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起始,我们总是无所顾暇的极尽的有所追求,有所坚持,有所保留,有所憧憬。待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我们收获着成长,也回馈着着过去那些年的坚持与憧憬,追求也开始有所保留。
格非先生的《隐身衣》是部有关都市、成长又略带悬疑的小说,故事看似平常,却宣泄了一些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某些不满情绪。讲述了一个普通音乐发烧友的心理成长经历。主人公虽是个资深的音乐发烧友,接触的也都是中产阶级或者以上的人群,而他自己不过是生长在普通家庭的孩子,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普通的生活。曾经也是坐拥亲情、爱情与友情的温暖,只是经过生活的平凡流转、神秘客户之后的妻子、生意资金链的断裂,看见了红尘许多事,有欺瞒,有狡诈,有死亡,有消失。但也不敢说看懂了生活,只是悄悄地改变着自己,却也不敢再随意执着。最后终究还是顺其自然的发展着。
小说虽叫《隐身衣》,但是文中却只涉及了不到五次。而文中所提到拥有隐身衣的神秘男子也成了悬疑界大佬,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小感悟:
很喜欢这本书的调调,讲述的节奏比较缓慢,就像平常的生活一样,波澜不惊。书中的主人翁是个音乐发烧友,我不懂乐器不识乐谱唱歌还老走掉,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与它的共鸣。那些生活中随着时代狂奔的爱好,随着时代淡化的情感,随着年岁积累的感悟,随着伤痛转化的无所畏。。。。。。都被渗透到每一个思考的脑细胞,并深深感动。
格非老师说,写这本书是想让读者了解一下真实的世界。我想《隐身衣》的名字也是想说“假亦真时真亦假”吧,这个真实的世界好像披着一层巨大的隐身衣,在这层幕布之下,我们郑重其事的生活,真诚的哭泣与欢喜,但是抛却我们的认知真实之后,又发现这一切好像都不曾来过。又或许是一切的波澜壮阔到最后终是回归到风平浪静。
也许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在一些社会各个领域的末节的确有着这样那样的偏差,人人也都有着一些牢骚和怨气,但事若求全何所乐呢?不一定不按轨迹走的椭圆就不美丽。
阅历书摘:
人的记忆确实有点不可靠。我明明记得这个胡同,曾是那么宽,那么长,仿佛到处都是树木的浓荫,满地都是白色的槐花,不像如今这般杂乱和逼仄。
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中荒芜的街道,我心里有一种轻薄的陌生感。那些过去的吉光片羽,像某种早已衰竭的声音留下的回响,搅动着迟钝的记忆。
我并不喜欢怀旧,心中有些沉甸甸的伤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地方被成为“家”吧。
屋顶上的飒飒的树声,枝丫上的月亮,蝉鸣和暴雨以及清晨空气中刚出炉的煤渣的香气,曾经日复一日,伴我入睡,也曾在暗夜中轻轻触摸我的灵魂。
一旦那种特有的幽寂之感压在心头,你就有一种时过境迁,精华已尽的恐惧,就像你全部的好日子都已经挥霍完毕。
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
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碰它,只要你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里面的内容多半经不起推敲。
亲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是一块飘在水面上的刨冰,如果你不用棍子捅它,不用石头砸它,他还算是一块冰,可逆药用脚去踩一踩,看看它是否坚固,那它一定会碎的。
在一个肮脏平庸的世界运气就是唯一的宗教。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原本就是不明不白的啊。乱就让它乱吧!你要是爱钻牛角尖,想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事若求全何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