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社群微课vol.5 & 预告丨郝煜:英国大学如何定义"优秀"?

2017年01月09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新年好,GREAT Club成长菁英社的微课堂总结贴又来啦!


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组建的学习型家长社群——GREAT Club成长菁英社,之前邀请到了曾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就读的郝煜学姐,为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名校申请实战课。



语音分享/郝煜 文字整理/Juan


很荣幸收到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的邀请来和大家做分享。这次我会通过个人申请英国院校的经历,和大家探讨下英国名校青睐哪类的学生、他们如何挑选学生,以及名校录取背后的规律。

 

先简短介绍下我的经历,我的小学和初中就读于国内公立学校,高中时选择了国内私立学校学习AP课程,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在高一结束后,我参加了中美交换生项目,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三一学院就读一年,这是我的第一个留学经历。本科我在剑桥大学就读教育与物理专业,之后再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就读IOE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目前在一所国际学校做校长助理,同时与剑桥学长一同在教育领域创业。 


由于我经历过国内的公立、私立学校,同时体验过英国和美国的教育,这次我会结合个人的成长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些感悟。



在剑桥大学毕业典礼时和本科毕业证的合影。


我是怎样考上剑桥的?


当人们得知我是剑桥毕业的时候,都觉得我是“学霸”,而真正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不曾在任何一个学段保持第一名的成绩。往往很多人听到被名校录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拥有超强的学术成绩和英语水平,但除了这些外还有什么?


我觉得图中所包含的学科成绩、英语水平、过往经历、专业潜质和运气都是基础元素,同时我并不认为会有一个标准的公式,因为名校的录取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人生在不断探索的同时,应当进行逆向规划。


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梦想也可能是在不断改变的,3岁小孩的梦想每天都可能不一样,但是在他一点点长大的过程中,尝试不一样的事物,接触不一样的人,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孩子从小到大,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在不断的改变,家长可以做的是作为孩子的“陪伴者”、“队友”对孩子的职业规划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引导。

 

我认为逆向规划,就是要引导孩子不断去探索自己的喜好、所长和能为社会做什么,这三点可以成为人生规划的指引方向。有了人生的目标,就可以进行人生的逆向规划,知道在人生各个阶段需要完成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这样在做每件事情时,会更加有目的性,同时也更有动力。


英国名校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知道很多家长都关注这个微课堂的分享,这次主要以剑桥的录取标准为案例,来了解下英国名校都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这张图截自于剑桥大学官网,在本科类中有一个页面为大家介绍了“我们在寻找什么样的学生”。我推荐大家先了解学校在官网发布的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准备。以我个人经历来讲,我认为申请大学是互相匹配的过程,学生和学校互相了解,了解双方想要什么,为对方提供什么,对方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我经常和学弟学妹提到,学校名次是一方面、专业是一方面,同时学校的文化、地理位置、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是由怎样的人组成也是在选学校时要考察的点。英国有很多好大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是最重要的

 

以我为例,本科时选择了剑桥,在读研究生时放弃了剑桥的录取而选择了伦敦大学(全球教育排名第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不断地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最想要的是什么。当时放弃剑桥的机会,很多朋友不能理解,但我看中的是伦敦这座城市的教育资源和伦敦大学别具一格的教授师资。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多方面了解,不仅仅考虑学校和专业排名,也把学校氛围、文化、职业发展目标等综合因素考虑在内。

 

现在我们详细看下剑桥页面都是写了什么,巧的是页面上写到“there is no magic formula that will guarantee you are offered aplace.”(没有一个神奇的魔术公式能够确保你拿到剑桥的录取)。这里也提到了他们非常看中的三点:

第一点是专业能力及潜质,这点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第二点是适合剑桥的学术氛围。我刚刚提及到,每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是非常不同的,有可能是基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生和教授群体,有可能是基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历史转变等,从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学术氛围。学生是否能适应并且“绽放”,是学校非常看中的一点。

