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网站(ForeignPolicy)11月30日刊登了一篇中国留学生的文章。作者飒拉·张(Zara Zhang)目前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张在这篇名为《中国女孩,哈佛女孩》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拥有着“双重身份”的“双面人生”:
今年超过30万中国学生来到美国上大学,比去年提高了10.8%。同时,中国学生来美就读的数量也远大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学生数量的激增给美国本土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也改变着美国大学的面貌。
我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改变,因为我来到了哈佛大学。有时我会感到我好像在过着一种“双面人生”。在中国,人们叫我“哈佛女孩”;而在哈佛,人们叫我“中国女孩”。但无论哪一个称谓,都无法真实地概括我自己。
在中国,每个人都对我在哈佛上大学的事实非常看重。他们拜托我帮助修改他们的大学申请文书,挑选适合他们的美国大学,估测被录取的可能性,有时候他们还会向我寻求恋爱建议。中国的高中生及其家长将我看作美国教育系统的百科全书。他们会问,普林斯顿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甚至还有两个人问我,为什么他们被耶鲁大学拒绝了。如果我知道答案的话,我就会从哈佛退学,以向这些焦急的父母提供咨询而发家致富了。在中国,美国教育会被认为是更高级和优秀的。而哈佛,则被视为是优中之优。
不过,当我向人们讲起哈佛的生活时,有些东西却很难传达。比如,在中国,学生在上大学前要选好专业。而对他们来讲,“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概念就很难以理解。在中国上大学的朋友会抱怨他们无聊的必修课,而我却可以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进行选修。当我说我在哈佛只将一半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将另一半时间用于社交和课外活动时,许多中国人都很困惑。在中国,“university“叫做“大学”,从字面上看也是以“学”为主。而在美国,我感到,如果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书本上的话,将会毁了我在哈佛的时光。
在中国,人们说我是“百里挑一”。而在哈佛,身边的同学都是世界级辩手、小提琴家、创业公司年轻CEO,还有一些人身家显赫。我在某方面优秀,但总有人在这个方面比我更优秀。哈佛里高度集中的人才群体远超过中国顶尖高校北京大学。进入北京大学的竞争激烈得无法想象,不过许多北大的毕业生也会成群结队地来美国深造。
在哈佛,虽然我说着英语,但有时却很难让周围人理解我作为哈佛校园中为数不多中国学生的所思所感。人们希望我理解英语俚语,欣赏美国流行音乐,听懂含有讽刺意味的笑话,不过讽刺类型并不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幽默里。此外,在中国上学时,与别人不一样意味着要受罚;而在美国,“不同”则很“酷”。中国文化青睐同一性,而美国则看重个性。美国教授喜欢学生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权威和资历的不对等,学生与老师、孩子与父母、年轻人与长者之间都有着不可逾越的边界。
我所拥有的双重身份所处的两个群体,互相都对彼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我就是真实美国生活的代言人。人们通常只从好莱坞电影和道听途说中了解美国。而在哈佛,相对于华裔学生,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更好地表达中国。我负责消灭关于这个国家的神话和误解。在课堂上,每次“中国”这个字眼被提到时,教授都会意味深长地瞄我一眼,放佛我代表了14亿人。
每天,一些小小的文化间的冲突都会在我的生活中上演。我选修了一门叫做“现代西方性史”的课程。这种课不太可能出现在中国,因为关于“性”的讨论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我每天目睹同学们关于当前总统竞选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我会想,他们到底是有多关心这个国家的政治未来。在这个关于种族、性别、性取向问题都很敏感的社会,我有时会担心我”政治不正确”。我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我或多或少地属于一个叫做“亚裔”的少数群体。而在中国我周围都是相同肤色,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
总的来说,不管是“哈佛女孩”还是“中国女孩”,都无法讲出我的完整故事。也许被称为“来自中国的在哈佛读书的女孩”更合适。不过,随着中国学生来美读书人数增多,这种身份也没那么特别了。将来中国会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可能就是在这一数量庞大的人群的推动下实现。这些文化上的“混血儿”习惯了西方思维,但内心却还是不变的中国心。
来源:侨报网
现在关注公众号,粉丝礼品3选1:
1、回复“图书+姓名+联系方式+地址”,可获得图书礼物1份;
2、回复“蓝思+姓名+电话”,获得蓝思测评账户1份。
3、回复“姓名+电话+意向考试时间及地点(限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考场)+邮箱“,获得小托福考位1个。(报名考位截止到2016年6月底;相关事宜邮件联系;最终考试时间参考官方网站;仅限40个)
前途美国中学留学
提前进入美国名校 用青春阅读整个世界
(长按识别指纹,快速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