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当地时间3月26日上午, 当英国首相卡梅伦专程乘坐直升飞机,从伦敦赶到100英里之外的考文垂,出现在霍利黑德路的伦敦出租车工厂时,同时拉开了一个中国企业的商用车梦。
“英国只是伦敦出租车复兴的第一步,中国的扩产计划也将要启动。”吉利商用车事业部某高层透露,吉利正计划对上海基地进行增资扩建,而上海基地生产的正是英伦帝华伦敦出租车。
实际上,随着去年8月吉利商用车事业部的成立,李书福的“大商用车战略”开始启动,而出租车的复兴,成为吉利商用车计划的重要一步。
至于开拓商用车市场,除了吉利缺少商用车业务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外资企业在中国要么推高端商用车,要么仅仅是依靠落后技术打市场,所以,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掌握成本和技术优势,中国汽车面临很大的机会,很可能在商用车领域超越。
“双城记”复兴伦敦出租车
“伦敦工厂生产的主要销往英国和欧洲,而中国也正在计划新建工厂,产能不会低于伦敦。”知情人士透露,这座新工厂将建设在吉利上海基地,也是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英伦帝华出租车的生产基地。
伦敦出租车即英国锰铜,其生产的黑色出租车(Black Cab)与红色双层巴士都是伦敦的城市标志,具有近70年的历史。吉利集团自2006年开始投资,跨出的海外收购“第一单”,2013年,吉利集团通过增资全资收购英国锰铜,并改名伦敦出租车。
虽然伦敦出租车规模不大,在英国的年销量仅3000多辆,不过2014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吉利也顺势启动了新的投资。
根据计划,吉利集团将投资2.5亿英镑,为伦敦出租车公司建设一座高技术、现代化的全新工厂。该工厂最大设计产能为每年3.6万辆,比位于考文垂市霍利黑德路的现有工厂产能高出十倍。
而筹备中的中国工厂,同样也将再增几万产能。内部人士透露,吉利已经制定了发展伦敦出租车的详尽方案。
在英国生产的产品,主要针对英国本土市场和欧洲市场,而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则针对中国本土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霍利黑德路的新工厂,将生产下一代纯电动及超低排放的伦敦出租车。正好满足欧洲主要城市的排放标准升级。
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直在呼吁对现有出租车市场进行改革,提倡出台出租车准入标准,就像校车一样。
商业车公司同步启动
伦敦出租车因为破产而被吉利收归囊中,而随着其重新开始盈利,也激发了李书福的商用车梦想。
记者了解到,在全资收购伦敦出租车的第二年,李书福就开始启动了吉利的商用车战略。去年8月份,吉利集团成立商用车有限公司,并开始招兵买马,打造商用 车团队。吉利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周建群之前是万向集团的副总经理,而上海英伦帝华的总经理林啸虎,是南汽依维柯的开山鼻祖之一,此后又一手打造江淮星锐,而 目前,吉利商用车公司组建了一支五六十人的团队。
对伦敦出租车的运作,使从来没有过商用车的吉利开始接触商用车市场。
收购以后,一开始吉利采用乘用车的方式去销售,林啸虎加盟后,带来商用车的发展思路,提出不建网点,走大客户路线。成功开拓起国内高端出租车市场,同时从三年前开始出口海外,成功进入到40多个国家。
一鼓作气,去年年底,吉利再次在商用车布局。2014年最后的一天,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吉利南充新能源 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70亿元,包括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万台燃气发动机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
商用车亦可破品牌题
实际上,近年来,将商用车战略列入发展计划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在少数。如上汽集团(25.48 +0.35%,咨询)打造上汽商用车公司—MAXUS大通,奇瑞打造的开瑞汽车,北汽打造威旺等。“乘商并举”的战略,使企业不仅能借此做大市场,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突破。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乘用车领域受到合资下探的影响非常大,导致自主品牌难以在品牌和销量上突破。而商用车市场虽然也下降,2014年,国内商用车产销 380.31万辆和379.13万辆,同比下降5.69%和6.53%,但不乏有亮点出现,如上汽大通去年同比增长68%,比合资企业高了十倍。大通不仅 销量上的增长,且其品牌定位也高于合资竞品。
与乘用车市场相比,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推出的大都是全进口的高端商用车,而在合资项目上,投入的新技术并不多,技术竞争完全没有乘用车激烈,这也为自主品牌发展商用车带来了机会。
当然,要在这商用车市场取胜,企业也不能以传统的思路进入。实际上,吉利集团进入商用车领域,也是突破传统。伦敦出租车项目和南充的商用车项目,都是低排放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
李书福认为,以新能源形式进入到出租车市场,将使伦敦出租车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国内外排放的法规会越来越严格,而国内市场出租车准入机制的推出,这些都会对排放有新的要求。
所以,在李书福的计划中,未来伦敦出租车的新工厂,都将生产全新一代纯电动及超低排放的产品,并于2017年底在英国上市,2018年向国际市场销售。
由于新能源的方向,吉利不仅成功获得英国政府给予的1.25亿英镑的补贴,同时在业务上也获得了当地政府支持,为了推动更多的零排放、低排放出租车进入市场,伦敦市场还决定将出租车的使用年限从目前的15年降低为10年。
本报记者 俞凌琳 英国考文垂报道
温馨提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转载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订阅我们】点击右上角 或→关注官方账号,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帐号:sinauk-house
【分享或收藏】点击右上角或
【咨询合作】请直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