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内部那些事

2015年01月19日 伦敦交易员


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金融消息,尽在微信公众号:伦敦交易员,ID:LondonFinance。参加‘2015伦敦交易员选拔大赛’,赢取15000美元奖金,更有机会获得伦敦金融城就业内推机会。


此外,伦敦交易员内部交流群已经开始接受申请(涉及到时差问题和线下活动的考虑,居住在英国的操盘手优先)为保证群的讨论质量,避免群沦为那种乱哄哄的菜市场式大杂烩,交流群人数限定为100人,群中有就职于伦敦金融城的职业交易员负责讲解,入群的朋友必须积极发言并参与专业讨论申请入群方法:请您添加个人微信号FinanceUnion,附上您在此次伦敦交易员选拔大赛参赛当中的表现成绩及优势所在,我们会在甑别过后尽快邀请您入群。习主席说: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我们深以为然。



以下信息由伦敦交易员辛勤编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直接投诉微信平台并在我们下一期推送当中公布黑名单。


请耐心看完,文章末尾有小编的个人吐槽,胆子有点大,求轻怕


第一部分

高盛的合伙人制度街上和城里的评价其实很“统一”,首先一个已经是股份制的公司还跟那整合伙人那一套是一个略为怪异的事。高盛自己的人一水都说这是伟大传统蓝血基因这种宣传腔,所有其他银行的人都鼻孔出气翻白眼。真正合伙人制公司的合伙人每年的利润是真心发完小弟工资付完水电费坐地分了的,现在PE,四大,几乎所有的律所,广告公司都是limited partnership。高盛之前是limited partnership,IPO时候就早转成股份制了,赚了是股东的赔了也是股东的,高盛所有员工加一块也没持多少高盛的普通股,说白了这种伪合伙人制度其实完全就是名义上的,单分出来一个奖金池发奖金和给其他中层和小弟发奖金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是一个名头而已。

高盛和所有其他投行职业晋升都一样,Analyst/Associate/VP/ED(...)/MD,MD再往上各个银行处理方式大同小异,一般给这些人Head of xxx的头衔,要不有个Senior MD的头衔,高盛就整了个partner的头衔。高盛的partner两年一选,divisional heads推荐,然后所有现有合伙人内部讨论决定,据说是很苛刻的过程。有趣的地方是完全不会面试candidate本人,基本处于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你up for partner discussion,但没人会过来跟你跟你说任何有关怎么选什么时候选出来。比起其他银行来说,高盛自己宣称他们的遴选标准不单看某年业绩,而是纵向回顾这个人整个职业生涯,在哪里上过班,做过哪些deal,给银行开拓了什么业务,赚了多少钱,上级怎么评价,下级怎么评价,其他部门怎么评价,甚至客户怎么评价,以及一些更虚的东西,号称很关键的是某人对高盛这个品牌和企业形象有什么样的补充和贡献。。。(请允许我翻会白眼)。一般推荐你的partner会伙同一大票完全跟候选人不在一个部门和不在一个geography的partner在那翻来覆去咀嚼这些人,比如伦敦IBD的会被纽约Fixed Income的评,悉尼Equity Sales会被德国Commodities的评之类,最后partner里专门的committee决定。

最终选定以后CEO会在某天给所有新partner打电话,说那句著名的"Congratulations, you've become a Goldman Sachs partner"。赶上那种一年100新趴横跨各时区的大年,CEO那天也不用干别的了。

其实选上了partner第二天上班该干啥还是干啥,一个荣誉头衔而已,业务上本来负责什么就接着干什么。Partners据说年薪$1m托底,有个专门的奖金池每年分红,其他的股权期权没有什么太大差异。说实话Senior MD的世界非常的case by case,这种每年$5-10m+ package也就是行业平均水平,没有说就比隔壁摩根美林什么的高多少,比起HF, PE的partner大年的收入基本就是呵呵,甚至比不上一个级别低很多的star trader某年捧回家的奖金。上市了的银行高层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不能马上拿的股权和期权,到了MD往上大家其实都是在梦想去个真正的partnership上班。

