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加拿大正式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奉行多元文化的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加拿大文化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大拼盘”。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比联合国还要全球化,驻华领事馆的网站上是这样描述的,“加拿大认同并珍视其丰富的民族和种族多样性:有200多个民族一起生活在加拿大;族裔报刊代表了40多种文化;移民现在占据加拿大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
加拿大的原住民包括第一民族(美国称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梅蒂人(早期欧洲移民与原住民的混血后裔),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5%,其他加拿大人都来源于移民。
华人是较早移民加拿大的民族之一,近年来族裔人口增长迅猛,据统计局预测,2017年的华裔人口将达到180万,占全国人口的5%。而在温哥华地区的列治文市,华裔人口占45.4%。列治文被称为“小香港”,华人不会说英文丝毫不影响在当地生活。
反而是大量的非华裔搬离那里,因为许多店铺都只有中文、无英文标识,店员也只会说中文,他们感到了日常交流的不便。温哥华之外,另外两个华裔主要集中的地区是多伦多地区和蒙特利尔地区。
温哥华春节游行队伍里的印度族裔
华裔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各省市、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日本等。不同地方的华裔带来了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饮食,因此加拿大的春节内容丰富多彩。
2016年的春节,在首都渥太华国会山前,上演了由华人为主、其他族裔参演的相当有规模的中文快闪节目。
农历新年也是东亚、南亚的重大节日,除了华裔要过,一些其他族裔的民众也要庆贺。
2016年6月,在议员谭耕的提议下,加拿大国会宣布将农历新年从初一到十五命名为“春节”(Spring Festival)。
此前几十年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春节,如BC省、安省等在二月份设立了“家庭日”,每逢春节时加拿大政府官员会向华裔致以新春祝福,但正式命名还是头一次。
虽然只是命名,还不能享受假期的公共节日,却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正如动议通过时,谭耕发微信朋友圈所说的“今天我的议员个人行动在加拿大国会获得通过,加拿大官方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正式命名为春节!华裔为加拿大的形成与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加拿大的华人从以前的谨小慎微低头做人到如今以龙的传人自豪,确实是沧海桑田。
中小学对春节也越来越重视。本地很多学校每年二月份都举办校内的“多元文化节”,组织学生们每人从家里带一样民族特色菜品作为中午会餐的食物大家分享,当日穿民族服装来上学。
而对于春节,更是“额外关照”。
华人聚居的地区中的很多学校都会像过圣诞一样的装饰学校,不过是用中国元素进行装饰,比如贴对联、挂红灯、帖龙的图案、福字等等,有些华裔学生还会穿唐装。
有位朋友说,她家孩子的学校近年来随着更多的华人家长加入“家长委员会”,校内的春节活动也一年比一年增加。今年春节装饰得比刚刚过去的圣诞节装饰还热闹。春节学校的聚餐活动中,美食之外,家委会还准备了装有一两元人民币的红包和中国特色小礼物送给学生们。
各大商家也十分看重春节商机。不仅有多种促销活动,商家的店内装饰也分外吸引人。尤其是华人顾客居多的商家,红色、金色成了装饰的主色调,满眼是包装得喜气洋洋的年货,再配上绿绿的发财竹、鲜艳的蝴蝶兰,让人觉得不专门为过年买几样东西都不好意思去结账。
加拿大西人主流超市欢度春节
定居加拿大,孩子对春节的兴趣愈加浓厚,对孩子来说,过年一定要吃饺子(不爱吃也要吃)、年糕也不能少(甜香可口)、能收到压岁钱(不花攒着也高兴)、即使没有春晚也必须熬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放炮(可以放烟花,但没有爆竹卖)。
孩子喜欢过年,因为家里零食多、朋友家庭聚会多,还有个重要因素,过年那两天孩子会自动不学习,尽情看电视、玩儿电脑游戏。可能无论对于谁来说,这也是过大年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