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家长填满孩子日程表,理性的家长却自有一套

2016年03月25日 加拿大朱凡


看点 前阵子,一篇关于北京家长晒出孩子课外日程表的文章,搅动几十万家长的焦灼情绪。一条隐蔽的起跑线,再一次横亘在虎爸虎妈的心中。对此,加拿大妈妈孙颖康有不太一样的见解。她也曾是一位很“拼”的妈,但最终承认,帮孩子全部安排好课外日程表,不如放手给孩子闲暇,让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激发内驱力。如何理性、高效规划孩子的课外教育,孙颖康分享了她的个人心得。


提示这位妈妈去年曾在外滩教育发表过一篇优质文章《辗转中国、新加坡、北美三地的择校经历,不断颠覆我对教育的理解》(点击标题阅读)


作者 | 孙颖康 编辑 | 吴妍娇



最近有两篇文章特别火,一篇是北大妈妈给9岁孩子布置了18小时学习的日程表,7天无休;另一篇是海归爸爸讲述在北京海淀区如何拼娃,车轮大战给孩子上各种名师兴趣班。


对不同城市、不同层次的父母调查发现,对于学校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国家长最容易焦虑的有两点:


1)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孩子的课外时间?课外班多了担心孩子受不了,少了担心孩子成长慢。


2)教育资源不公平,如果不在优质师资汇集的地区,家长该怎么办?


以下是我摘录的一些家长的无奈吐槽:


我其实也想给孩子快乐童年的。可是周围朋友的孩子的课外班都排得满满的,一方面孩子周末都找不到同龄人玩,一方面作为妈妈我的压力也很大,生怕少上课外班,耽误了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如何高效利用孩子的课外时间方面,真的蛮纠结的。我想发掘孩子的兴趣,但儿子的兴趣就是打电子游戏。最后还是依着我的意志给他安排了所有的课外班。

我孩子上小学,课外活动和那北大妈妈安排的差不多,密密麻麻的,孩子一分种都不耽误,我觉得挺好啊。有人说我拼错了方向,说美国人重视孩子的体育,那和咱中国人有啥关系。体育好能进北大清华吗?

我和先生都是海归,在亲子教育上还是比较宽松的,没有海淀爸爸那么拼,但内心深处我挺羡慕他的,课外班的师资力量那么强,孩子的前途一定无可限量。

教育专家说海淀爸爸不在乎孩子的快乐,我只想说——放开那孩子,让我孩子来。专家不理解我们小城市家长的苦啊,没有好的学习资源,没有牛的名师,各种歪门邪道的培训班倒是满天飞,什么开发学生大脑潜能的特异功能班、什么一秒钟速读三百字的高效阅读课。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总结,写给焦虑的父母们,也写给我自己 ——一名同样时不时焦虑、也时不时反思的加拿大妈妈,希望借助不同大环境下的体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课外教育的目的:孩子的成就不应止步于18岁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安排课外班?部分原因是希望孩子多才多艺、眼界开阔、思维发达,部分原因是为了申请更好的学校,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从众心理。


但让小学生每天学习18小时、或者高强度的兴趣班车轮大战,很多情况下,就一个原因:“进名校。”当家长把进名校作为课外班的首要任务,基本上课外活动都是围绕进名校而准备的,包括思维训练、知识储备、优秀才艺,包括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说实话,很少会有中国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名校,只不过努力程度不同而已。不仅中国的父母如此,北美的华人圈依然如此。一篇名为《北美陪读妈妈:从后悔到崩溃到放手,华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残酷》的文章曾这样描述:


“在华人的圈子里,在各家太太的客厅或餐桌上,永远相互之间交换的都是课外补习班与如何进入名校的信息。还有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传说中都成了神话里面面俱到的学霸,相形之下仿佛唯有自家熊孩子是恨铁不成钢的学渣。华人爱攀比,攀比除了财富的较量,就是孩子的出息。这个出息不是一个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长,而是放在华人价值尺度下统一的衡量标准:成绩、名校、职业和挣钱的能力。”


然而,即使进了名校,很多在北美的华裔都有这样的感触:一旦来自中国的学霸进入北美的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北美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他毕业后进入他所从事的那个领域,最优秀的立刻全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


深入反思后,发现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


这其中还真不是因为种族歧视的原因。


就拿大部分中国孩子都擅长的钢琴来说,我去过多伦多的儿童钢琴比赛,因为非亚裔的种族通常没那么刻苦练琴,中国孩子的演奏技巧往往是全方位碾压白人或者黑人孩子的。


但是,在台风方面,中国孩子多半是怯生生的,报幕声音轻轻淡淡的,身形是略带蜷缩的,步子是不稳健的;而白人或者黑人孩子则通常舒展、自信、阳光,自我介绍的声音响亮、面带微笑,仪态优美,直视裁判。


