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把人生的希望和未来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什么我们需要孩子为我们带来证明和荣耀而不是相反呢?
作者:熊晓杰 熊出没
第二天,我看到廖杰的微信:“昨晚的“放肆青春”生日趴其实是晓杰写给他即将远行的女儿的情书。当知道这个缘起时,我被深深打动……”后来她又给我回帖:当晚是各种欢乐,直到你轻描淡写地说出为什么提前庆祝50岁的这个原由时,我的眼中顿时涌上泪水。因为我也爱我的女儿,我愿意和她分享生命中每一个闪亮的时刻。所以,我被感动了”。
我必须得承认,廖杰看破了我的全部心机。
在事前的文章《这一次,让我们众筹青春》里,我把提前一年过五十岁生日的原因归结为民间习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女儿明年八月将负笈远行,她不可能在明年的十月份在我身边、见证我人生的这个重要时刻。所以,我必须在她还在身边的时候,完成自已的一个心愿:过一个有创意的、有影响力、让大家都感到激动和震撼的生日。
中国人往往会很早地放弃自已的生活,将人生的一切希望寄托在自已的孩子身上。他们要求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接收各种挑战,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已未竟的理想。在殚精竭虑之后,留下的是自身疲惫的身心和黯淡的个人生活。而于孩子,这种万千宠爱和千斤重担于一身的感觉其实并不太好受。
为什么我们要把人生的希望和未来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什么我们需要孩子为我们带来证明和荣耀而不是相反呢?操办这样一个活动,就是希望向我心爱的女儿证明,她的父亲,尽管已年近半百,但他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家伙,不是一个失去了生活追求的家伙,而是一个有着理想、情怀、创意和正能量的人。他不仅可以证明自已,而且可以感染朋友;不仅可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在不同年龄段都可以活得很精彩。
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这些年来,陪伴女儿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言传身教的机会更是甚少。但是,我还是尽量把握一切机会,向她传递我的影响。我和她一起设计了她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公益项目“爱琴计划”,帮助她有创意地开启了自已的公益之路;我鞭策她创办电子杂志《Punkoo》,并且在从编辑业务到项目管理等环节上现身说法;督促她在杂志上开专栏,并且对她的每一篇文章进行评点和总结。这次的音乐会,其实也是希望用我的行动向她展示想像力、情怀、友谊、人格等的价值。
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她看到了我所希望她看到的一切。她会认识到,在平凡的生活中,创意和情怀是多么的重要;在人生中,朋友的陪伴和呼应是多么的温暖;只要敢于尝试,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无论在哪个年龄,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是最重要的。
派对上,我特意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她在我演唱的环节,帮我伴奏。她钢琴基础很好,初一就过了十级。但为演唱会佯奏还是第一次。我们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准备,而我那一个多星期,基本上都是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到家,临到26号前,还出差珠海三天。我很担心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出现瑕疵。但是,她表现出了自信和淡定,拍着我的肩膀说:放心,我一定会帮到你的。她的确做到了,在舞台上,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很默契。朋友们都说,苗苗表现得很优雅和有才华。
有很多的朋友看到了这中间的温暖。王景春事后说,看到方格(朋友方辉和王延礴的女儿,苗苗从小的朋友,当晚她代父出征,演唱方辉的代表作《木棉花香》)和苗苗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他热泪盈眶。他看到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以及孩子们的成长给我们带来的欣喜和感怀。
龙应台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是的,我和我的很多朋友们都非常清晰地看到我们的未来。我们辛勤工作,茹苦负重,最后的结局是目送自己的至亲远离自己的身边。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没有办法像普通人一样享受儿孙绕膝的乐趣。可是,我们见识过彼岸的光明,我们知道它会像灯塔一样点亮我们的孩子们的人生之路,让他们享受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好的人生福利。所以,尽管我们必须忍受送别,我们也必须挺直身子,甚至踮起脚尖,努力地、努力地把我们的孩子托举得更高一些,让他们可以看得更高、呼吸到更纯净的空气。
有一次,朋友问我,如果有一天苗苗真的去了美国,你会怎么办?我笑着用《思念谁》的歌词回答她,那就“告诉自已要坚强面对……”吧。
是的,我们必须坚强面对。就像当年你,我的孩子,必须坚强面对父母因操劳而对你的失陪;面对学习和个人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不尽如人意……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创造一切可能,在我们人生最高光的时候,相互见证。
“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孩子,这深沉的父爱,请珍藏。”这是廖杰阿姨微信的最后对你说的话。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