在这个每个人都拼命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学校里,表现的非常明显。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不乏学业成绩顶尖的学校,但一些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之间表现较多的是相互竞争,看到一个竞争对手出了问题,一个个幸灾乐祸都来不及。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根源还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上。怎样营造一个接纳的、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孩子在其中健康成长,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
《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惠尼中学成长纪实》 [美]爱德华·休姆斯/著 王正林 王权/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