很多时候,报这个班报那个班,家长更多地关注了看得见的孩子的新技能(硬实力),而忽略了看不到的孩子个性发展(软实力)。


Dr. Kenneth Ginsburg,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专长于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健康,就告诫父母说:


“我们必须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岁时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比如说像爬藤,进好的大学,这种思维会毁了孩子在他们二三十、四五十岁成功的能力。要是你把成功定义为上哈佛,那你就把孩子成长过程打造成了上名校的大学申请履历表的过程;要是你把成功定义为孩子在三十五岁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思考35岁成年人的成功需具备哪些素质。”


对一个三十五岁的人来说,成功幸福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成年人具有这样的素质:


  • 有价值感和目标;

  • 能修补世界,有同情心、爱心和善良;

  • 努力,坚韧;

  • 心系他人,珍惜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系;

  • 坚毅性(Grit);

  • 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

  • 有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来促进领导力和协作;

  • 能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有终生好学精神;

  • 韧性(Resilience)


就我而言,我也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我更希望孩子在35岁时有幸福的婚姻,有良好的赚钱能力,能满足自己的同时也回馈社会。


每当这样“以终为始”地去思考时,我就会少很多焦虑:孩子会不会书法、背不背唐诗就没那么重要。相反,他的社交能力、他的同理心和责任心、他的理财能力对他的一生更为重要。

 

如何高效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孩子的自我认知,找到内驱力


在课外活动的规划上,建议既要考虑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更要考虑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曾读过好几篇孩子进了常春藤大学后母亲的感言,她们不约而同提到要让孩子充分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中,原本以为是谦辞,后来发现是真话。


因为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孩子心中的理想和激情。


父母如能引导孩子找到他的内驱力,辅助以优质的课外兴趣活动,孩子将被激发出无穷的快乐和潜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内心小宇宙闪亮爆发,取得的成就绝对是可以让父母惊喜连连的。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爱好,要么凡事三分钟热度,要么只沉迷于打电子游戏。


我也曾这样认为,觉得人家的孩子爱军事、喜航模,就我儿子没啥专门的爱好,除了打游戏和爱读书,因此对孩子充满失望和不满,孩子则对我一手安排他的全部课余活动表面顺从、实际偷懒。


后来,我才意识到:一定要给孩子足够量的闲暇时间,慢慢引导孩子的自我认知,才能真正找到他的内驱力。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咬着牙“静等花开”的艰难过程,为此我总结了“关心、耐心、细心、开心”的4心阶段。


第一步:关心——尊重孩子是独立个体,给孩子闲暇时间,让他慢慢探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有个词很形象地形容了北大妈妈的课程表,叫做“窒息式学习”,意思就是用各种活动填满孩子的每一分钟空余时间,不让孩子有自己安排时间的自由和权利。


窒息式学习有两大弊端:


1)机械式的灌输,强调吸收吸收再吸收,是一个单向的填鸭式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是机械式叠加的,学什么就提高什么,忽略人内心的动力,不管孩子是否具有反感的抗拒意识,也不留给孩子消化反思的时间。孩子整个就一机器人,被灌输各种命令,心灵得不到滋润。


2)被父母充分安排好人生的孩子,是很难有魄力和决断力的,容易变得畏缩、懦弱、不自信、不但当。一方面孩子没有闲暇时间来逐渐认识到自我的需求,开启内驱力,另一方面孩子没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判断去试错、走弯路。


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把孩子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结果好几次兴趣班临时取消后,儿子在房间内无所事事,一直追问我他应该干什么,而不知道他自己该干什么。还有一天儿子则冲我怒吼:“我不是机器人,我有我的思想和感情。你不能一直命令我,你要尊重我。否则终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高效父母培训的北美专家黄敏说过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原文如下:


孩子成长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些闲暇时间去逐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 发现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激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


好玩是孩子发现自己兴趣的起点,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的动力,这是孩子找到内驱力的途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不一定表现得与上名校有关,但它一定会有助于孩子今后的人生。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个不断遵循内心、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也就是一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我经常告诉儿子:注意哪些事情让你感兴趣、让你好奇、给你带来愉悦。找到你的才能,用这个才能去帮助他人。


即使只是从短期的、功利的名校申请角度,自我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将来准备让孩子来北美读书的家长,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更是优质私校极为看重的环节——和亚洲的集体主义(随大流)的价值观不同,在个人主义张扬的北美,“孩子有什么梦想、孩子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什么努力”都是倍受推崇。


