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伊波拉病毒疫情擴散,我們可以做什麼?

2014年08月01日 澳洲熊猫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互射飛彈,最近23天內死了七百多人;而西非從今年2月截至7月27日,短短不到半年,因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造成1323人感染,729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達55%,疫情已擴散至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奈及利亞,與戰亂一樣讓人害怕。

並且獅子山一位曾治療上百位伊波拉病患的醫師因密集接觸病人而染病,前天殉職,才39歲。

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本來是對遙遠的疫情漠不關心的,直到兩天前傳說從非洲回到香港的女子被懷疑感染,突然,台灣人情緒緊繃起來。還好,今天證實是虛驚一場,香港衛生當局表示並未接獲符合病例定義的個案。

遙遠的鼓聲突然逼近,卻倏乎停止,我們該緊張嗎?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通報,其實台灣已於8月1日提升這三個國家的旅遊疫情為第三級警示(一級最輕,四級最嚴重),提醒出國民眾注意防範,加強個人衛生與手部清潔。

伊波拉病毒不會經由空氣傳播,已知的唯一傳染途徑是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而感染。因此只要不直接接觸病人或你身上沒有傷口,風險其實相當低。

即使坐上同一架飛機,除非病人咳血,否則不至於傳染。病患死後也可能具傳染力,比如為葬禮籌備時接觸到遺體的人冒風險。人類也可經由接觸染病動物而受感染,所以請大眾不要接觸、販賣及食用發現當下已死亡的動物(尤其是果蝠)。

此外,WHO目前雖沒有特殊限制這三個國家的經貿旅遊活動,但由於疫情可能自西非輸出至其他國家例如歐洲,建議各國應加強監測及院內感控等措施。英法德等國都已對該國民眾發出警告。美國也把志工全數撤回美國。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為伊波拉病毒所引起,潛伏期2至21天病人於潛伏期不具傳染力,出現症狀後才具傳染力。

臨床症狀有突然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高。

疾管署提醒欲前往西非疫情發生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與手部清潔,避免接觸有病或死亡的動物,特別是猿猴類,也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尤其是猿猴的肉。返國後21天內,應自主健康監測,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另外疾管署也呼籲醫師:如遇有至西非返國病患,務必詢問近期旅遊史(是否於21天內曾至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發生群聚國家)、接觸史、職業及家庭或工作環境等是否有其他類似症狀病人;倘發現疑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人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

如一公尺近距離內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則應配戴口罩、護目鏡、防護衣與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因病人痊癒後7週內其精液仍有病毒存在,可傳播疾病,所以照護人員也應進行健康監測,注意是否出現相關症狀,直至接觸後21天為止。

目前伊波拉病毒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因此治療時只能盡力維持病人的血壓、血糖等基本生命徵象,等待自身免疫力消滅病毒,患者全身被嚴密保護,就像電影中所呈現那樣。

為何非洲疫情散播快又廣?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曾經在非洲行醫,他認為這次疫情擴散,不只是病毒本身難纏的問題,也是非洲本土文化和歐美文明衝突的現象。

他觀察,當地人對醫院是又愛又恨,愛的當然是進步的醫療技術,恨的卻是病人必須離家。當地習慣是病人留在家裡由親族照顧,請來巫醫或傳統醫療法執業者治療。民間風俗習慣如此,因此當疫病流行時,常是國際醫療組織的醫護人員要到家裡硬把病人「架」進醫院。

西非本來醫療資源本就已匱乏,家屬又與病人多有肢體接觸,這是疫情不斷擴散的最可能原因。當地人會獵捕和食用帶有病毒的果蝠和猴子,可能是這次疫情的源頭。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