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
最近,网络上“日本泰国海滩‘裸舞’中国游客‘躺枪’”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则“女子维珍航空机上被骂中国猪,求助空乘反被威胁”的新闻更直接引爆了网民的情绪。从无故被“黑”,到涉嫌遭受种族歧视,中国网友表示“很受伤”。
又被“黑”了!
近日网络上最火的新闻,莫过于“女子维珍航空机上被骂中国猪,求助空乘反被威胁”。国内网友普遍表现得非常愤慨,甚至又有了“帝吧出征”之举,纷纷采取行动声讨维珍航空。
“维珍航空”事件引发怒火
3月3日,有网民发文称1日乘坐维珍航空从伦敦返沪时,在机上无故遭到一名外国男子辱骂“中国猪”。该网民当时曾向空服人员求助,却遭到责备并要求保持安静或被赶下飞机。这一涉嫌歧视华人的事件随后被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并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巨大怒火,“帝吧军团”也随即再度“出征”,要求维珍航空作出解释并道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0日报道称,庞大的舆论压力让维珍航空老板理查·布兰森在推特道歉并表示“我们决不容忍任何恶意侮辱的行为,事件正在调查中。”
尽管综合各方资料来看,目前“维珍航空歧视中国人”的真相还不好确定,事件中的外国乘客和维珍航空工作人员是否有恶意侮辱和歧视的言论也尚未有定论,但不得不说,在国际社会中一直以来,确实存在着一些恶意侮辱和歧视华人的现象。
华人在海外经常被“黑”
据西班牙欧浪网3月15日援引《20分钟》报道,巴塞罗那6名未成年人跑进一些华人及巴基斯坦人开设的商店,攻击、威胁并且辱骂商店中的员工和老板。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7日报道称,就读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华裔学生伊万·曾(Ivan Tsang)5日遭遇种族歧视事件。另外一名南加大学生朝他扔鸡蛋,并且一直在用种族歧视言论攻击他。
香港《东方日报》网站早前报道,澳大利亚一对华裔情侣曾于悉尼温亚公园(Wynyard Park)午餐时,被一名白人妇人以粗言破口大骂,称亚洲人应让位给白人,又辱骂中国人是毒贩、妓女。
尤其是今年2月份,美国华裔警员因误杀面临重刑而引发了全美多座城市大游行声援,更是华人在海外长期收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现象的侧面写照。
网络上也有许多微博、知乎网友分享了类似的在国外被歧视的经历。这种常常无端被“黑”的情况让很多中国人觉得“很受伤”,很多人相信,中国人尤其是海外华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遭遇到歧视并不是个别现象,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外在环境:老外的偏见与恐惧
政治因素、种族歧视、文化差异、缺乏沟通了解以及中国人自身方面的诸多原因共同导致了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经常受到误解和歧视。
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确实存在
在客观层面,当今国际社会中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特别是对亚裔的歧视是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早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亚裔认为,种族歧视对他们是个问题,其中华人受种族歧视的感觉最为强烈,大约有72%的华人认为有被歧视问题。
BBC此前报道称,据英国警方的统计报告,华人经营的外卖中餐馆是发生种族歧视攻击最多的地方。
文化差异加上认知差异
同时,民族文化差异以及世界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也造成中国人屡被误解。
加州大学希斯汀法学院的华裔院长吴华扬3月1日在《赫芬顿邮报》网站发表文章称,“(外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在于总是彬彬有礼、顺从甚至是唯唯诺诺的以及被动并且消极的。这似乎是一种根植于我们文化的属性。不过这种假意的奉承最糟糕的是因为其产生的种族仇恨,会让人们认为亚裔占据了超过自身能力的过多的资源。”
另据澳大利亚新快网报道,在澳中国人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在商贸关系上,部分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人在“逐渐侵占”澳洲农地和地产,华人更被“谴责”推高房价。华裔在政府阶层、司法体系和商业圈的代表度也不够。
有些人对中国崛起充满恐惧
21世纪理事会的创办者、美国投资家尼古拉斯·贝格鲁恩在谈及中国人被误解的原因时表示,出现这种印象(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不如其他国家)的一个原因也在于中国的逐渐强大崛起让外界有时会感到恐惧。
海外一些媒体热衷于对中国人的负面消息进行渲染报道,而其中有许多消息都是片面夸大甚至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诸如早前的中国游客泰国铲虾事件、中国游客大闹韩国机场事件等,最为离谱的是近期一批日本游客在泰国华欣海滩集体裸舞,泰国网媒却认为是中国游客所为,部分泰国民众妄加指责,中国人再次无辜“躺枪”,令人难以释怀。
虽然这些事件最终被一一辟谣,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内在因素:咱自己做得不到位
一些中国人“自毁形象”的事件也确实时有发生。比如,内地游客大闹台湾桃园机场,中国游客在罗浮宫泡脚,中国大妈在美国华盛顿景点泼漆被诉,中国游客在非洲朝狮子扔垃圾吓坏导游;在文物上涂鸦、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免税店里随意插队……这些华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部分中国游客中国商品形象不佳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5年联合发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称,在调查涉及的亚、非、欧、美、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各国民众均认为,一些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插队、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为突出。调查显示,游客文明意识欠缺、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等是造成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因素。