我那专帮中国孩子申请藤校的女友曾叹苦经,说很多中国学生成绩拔尖,但自我介绍却千人一面,难入招生官的法眼,为此她需要花非常长的时间去引导孩子说出内心深处的梦想,然后挖掘故事进行包装。


但比起那些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已拼搏多年并获得成就的候选人,这样临时抱佛脚而整合出来的履历常常缺乏感染力、缺乏竞争力。


第二步:耐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试错。


自我认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在迷宫中摸索,需要试过几个错的方向之后,才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对的那个方向。


在去掉几个课外班,给了儿子一定量的闲暇时间后,最初三周可以说毫无起色。孩子被我支配习惯了,空闲下来都不知如何更好地安排他自己,一有空就念叨着能不能玩电子游戏,被我拒绝后母子两人都颇为沮丧。


之后,他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各种尝试。我和他约定了“红绿灯原则”,告诉他什么类型的事情是绿灯,他可以自由去尝试;什么类型的事情是红灯,绝对不可以去做;什么类型的事情是黄灯,需要和妈妈讨论。


接着,我就学习克制自己,克制自己想去干涉他的冲动,克制自己去批评他在浪费时间,克制自己去纠正他的错误,拼命对自己说“我要培养男子汉,我不要培养妈宝男”。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给他30分钟做奥数,剩余1小时任他自由支配。结果我发现他过了1小时还在捣鼓奥数题,强忍不快没有去干涉他。过了1个半小时,我打开书房门,问他在干什么。当时小学三年级儿子特别骄傲地拿着电脑给我看一排编码:“妈妈,我编了个程序让电脑解奥数题,这样我就可以偷懒了。”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神啊,我终于看到花骨朵要含苞待放了!


彭晓芸说:“人们如果没有闲暇,创造力想象力是会锐减的,儿童更是,无论这些兴趣班是多么素质教育。”真心不能赞同更多!


现在,因为有了充足的闲暇时间,9岁的儿子还创办了三个俱乐部,甚至设了董事会、俱乐部基金、面试招募等等。尽管这些俱乐部还很幼稚,内容无非也就是游戏交流、打雪仗等,但儿子向我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孩子除了被动地被父母安排去课外班,自己也能主动创立兴趣班,吸引同好的小朋友一起来。从长远来看,我对培养孩子这样的创造力、领导组织能力更为支持。


第三步:细心——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言行,引导并支持孩子的内驱力。


当父母“静等孩子花开”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定要对孩子有细心观察,引导他们觉察自己的内心,同时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回溯到我还处于等待时的焦灼期,有一次我特别灰心丧气地对先生抱怨儿子除了打游戏,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


先生说不对啊,你看儿子昨天在机器人展览会上兴趣特别高啊,别的孩子要么看几眼要么只呆5分钟,我们的儿子足足流连忘返了2小时啊,饭也不肯吃,路也不肯走,每一个机器人都像宝贝一样摸过去,每一个展会人员他都去攀谈,每一个机器人实验他都第一个冲过去操作。


我一想还真是,就给儿子报了个机器人班,结果他简直乐疯了。没见过他这么高兴过,甚至主动承诺只要可以上机器人课就每周打扫房间,承诺如果机器人课太贵他可以拿出送报纸打零工的钱(那些钱可是他的“命”啊!可见遇到了真爱,“命”也可以不要了。)


然后我陪儿子去试听了第一堂机器人课,平时比较内向含羞、不愿上台的孩子变得容光焕发、判若两人。不仅对老师的各种提问侃侃而谈,更是屡屡主动要上台做小帮手,积极性高涨到简直让我怀疑,那就是传说中“隔壁家的孩子”。


第四步:开心——和孩子一起收获喜悦的成果。


儿子上过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在机器人班上面,他可以说是“井喷”式成长,上周还开心地告诉我他击败了机器人俱乐部的众多小对手,获得了第一名,赢得了50加币的奖金。


获奖当然是高兴的,但更令我欣慰的是儿子之后的表现:昨天他突然跟我说他很犹豫要不要继续钻研机器人。我非常惊讶。他解释说自己随俱乐部去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人工智能开发中心,发现机器人的发展会夺去很多人的工作机会,他心里很难过,一直以为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不想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随后我们展开了人工智能的大探讨,儿子最后同意继续上机器人兴趣班,但同时他也提出要去深入了解如何预防机器人伤害人类。


我想,这就是内驱力带领下的真正高效的课外活动,并不以获奖为终极目的(尽管我承认获奖对申请名校很有帮助),而是点燃内心的热爱、去实践、去升华自己的梦想,让自己成为精彩丰富、真正的人,同时也让这世界因为自己而变得更美好。