 

第三点是最契合申请的专业。这个讲的就是,申请者和所申请专业应该是非常匹配的。


我的剑桥面试经历


为了把上述三点细节化,我分享下自己申请剑桥及参加面试的全过程。在剑桥的三年学习期间,我碰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我认为可以定义为“学霸”的人,他们有的具有非常好的天赋,从小具备非常专业的学术经历,同时又很勤奋。从小到大,我的成绩和天赋都不是顶尖的,所以我其他人比不了成绩,比不了天赋,我能比什么?我能比的就是心态。


在剑桥的申请网站上需要填写学术成绩、经历过哪些考试、人生经历、简历和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非常重要的,要介绍你为什么想选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想法,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大学的这个专业,通过学习希望能达到什么目标。

 

我清楚的记得拿到剑桥offer时的兴奋,同时也感受到很大压力。当时学校一共有4名同学拿到面试机会,我是学习成绩最低的,同时我是用美国课程成绩申请。我深深了解到英国A Level教学体系比美国教学体系更扎实,因为英国课程设计是希望可以更深入,美国的课程体系更希望达到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

 

拿到面试邀请后,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同时包括了thinking skill assessment。我们4人的面试地点都选在了上海,由剑桥教授飞到上海来面试我们。我查到将对我进行面试的是剑桥一位有名的化学教授,我很惊讶并且有些忐忑,因为当时申请的教育与物理专业。当天上午先是完成了笔试,其中包括在一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下午的面试每人大约25分钟,和面试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进入面试房间,我和教授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我和教授讲了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教授问了我为什么选择教育,为何选择教育和物理这个“奇葩”的组合。直到开始了剑桥的正式学习,我才知道自己是这届唯一选择教育和物理这个组合的学生,也是教育系我这届唯一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我和教授介绍我从小就做着教育梦,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的家庭对我有很重要的影响,我父亲就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开始的“寒暄”过后,开始了专业问答。

 

首先教授问了一些基础的数学和物理的问题,之后问了一个拓展性的题目——“你来估计一下我们所在的会议室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刚听到题目我就蒙了,这完全不是平时测试会碰到的题目类型,我就开始紧张,头脑一片空白,就一个想法,不要让这个会议室冷场。我就回答到“这是个好问题”,然后把脑中能想象到的化学量和公式都提了出来,之后就大胆地请教授给我一些提示。

 

这种和他人讨论问题的模式是我非常熟悉的,从小到大只要碰到不会的问题就非常习惯问周围的朋友,在问问题的时候,我会先说明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方,卡在什么地方。在对方给我讲的过程,我们会不断探讨。所以我和这位教授讨教问题的时候,就非常的得心应手,感觉回到了课堂。就这样在一来二去的交流中,教授把整道题都教给我了,这时正好面试时间也结束了。最后教授还让我把整个解答的过程写下来,他会交给考试委员会看,我的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走出会议室时,我心里非常有成就,因为被剑桥的教授教会了一道题,同时也觉得自己和剑桥的缘分估计就结束了。没想到的是,后来竟然被剑桥大学“条件录取”了,要求我AP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的5分和ALevel高等数学的A,也都是我在申请时写到的接下来一年要继续学习的科目。从1月接到“条件录取”到6月,我用了洪荒之力达到了目标,因为当年就读学校的师资有限,进行了大量的自学。


英国大学看重什么?