据美国Living Social网站的一项旅游访谈调查显示,在世界最糟糕游客的调查中,20%受访者认为美国游客最差,中国人以15%的比例排名第二。
德国《世界报》早前曾援引欧盟调查报告称,2013年欧盟64%的劣质商品来自中国。
对此,悉尼侨领张智森表示,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经济起飞,中国实力增强,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提升,华人在当地社会地位及形象在提高。但是时不时也能看到一些负面报道。
张智森说:“这类报道重复次数多了,在当地民众心里就会留下不良的印象。这些将给今后的中国在世人心目中重塑形象,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上寻求广泛及深度的合作,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施展更大的影响力增加了难度。”
有些华人不懂如何融入当地社会
一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不懂得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在遭受不公平对待后选择沉默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加重了外国人对华人的误解,也助长了歧视者的气焰。
英国民间志愿者组织“英国华人参政计划(British Chinese Project)”负责人表示,很多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攻击事件都没有报案,原因是华裔普遍不信任警察。他还认为,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华人骨子里都不喜欢让别人担心自己。”“在华人圈子里有一种心态就是:自扫门前雪,家丑不可外扬。”他呼吁英国华人,“如果受到歧视,就应该大声讲出来。这是我们的责任。”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认为,中国人的一些“自卑”情绪也是造成或夸大“被歧视”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报道称,“中国早已不是那个积弱积贫的清朝,坐二望一的强大国力,使中国人没有必要沉湎于过去的悲情之中,以为别国都是在用历史的老眼光蔑视自己。很多时候,别人的侧目并非因为是中国人的身份,而是因为个人行为破坏了某一特定地域的规矩。”
《扬子晚报》也援引一则评论称,传播华人海外受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穷了担心被歧视,富了还是担心被歧视,只能说明,有关‘歧视’与贫富的关系,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而更可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在作祟。如果不打开担心被歧视的心结,那么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很多人仍将困扰和担心下一个“值得”歧视的案例出现。”
面对被“黑”,如何拆招?
面对“歧视”事件,国内网友普遍表现得非常愤慨,甚至又有了“帝吧出征”之举,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姿态,文明社会始终提倡有理有据的交涉,面对被“黑”,我们一方面要改变自身,扭转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维权,树立有礼有理有力的国际形象。
“歧视”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个顽疾,向歧视行为作斗争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因此,中国人在无端遭到歧视时一定要敢于斗争。
至于如何操作,中国各门户网站援引网友评论表示:“维权是正当并且合理的,然而在操作的过程中要避免因为不恰当的、图一时爽快的、或者过激的行为而造成大范围的反华情绪和意识形态分歧,因此在维权的过程中应该有理有据、同时保持克制与理智、就事论事,而不要上升到历史因素和广泛层面,尽管这些的确存在,但问题过大过于分散不仅无助于该事件的解决甚至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的对立情绪。”
21世纪理事会的创办者尼古拉斯·贝格鲁恩则强调加强对话与沟通十分必要。他认为,中国想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需要更多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贝格鲁恩表示,让世界读懂中国,不仅需要中国发展经济,让世界通过政治经济手段认识中国,更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增进人文交流,进而了解中国的真实想法。这样世界才能真正的理解中国,尊重中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中国以及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其根本还在国内,要赋予民众更多的政治与经济参与权,要从上到下养成尊重法律、秩序与规则的习惯,要限制权力成为攫取其他资源的不二手段,更要切实尊重公民在宪法中所享有权利的那些条文。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自然应该获得尊重,但毕竟都已进入了文明时代。当某些中国人还在热衷于吃活猴脑,还在大量消费象牙、鱼翅与各种野味,每到一地就四处滥捕滥猎并破坏生态,喜欢钻法律的空子,不排队或乱丢垃圾,不仅自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连带国家和民族形象都会受到影响。
要改善国际形象,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国内日常养成文明的习惯,相信中国人终有一天会从里到外都焕然一新。
结束语: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华人在全球各行各业以不同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风范。尽管偶尔还会有歧视华人的言行,但主流声音对于华人形象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面对偶尔被“黑”,我们也需要用一种更好的姿态去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