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生日的那天,我们拿到了新西兰永久居民身份。算一算,我们全家来到新西兰已经3年4个月了。一路以来,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怎么感谢大家呢?还是写几篇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吧,第一篇就从孩子的教育开始。
和大家一样,我们决定来新西兰的时候,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不喜欢国内的应试教育。前几天网上和中学同学聊天,她心痛的说,儿子才三年级就给她说:“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写作业,上学,我还有什么乐趣?”对于他们的痛苦,我们当年也是感同身受,心中愤懑,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相比国内的生活,儿子现在的生活和学习很适合他。现在的儿子,独立、热心、乐观,每天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而这些,都是国内教育所忽视和缺少的。在国内,金钱可以买好的校区,却很难买到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短短三年,新西兰的教育又是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和国内一样,新西兰的小学也是按区实行就近入学的。尽管新西兰教育部对于每个学校都按照一套ERO评估体系打分,但是Decile 10分不代表就是最好的学校,而1分也不代表是最差的学校。不同于国内主要是按照小升初的分数来区分“名校”和普通学校,这里的ERO打分更多的是和当地的社区环境有关系。10分的学校所在的社区里面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如律师、医生、工程师等等。由于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高,因此对于教育也比较重视。生活在一个安详、平和、向上,邻里互相照顾的社区,对于孩子的影响肯定比一个差的社区好很多。古时孟母三迁,搬家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当然,住在Decile评分高的学校,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按照新西兰教育部的规定,教育资源要向Decile低一些的学校倾斜。因此,Decile评分高的学校,教育部的拨款也是相比减少的,因此,好的学校常常通过各种“筹款”来获得学校运营的资金。这里的“筹款”活动五花八门,卖电影票,卖蛋糕,卖二手玩具和校服(记得儿子刚来的第一年,就参加了卖巧克力的活动, 走家串户,好不开心)等等。所有的筹款活动,都是学校、家长、孩子以及社区共同组织和参与,而获得的款项,将全部用到学校的运营当中,改善学校设施,购买新的设备等等。
尽管是划区上学,但是这里小学报名却非常容易。不需要户口本(哈哈,这里也没有这个东西),不需要各类得奖证书;需要的,仅仅是孩子已满5周岁,且你们家住在这个社区的证明。如果你是本地居民(PR或者公民)而你自己又有房子买在这个社区,只要证明你是屋主即可;如果你租房子在这个社区,只需提交租房合同和地址证明。即便你想去区外(out of the zone)的学校上学,也没有那么难。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打个电话,问问那所学校是否招生已满,是否还有区外名额。如果还有位置,填个申请表格就可以入学了。当年我刚到新西兰,就给住所附近的三所学校提出了申请,其中区外学校两所,结果最后三所学校都给了offer。 经过一番考察,儿子最后挑了一所离家最远的学校,问起为什么,他说那个学校的操场更好玩。现在看来,真是缘分啊。当然,如果你是国际学生,则不再受校区的限制,在学校还有名额的情况下,提交申请,并提供合法的护照和签证给学校就好了。
Stella个人简介
Stella在新西兰先后就读语言、预科及奥克兰大学本科。大学毕业前得到新西兰国会的工作邀请,担任新西兰国会议员行政助理。在新西兰国会工作期间,做了大量社区工作及为新移民提供帮助及服务,熟悉新西兰本地政策法规。Stella自2006年开始在奥克兰从事留学与移民顾问工作,客户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沙特等国家。因自身的新西兰教育和工作背景,并专注于新西兰留学,对新西兰的教育体制及社会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能给申请人提供专业而有价值的建议,并为国际学生提供免费的申请大学和留学服务。
Stella微信ID: Stella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