第一条,专业能力及潜质,包括“学术成绩”、“专业相关经验”和“自学能力”。我在提交中的学术成绩中,在个人陈述和面试过程中,体现了专业方面的经验,比如我去美国交换,出版过一本关于去美国留学的书,去各个学校分享自己的经历,这都凸显了我在教育领域相关的经历。条件录取,则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当时看到这些条件时,一方面心里觉得很难达到,另一方面想到剑桥大学给了我这些“条件”是相信我可以达到,可以去剑桥读书也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才能最终突破自己的极限。

 

我后来发现,这半年的自学过程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为以后剑桥大学的本科学习做了铺垫,从而总结出第二条,交流与思考方式,包括“英语水平”“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在剑桥网页中写到,剑桥非常注重孩子能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在面试中、和教授的交流中都能体察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思维方式、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将面试和“条件录取”看作一场剑桥学习的小模拟,考察自己是否适应剑桥一对二的Supervision辅导课,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这样的教育模式,并快速达到最好状态。


第三条就是个人品质,这包括一个学生的专注度、学术热情和对自己所选专业坚定的态度。


申请名校有套路?从我的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把剑桥提出的这三点和我的故事相结合,来思考下申请剑桥的“套路”是什么?首先要有学术成绩和英语成绩作为门槛,这也是申请任何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决定着是否有面试机会。第二点,通过不断找人问问题,了解大学最真实的信息,了解大学在找什么样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如何在申请过程中将大学希望看到的这一面充分展现是非常重要的。

 

高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剑桥英语夏令营,后来的每一年暑假我都去当志愿者,帮助剑桥大学的大学生们在中国的行程、生活上的琐事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剑桥学生的接触,我感受到他们是也是非常真实的人,及时在某个领域有比较强的能力或天赋,但是并没有距离感。后来在我申请大学时给他们发邮件询问如何选择学院、如何面试等问题,都得到了非常热心的回复,并且在我的个人陈述思路、措辞上给了很大帮助。

 

第三点,就是坚定一个理想。在我做申请写个人陈述时梳理我的人生,我发现“教育”已融入到我的成长中。因为父亲也从事教育事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从小我就阅读了很多与教育相关的书。初中和高中六年班长、美国一年交换生,以及后来出书的经历,让我了解到自己的理想——成为中外教育的桥梁。

 

剑桥大学在官网上写出,希望学生在毕业时拿到的不仅是一个学位,而是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可以成为专业领域的人才,为社会有所贡献。因为对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在申请过程中,我清晰地表达了“通过大学课程,我希望将来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为社会可以做什么”。名校通过申请过程评估学生的潜能和未来,所以能清晰地展现出这一点非常重要。

 

面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把自己最强、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面试官,学校寻找的是“加速度大”的学生。回想剑桥为何录取了成绩不是最好的我,我觉得他们认为我在教育领域具有很大潜质。我认为英国名校非常看重学生所选专业与未来事业坚定不移的决心,也是他们在录取时要考察的一个重点。以我自己为例,我今年22岁,在剑桥英语夏令营的项目上已经坚持了8年,从学生到志愿者,再到项目组织者,这8年中,我对这个领域逐渐有了不同的理解,坚持做一件事情,可以让人有更好的沉淀和积累。


正中间的这位老奶奶,是剑桥第一位残疾人市长,当时我们创业团队筹办剑桥夏校,曾邀请她作为特别嘉宾与学生们分享了她的人生经历,她身上“坚毅”的品质让每个人都受益良多。几年来教育领域中积累实践,在帮助学弟学妹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我会继续学习、感受,找寻能为社会做贡献的点。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助到学弟学妹们,在大学申请、专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过程中都能有所受益。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想进入名校,需要从小到大对专业有一定的积累、感悟,同时让大学看到他们是最适合这所学校、这个专业的人。





下期预告




2017年第一堂微课来啦!1月11日(周三),华威大学校友、英国“高校通”Mandy学姐分享“100+英国高校怎么选?择校是个技术活”。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British Council组建的国际教育学习型家长社群——GREAT Club成长菁英俱乐部,每周三晚20:00将邀请中英国际教育专家、知名校友在线分享微课,欢迎各位家长加入。


如何入群

第一步: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加“菁英社小助手”为好友。

第二步:告知“菁英社小助手”您需要加入的社群类型,受邀请入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