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澳大利亚的故事”—— I Own My Life

2017年01月26日 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




“我和澳大利亚的故事”线上作品征集

优秀作品展示 ·  二等奖作品 

《 I Own My Life 》 



· 作者 / 依然 Michelle Wang ·


每每谈及澳洲7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得到的最多的问题便是,一个人在国外很不容易吧?是不是很想家,会不会很孤单?


我总是不知如何回应。一是没有那么多不容易,二是由于16岁便从深圳转学到北京并住校,着实没有那么容易想家甚至感到孤单。


家对我而言,更多是心里的一种存在。


今天想说说出国这7年,对我而言最宝贵的一课。


“现在的你们即将步入大学,希望未来不论对于人生中的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而不是总依附于父母、亲戚长辈、朋友或者社会主流的既有的价值观以及准则中。


这并不是多读几本书、多去几次跟团旅行拍拍风景照就能做到的。

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是一个需要一生、甚至一生都不够去努力完成的浩大工程。


它源于每一件小事上你自己独立作出判断并得到反馈的反复积累。通过试错来强化和培养。


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基石是经济独立。


而且,你们也要记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人格独立。

因为独立很辛苦,有所依附是省心省力的。


这是2006年读出国预科课程,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 上美国的授课老师和我们说过的一段话。


当时初读这门课,并无任何好感。作业动辄1500字的英文论文,针对每个论点,至少搜集正反两方3-5种不同观点进行论述。那时候对于更简单一些的课程,更得心应手,比如宏观微观经济学、数学、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批判性思维在我看来,是最难的一门课,也并不明白学它的意义在哪里。


是真的,直到出国7年,回国1年半之后的今天,我突然明白,出国这段路给予我最宝贵的不是别的,而是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的能力。


那些长长的论文,反复修改和回顾,锻炼的也并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而是思维能力。它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让我们熟悉了西方的思考方式,论述方式,以及生存方式。


我不愿意也并没有资格去评判究竟中西方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是否有优劣之分。


只想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独立思考能力,体现在哪里?】




独立思考能力,究竟如何体现?


西方人他们更像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他们可以决定自己未来在哪里。


共事过的许多同事,从澳洲各地到了悉尼,过往的经历对于我而言都很新鲜。


一个法国女生,从巴黎的欧莱雅跳槽到了悉尼的联合利华,工作两年之后发了信给大家说,大家暂别了,我要和我的未婚夫去环游世界了。两年后再见!


在招聘管培时,面试一个华裔马来西亚女孩,我问她你从Perth (澳洲西部城市)怎么过来悉尼的?搬家会不会很麻烦?她笑笑和我说,我刚和男朋友一起从南非背包旅游两周回来,回到家,租了一个车,把家都装里面了,从Perth一路玩儿一路开,昨天才到悉尼,住在朋友家。


其他的经历数不胜数,市场部总监有2个儿子1个女儿,儿子分别定居在新加坡和纽约,女儿在中国当外教。我问她,那你平时不会想他们吗?


她说,他们自己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比起思念他们留他们在身边,我更愿意听到他们告诉我,他们正踌躇满志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


这些故事,并不是虚构。它们切实存在,比任何理论更能体现差异。



另一件体会很深的事,关于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和未来的事业。


上大学的时候,教授说,你们都是商科的学生,每个人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来读这门课吧?


也由于语言的沟通不畅,中国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My mom / dad / agency chose the major for me . (我妈、爸、留学中介替我选的)


而外国学生们说起来为何作出此选择,都有许多的理由。

1) 有强烈的兴趣作为驱动力

2) 希望从事某项工作

3) 对某个课题想深入研究

4) 为研究生课程做基础

5) 通过综合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认为自己在此领域会有所发展

等等……


哪怕一直算是很有自己想法的我,也听得目瞪口呆。

因为竟然没有任何人说,是我爸我妈给我选的,但难道在我们的观念里,不是只有父母才最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吗?