全球partners不是一成不变得,退休和跳槽的自然就离开,隔两年就有新老人加入。高盛作为一个institution做的很好的就是保持了他们自己的alumni network,退休的很多回来做非全职的高级顾问或者干脆加入董事会,离开高盛的人也都保持着联系和往来,不像很多其他机构一拍两散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传承对于投行这种行业性质还是有很多好的作用的,当然也就滋生了什么“高盛系”的阴谋论。。。

多说几句行业对GS的观感。感觉GS在国内真是被神化到比较荒唐的程度了,别的答案里说过,一投行做的再好也是乙方,即使洗掉那些傻的掉渣的阴谋论,高盛在金融世界里也根本不是什么翻江倒海的巨头,说prop trading有各路HF等着被跪舔,说equity有Blackrock, Fidelity这种巨无霸怪物,说fixed income有Pimco,说commodity有Glencore, Vitol等等,说M&A有各路PE和行业公司。Volcker rule以后prop的基本都没得搞了,其他任何业务高盛都是和其他大量同样优秀甚至很多情况下更优秀的advisor/intermediate在抢饭碗,再觉得自己高贵蓝血,去跟甲方扒活得时候不得老实乖巧点?


各路媒体喜欢塑造那种巨头幕后黑手的感觉愉悦无知大众,尤其是Subprime以后高盛出了一系列负面新闻以后(subprime和客户对赌嘲笑客户是muppet,帮希腊做假账等等)。所有其他的银行的人其实多少有点团体性地黑高盛,但点根本不一样,直观点说就好比一帮学霸一起黑一个特别装B的学霸。圈里大家对高盛的刻板印象就是extremely aggressive,加班比谁都狠(其他人已经很狠了其实),办公室文化非常cut-throat,然后觉得自己名片上印了个蓝方块就了不得了。大家身边多少都有在GS的,或者和GS经常打交道,很容易听说很多很招人烦的事迹。比如我知道好几个实习或者工作拒了高盛(包括我自己。。。)然后被那边MD打电话来骂街,我自己记得面高盛时候是香港一个MD把我晾那打了半个小时电话教育他一个女下属如何搞内部斗争。高盛有名地junior analyst的薪水低于其他银行,因为他们觉得我们Goldman fxking Sachs,小朋友在我们这镀金就应该“交学费”。

当年更junior的时候听人说高盛junior钱少,往上就慢慢超出行业水平,最后到了partner就升仙了,后来看这个机构虽然在大多数主要业务都能常年保持前五,但太多业务和行业里面离顶尖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你一周已经工作80小时了,你会为了多20%的钱去多加30%的班,承受那种marginally多100%的痛苦么。。。何况IBD都想去PE,S&T都想去HF,高盛作为一个机构,不错,很牛,但也就那么回事,众多竞争对手之一罢了。



第二部分 亲历瑞士法郎黑天鹅事件是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作者:知乎腾天 来自伦敦花旗银行


当时我在跟小老板做年终考评,大老板打开会议室大门喊了一声:guys, the floor is gone。我们就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冲了出去。

这是我从业以来看到的最喧嚣的交易大厅。好像一切都会到了电影里的90年代,所有的电话都在响,人工交易员们站着和销售们嘶声对喊着价格。销售们喊过来的单子都很匪夷所思,100euroswiss, 150dollarswiss, 100aussieswiss, 100kiwiswiss,客户们愿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买到瑞郎。

电子交易部门要安静许多,但也是人人紧张。客户挂了许多在1.1900的止损单,总数额十分庞大,花旗又是对客户十分慷慨地提供了滑点保护,所以在几分钟内就出现了大量的瑞郎空仓和相当于一周利润的浮亏。

这还不是最令人恐惧的,更恐惧的是欧元瑞郎的价格还在继续下降,客户们还在我们这里不停地下巨大的止损单,而市场根本没有多单, 甚至一度出现了0.016的价格。 拿到的仓位如果要出,就意味着未来两个月都要白干了。

我们立即开始和人工交易部门合作,将一部分过大的仓位转给他们处理,并根据市场巨大的波动性增加我们的买卖差。但在这时,一个两年前设计的、从未被触发过的功能被启动,将我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出来。