然后,孩子快乐、有成就感,做父母的当然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有成就感,这才是课外活动的双赢啊。


课外班没有优质师资?开放的互联网汇集全球的教育精华


帮孩子找到内驱力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找到优质的课外班来帮助孩子了。


一方面,教育师资的分配在地理上是不均衡的。而且,因为人口的流动性和迁移性,加剧了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挫折感。咪蒙从深圳流动到北京寻求发展,结果发现尽管自己是超级网红,但因为没有北京户口把儿子搞得“失学”了。


而我,尽管有着上海户口、房子又在市重点小学的学区内、周围资优班爆棚,但因为迁移到加拿大,人生地不熟,对优秀的课外班老师在哪里,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两眼一抹黑。


另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包括远程教育。


现在来谈谈如果家长所在的地方没有优质的师资上课外班,我们怎么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孩子获取全球的教育精华。


只想说一点:英语的重要性强调一万遍都不过分。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能帮助孩子畅游这世界上70%的网站,获得优质的教育信息。


比如最近很红的美国19岁少年Easton,开发出可用脑电波控制的3D打印机械手,获NASA高薪礼聘,又被奥巴马接见。


在TED中,他自述从小长在科罗拉多州的农村,缺乏良好师资,全靠互联网上的信息自学机器人项目。


另一位被麻省理工提前录取的19岁姑娘Sara研究出“海藻变石油”,同样家境普通,只能在床底下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并通过互联网信息分享和不断的实验最终完善了自己的项目。


也许你会说他们都是天才,所以才能借助互联网自学成才。说实话,北美很多地方都是地广人稀的大农村、玉米地,再加上普遍重视体育胜于学术,所以很多地方非运动类的课外班的师资是无法抗衡北京上海的。互联网还真的就是北美孩子获取全球教育精华的有效手段。


再讲个刚刚发生的中国小女孩的故事:姚佳韵移民加拿大后,对如何降级塑料垃圾产生了兴趣。她和搭档在电脑前阅读了成千上百的科学论文,反复讨论和排查,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微生物方面上。


然后她通过互联网联系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林赛博士,林赛很欣赏姑娘们的干劲和理想,让自己的研究生亚当和詹姆斯来远程辅导姚佳韵在加拿大做实验。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姚佳韵最终获得成功,不仅被慈善结构Plan Canada评为“加拿大20岁以下的20名顶尖青少年”,更是获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Google创始人佩吉的青睐。


回到海淀爸爸的文章,海淀爸爸强调北大老师执教孩子的兴趣课,古今中外的历史讲得连大人都频频点头。而网上,BBC就有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历史百科全书,包括欧洲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不仅有文字、图片和视频,更有很多互动的场景探索,特别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著名的“儿童社会研究”网站Ducksters,对古代中国历史的介绍地更是地道的不得了!从夏朝到孔子,从史实事件到文化艺术都有,还附有各种深度阅读的链接。


而这些非常优质的教育网站,不仅全部免费,而且在中国都能顺畅打开,最重要的是它们还能培养孩子主动搜寻有用信息的能力。唯一的障碍,对中国孩子而言,就是英语。


当然,有些课外活动更适合线下直接交流,线下课程的互动性和针对性也往往优于线上教育。但是在其他条件都限定的前提下,如果你觉得教育资源不公平,优质资源少,那么就努力帮孩子提高英语吧。


北京海淀区荟萃了中国的顶级教师,而互联网则汇聚了世界的顶尖高手;海淀区只对住北京的孩子开放,而互联网则没有地域的限制。而这一切的通行证,就是英语。


只有熟练掌握了英语这门世界语,孩子们哪怕不在海淀区,也能在互联网遨游他所感兴趣的领域,甚至直接与世界的顶尖高手互动。


最后重申:在课外活动的领域,如果家长误以为让孩子有高产出就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达到最大的成就,比如成绩与奖项,那么家长永远也不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是谁。


家长需要让孩子发现自我,活出精彩的自己,同时为这世界贡献一份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同时,带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完善家长自己,言传身教是影响孩子的重要手段。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思考自己的内驱力,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提升自己,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role model)。


如果父母一味搓麻,刷微信,看电视、打游戏,却要求孩子为理想而努力,那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甚至很难做到的。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苹果不会掉在离树很远的地方。即意为: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们善待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满怀理想,这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孙颖康

曾在世界500强公司担任市场营销的资深管理工作,辗转中国、新加坡(亚太总部)、英国(全球总部);移民加拿大后开始创业,专注于教育心理学,包括亲子教育、优质私校申请、留学生成长监护。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