最后,它体现在家庭上。


一次圣诞节去外国同事家做客,一大家人因为圣诞节都聚齐。饭桌上,无论是外婆外公,还是和我同辈的同事,下一辈的小朋友们,大家都像是朋友一般平等交流。讨论书籍,旅行,课程,工作等等。


这让我想起我的家庭,从小不管在外婆家还是自己的家里,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家庭聚会上也是大家平等交流,谈及天文地理,访古论今好不热闹。


因为每个人都被视为平等而独立的个体,有发表各自立场和意见的权利。不因为长幼有序,所以某一方的论点被批驳;也并不因为身份不同,权利或金钱地位而有所倾颇。


而在中国相对落后的地区中,仍旧有同事说起回乡过年时,男人们和男孩子坐着,女人们只能挤在厨房里吃饭,并且无论何时,女人们和孩子是绝不可以插话,参与大人们的话题。


恰巧近日读到威斯特法利亚合约相关的内容,提及由于各国疲于应战,并且信义在战火中尽失,威斯特法利亚的“一律平等”的制度它摒弃了昔日尊卑分明的等级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主权国家无论强弱、无论实行何种制度都一律平等的体系。


这一体系的巧妙在于它的各项规定不是实质性的,而是程序性的,使之成为最广为流传的原因。成员国因此可以求同存异,并且学会相互尊敬。

(至于每个国家究竟在实际中是否做到,在此不论)


从国家缩小范围到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我相信哪怕是程序上的平等沟通,带来的都不仅仅是生活琐事上的交谈,而是思维上的交换和碰撞。




那么。

在尊重个体差异这一项上,我们一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试想一个不能、不敢发表自己想法的孩子,要怎么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作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说出:我选择,因为我喜欢,我需要,我想。


而不能得到被尊重的个体性差异,也便注定了孩子和后代在长期压抑的环境氛围中,习惯了依附主流或是强势的价值观(无论对错),从而导致我们周围比比皆是的“巨婴” 以及 “妈宝” 现象。


理应心智成熟的青年,因为不曾为自己的人生作出决定,但凡遇见坎坷或者不顺,便回归父母的怀抱寻求依靠。


不曾真正独立过,便可以在未来失败的时候说出更不负责人的话,“这有什么办法,能怪我吗?都怪你们,都是你们选的。”


所以尊重个体差异性,远比看起来意义深远得多。

它决定着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独立和有所担当。


和父亲聊天,谈起人生是否一定要结婚生子,我说我希望有自己的孩子。


不是需要他或她为我的人生添砖加瓦或是为我养老送终,这些事情凭借我一己之力都能处理妥帖。母凭子贵的路,不在我人生规划里。


但我希望我有孩子。


希望能够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让他在平等,安全,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尽我所能,让他遍尝人生不同的可能性,发展兴趣爱好。这些都只是土壤。


最终在这片土壤上,在不同的多样性中形成属于他自己独有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培养他的独立生存能力,并且最终将自己的价值反馈给社会及这个世界。

能够为世界创造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繁衍子嗣是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去承担这份责任,并且要做好。


教育不是一生把孩子藏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而是教会TA飞翔,然后告诉TA, 喏,那就是天空的方向。


我希望,就像对自己期望的一样。


他或她能把“人”这一撇一捺立起来,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承担起所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有需要的人。

诚恳,有担当,勇敢,坚韧。

无论经历过什么,仍旧相信美好,良善。

把最好的自己带给世界。


这便是不枉此生了。




2016.02.28


*注:本文写作时为作者在澳第七年。

-------------------

本文作者依然,家在深圳和北京,在澳大利亚有过生活、学习工作共8年的经历。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官方微信!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内容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中可能会包含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立场无关,本平台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及法律责任。 如原作者或涉及人员对版权或内容有异议,请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核实并妥善处理。本平台秉承严谨细致的态度,然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对于任何使用本文信息或由信息疏漏、错误带来的损失,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