这就是自动熔断机制。

成熟的自动交易系统都有很完善的熔断机制。其中一项就包括了滚动止损的设计。当一分钟系统亏损达到一个程度,系统会停止报价,并将客户的单子转给人工交易部门。


我们的系统在事件之后的10分钟左右,在我们的浮亏达到两周利润的时候停止了报价。

这时候欧元瑞郎的市场价是0.75。熔断之前客户的止损单又给了我们一些价格在0.8左右的欧元瑞郎的多仓。在后来的10分钟里,欧元瑞郎逐步反弹到1.0,我们靠着这个多仓将80%的浮亏都赚了回来。

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停止报价太久会损坏花旗的品牌形象。于是大老板决定重新启动系统开始报价。客户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交易,不过这时候已经不再是单边下单了。我们当天也因为史无前例的巨大交易量,彻底地扭亏为赢。

之后我们的大老板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只要是客户在熔断之前下好的止损单,熔断之后可以被触发的,我们都要电话过去询问对方是否仍然希望在当时的市场价触发。这让我们回吐了许多后来的利润,但也让许多人因此成了花旗的交易平台更加忠实的客户。

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在汇市一辈子都未必能见到的一个大事件。这种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时候就算是外汇这个流动性最好的交易品种也出现了枯竭。这是个大教训。在这种巨大的海啸下,只有花旗以及类似的几大做市机构才有可能自保,但我只在花旗见到为了保障客户在事件发生时的利益而回吐事后利润的做法。

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不是第一大外汇流动性服务商我们很可能当天报亏。当亏损的时候,我们大老板后来的举措就不免面临巨大的压力。

所以作为客户,找一家能够自保、还愿意保客户的机构很重要。

但作为市场流动性服务商,我对老板这种拿我们赚的钱去讨好客户的做法表示十分无可奈何:(


第三部分 高盛(Goldman Sachs)是由哪些部门组成?公司环境如何?


投行界的人员流动极其频繁,今天我挖你一个MD,明天我偷你一个VP,这也导致各顶尖投行(高盛,大小摩等)之间的区别比大多数人想象得要小很多很多。

关于公司文化:


高盛会向所有新员工(以及客户)宣传其所谓“经营准则”(高盛十四条,见Goldman Sachs: Our Principles),其实无非是诸如“诚实守信”“客户至上”“追求卓越”之类的泛泛之谈,是某个大partner某天看电视的时候一拍脑袋觉得应该搞这么一套东西让大家学习,相信这样的东西每个投行都会有,尽管高盛总是标榜自己的Business Principles多么的Outstanding。假如非要说高盛的文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我觉得那源于其新世纪以来坐稳的投行龙头老大的地位,导致高盛员工更容易自命不凡一些。

关于工作环境:


1. 高盛的总部大楼建筑优美,地理环境优越,从物理环境上来说是无可挑剔的,夜晚下班来到十一层的食堂远眺西边的晚霞和自由女神像也是在高盛工作很独特的体验。


2. 但同时,在四十多层的楼里面挤下了一万多高盛员工(而且占了将近一半人数的前台部门集中在8层以下),让人觉得这个地方永远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假如你不是被工作占据了全部思绪,还有一点闲心来观察周围的一切(其实大多数时候不会有这种状况),你会觉得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机器中可有可无的一个齿轮,被千千万万其他的齿轮推着运转,即使自己离开了也马上有新的齿轮顶上来。


3. 而且,由于投行业务的复杂性,一个人在高盛随机遇到另一个人,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能他们不能随便聊工作(比如一个属于投行部,一个属于交易部,他们之间谈工作是要申请的),还有百分之四十九的可能这两个人根本无法听懂(也根本不感兴趣)对方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高盛工作是很孤独的,一万多人,你能说上话的很可能只有你的十几个同事和几个上司。不过我想这点在大多数投行也是一样的。


关于办公室政治:


不管高盛多么喜欢标榜自己的结构多么“扁平”,多么有“创业氛围”,它仍然是一家以利润为导向,由最最最典型的商人和金融家领导的投资银行。记住这点就够了。

关于待遇和福利:


1. 各级别员工的底薪和其他大投行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一家涨了其他家基本上肯定会跟上。平均奖金肯定会比别的投行高一些,但这只是因为高盛在更多的业务上做得更好一点而已。假如有一天大摩成了第一投行,平均奖金也会比高盛更高。


2. “高盛合伙人”的头衔之所以被称为“华尔街之冠”(据说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钥匙哈哈哈),也是由公司业绩决定的,并不是说高盛的制度有多么特别。


3. 除了底薪和年终奖,高盛的其他福利基本上聊胜于无,比如加班到八点可以报销晚餐,加班到十点可以坐公司门口排队的林肯回家,周五可以穿休闲装(其实还得穿衬衫)相信不比其他投行差,也不会好很多,比起硅谷来肯定差出十万八千里。


关于员工质量和难进程度:


1. 像其他大投行一样,高盛是一家数万员工的大公司,所以员工水平难以避免的也是参差不齐。


2. 但高盛的大多数员工都还算比较优秀的,低级员工至少也是名校中的普通生以上,或是普通学校中的佼佼者;而老员工的水平范围更大,有当一辈子VP混吃等退休的干活人,有从别的地方挖来的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领导者。


3. 关于进高盛的难度,因你想要竞聘的岗位而异。好组与坏组之间的差距远大于高盛和街上任何一家大投行之间的平均差距。


4. 总体来说,高盛(前台部门)的初级职位是顶级学校中上学生的不错选择,但基本上肯定不会是顶级学校顶尖学生最好的选择。


结语:


说了这么多,基本上想表达的就是,高盛的公司特点和文化,基本上就是华尔街上顶尖大投行的特点和文化,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别远比公司内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要小。还有就是高盛对很多不了解高盛的人而言是个如雷贯耳的地方,在那里工作听上去非常牛逼;对于在大多数业内的人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个众多不错的选项之一而已,职位和组别在挑选工作的时候都比“高盛”这个名字重要得多。

补充一下高盛的部门划分:


高盛总共有15个部门,其中有五个前台部门(Front Office),负责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

关于前台部门的职能和业务划分,这张图说得很清楚:

1. 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简称IBD):也就是上图中的Investment Banking业务。很多非金融界的人士会把投行和投行部混淆,其实投行部现在只是投行繁杂业务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是最赚钱的部分。投行部主要负责企业股权融资(Equity Underwriting)、债务融资(Debt Underwriting)、并购收购重组咨询(Financial Advisory)等业务。一般来说,在所有初级员工中,投行部员工是最辛苦Hours最长的。(见M&I这篇文章A Day in the Life of an 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投行部是纯正的卖方部门。


2. 证券部(Securities Division,简称Sec Div):也就是上图的Institutional Client Services。主要负责做投资机构的交易中介者和做市商。金融危机前,证券部还有自己的自营交易业务,所以是买方卖方混合的部门。但是新法案出台后投行被禁止参与自营交易,因此自营业务要么被单独剥离出高盛,要么变成了做市业务,所以现在证券部也是纯卖方。证券部按交易产品分为两大块,固定收益、货币和商品(Fixed Income, Currency, and Commodities,简称FICCS),以及股权(Equities,简称EQS)。证券部目前是高盛最赚钱的部门,目前的高盛总裁Lloyd Blankfein和主席Gary Cohn都是证券部出身,分别曾经是销售(sales)和交易员(trader)。


3. 商业银行部(Merchant Banking):也就是上图中的Investing and Lending。这块业务我不熟悉,不多说了。


4. 投资管理部(Investment Management Division,简称IMD):也就是上图中的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管理部是一个买方部门,主要职能是为客户管理资产,进行投资,旗下管理着几千亿美元资产,拥有自己的PE(私募)和VC(风投)组。


5. 全球投资研究部(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简称GIR):上图没有,链接见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负责为客户研究投资市场并给出研究报告。GIR在五大前台里面比较特殊,它不产生利润,但是仍然是直接面对客户的。我认识的在GIR工作的人看上去普遍要比其他前台部门的人快乐一些。


此外,高盛有十个中后台部门(Mid/Back Office),负责为前台部门提供支持和辅助:


1. 行政办公室(Executive Office),是高管们的文秘部门。


2. 金融部(Finance),管理公司本身资产状况。


3. 合规部(Compliance),负责保证一切经营活动和员工行为合法合规。假如你收到了Compliance的邮件,那估计是你干坏事了。


4. 人力资源部(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员工绩效,招聘以及其他琐碎事宜。


5. 内部审计部(Internal Audit),负责高盛内部的财务审计。


6. 法务部(Legal),负责公司内外一切有关法律的事宜。比如被美国证监会起诉这种事,就由法务部处理。对内经常和守规部合作。


7. 运营部(Operations),辅助前台部门落实交易,转账,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


8. 实业管理部(Realty Management),主要负责管理高盛在全球的办公地皮。


9. 服务部(Services),负责提供衣食住行之类的服务(食堂、旅行、医疗、文档管理)。


10. 技术部(Technology),负责开发公司使用的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是一个苦逼部门。


第四部分 高盛的投行文化


我们曾经从阶层角度探讨过投行文化。今天从生存进化角度说说,投行森严的制度下,板客们(banker)最终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你问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板客需要哪些技能:PPT做好,Memo写好,能做个Model,以上是最佳硬件条件;核心实力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取得老板的支持和喜爱。


于是这样的生存法则下,投行整体上也衍生出三种人:不干活的闲杂人等,不干活的逗逼,干活的螺丝钉。


先说不干活的,他们的大致特征是,外人永远觉得他们在通宵达旦的加班,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也是工作相关的种种,比如发债的就总是各种债市新闻转发,兼并收购的就是什么行业动向,如果加班到深夜一定就会发来实时加班照片(当然小伙伴们也会嘲笑他们是不是提前拍好了照片,上个凌晨三四点的闹钟起来发照片)。而且说不定他们还会朋友圈分个组,让你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形象。


所以不明真相的朋友们总会觉得,投行不易,用生命在工作的朋友还是好好珍惜吧。但反向思考,如果真的那么忙,哪有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新闻、告诉大家自己又通宵了呢?


所以实际情况是:一,他们可能好几天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不在香港,是个人休假还是去出差了。


二,实际上工作时间超好。说是加班到三四点,但可能早的时候是下午三四点就去gym了;经常饭点就找人去吃饭,吃完后也不会回去加班干活;周五了,看他提个计算机包,以为是要出去开会,但其实包里塞得是衬衫短裤拖鞋,出了办公室就直接坐上机场快线,出城过周末去了。


当然这一大类人,又可根据其办事风格分为不逗逼的闲杂人等和逗逼们。


比如一个IPO项目,板客在printer里面守着改了一遍又一遍的招股书,不小心看到个同行,捧着厚厚一本招股书看得一个认真,一个聚精会神,后来某一天才被发现,这哥们把小说封面撕了,贴上招股书的皮,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看了很多天的小说,呵呵。


要知道板客在printer里面还是要经历很多紧张时刻的,通宵达旦也就是为了自家银行的名字在招股书上的排名能靠前一点,排名前一点,分的佣金就多一点,板客年底的奖金也会多一点。


但是逗逼的大锅饭也不是可以一直吃的这么和谐的。曾经有个自认工作非常认真的板客被老板裁了,天无绝人之路地找到家客户公司、主管上市事宜。然后前任老板过来找生意,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老板求见一面足足在办公室外等了好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见上后,还挨了一通骂,惨烈得只能用撕逼大战来形容了。


看完不干活的板客们粉饰好自身的对外形象和对同业的阶级斗争后,有个问题也呼之欲出,整天处理人际关系,他们真的可以这么不干活而又神奇的存活着么?


原因很简单,一是搞定人际关系,特别深得了老板的喜欢喝支持,二是手下有螺丝钉们,他们在接到任务后转身交给螺丝钉们。


螺丝钉们的任务,就是处理好各种paperwork,所谓做好PPT,写好Memo,而最核心的技术在做好Model。


判断螺丝钉技术熟练程度的最简单标准在于,做PPT、Model时候,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比例是怎样的。因为上述两项工作,特比是Model,绝大部分都能通过键盘省时地完成,鼠标使用的越多,说明技能还不够熟练。


举个细节,一个Model做得极其好的板客,是会撬掉键盘上的某些按键的,比如Windows键、F1键,因为这两个键会经常不小心被误按,损失时间。如果你主动撬掉了键盘上的某些键,并且能答出来为什么会撬掉它们,恭喜你,你的model技能已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了。


因此可能某家投行中都会有个这样的板客,因为做的一手好model,以至于工作态度再差,从老板到同事无人敢去欺压他,万一把人逼的愤然辞职,以后model谁来整呢!


那么问题来了,model技术哪家强。综合比较,亚洲不如美国,美国不如欧洲,欧洲国家model技术最强的,多在德国。


有与德国投行合作过的板客回忆起来,曾经有个项目,亚洲办公室负责coverage,欧洲投行负责执行(主要就是做model),香港时间下午四点和德国办公室打个电话,传达下客户的要求,过了一个晚上(就是欧洲的一个工作白天),早上到了办公室,打开邮件,就看到勤劳靠谱的田螺姑娘已经把做的巨好的model发来了,即使是难度最大的synergy analysis,田螺姑娘们一个白天也能做出来。


之所以海外的model水平明显高于亚洲,这和投行的不同分工协作有很大关系。欧美的投行多会在投行部门中进行很详细的分工,板客基本都会被划分为跟踪特定行业,有些人甚至投行的全部生涯仅仅跟踪一两间大型公司,因此对公司和行业的理解到位,数据积累等也很扎实。


而亚洲的投行说的好听是百花齐放,难听就是用尽各种手段抢夺生意。一方面如果某家投行长期服务某间特定上市公司,指不定会被竞争对手向纪委或者上级机关举报,因此投行和板客本身对公司的了解不够深刻;另一方面,客户也越来越没有忠诚度,和投行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后,也明白了投行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学会了向不同的投行询价,哪家便宜用哪家,问题就在于便宜是不是真的有好货了。


并且亚洲的投行,内外散发的都是一个大字:争。


极端事例,为了佣金,两家主要的牵头投行在客户办公室里差点打了起来,最后还是客户公司领导出面,一碗水端平解决了争端。


对内关系虽然不会打起来吧,但是平时工作用一个字总结就是:吵。接到任务开始吵谁做什么活,分红的时候开始吵谁的关键作用大,得多分钱。


当然了,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投行板客,你是哪种类型的呢?


他们肯定都会回答你,当然是螺丝钉了!


最后!!!


伦敦交易员的肥胆吐槽来了:


小编觉得,在金融业,对于S&T来说,HF才是牛逼的,对于IBD那帮人来说PE才是更高的平台。我以前一直觉得GS和MS很牛,其实最后发现还是那些创业者最牛(即使他也许只是一个乡镇企业的老板),他们才是社会丛林中真正的幸存者,他们创造的价值和所得的收入远远大于看似光鲜实则卖命辛劳的投行家们。个人认为高盛在华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养活了一堆写书的


总的来说,顶级学校的中上流学生是投行员工的主要来源,但真正最顶尖的学生通常很少有去投行的。投行家能过上远远优越于常人的日子,但实业才可真正让你进入世界的最顶层,毕竟巴菲特说过:‘对于金融来说,规模是利润的毒药’,而对于实业来说,规模是利润的催化剂。理解不了财团和财阀,你很难从里去明白投行的真正意义和每一家投行在他们所处的财团里的真正角色。


如果大家还有困惑的话,可以留意一下美国的金融圈电影,每一家投行顶层都有一块偶尔用到的停机坪,遇到关键时刻,总会有一些比剧中投行老板更加大佬的神秘任务乘坐直升飞机突然飞到,指点投行的Par们做这做那。算来算去,其实大家都是打工的,只是打工有高低之分罢了。



以上信息由伦敦交易员辛勤编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直接投诉微信平台并在我们下一期推送当中公布黑名单。



欲了解‘2015伦敦交易员选拔大赛’比赛排名,请直接回复‘比赛’两字。欲了解接更多比赛详情,请回复'交易员'三字。


更多有趣、有用的金融消息,尽在微信公众号:伦敦交易员IDLondonFinance


点击‘阅读全文’,免费获取BBC伦敦金融城专题纪录片及交易员现场交易视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