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在美国高中的必读书目中,有两本描述成长烦恼的作品,它们对十几岁少年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于青春期焦虑的敏感捕捉,都深深地引起了中学生读者的共鸣。这两本书就是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与诺尔斯的【独自和解】。
由于文学主题的类似,晚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的《独自和解》为诺尔斯赢得了“塞林格第二”的称号。相比于必读书目中的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的大部头(大萧条时代、反乌托邦、种族隔离),这两本书中对于中学生迷茫的讲述则显得十分熟悉和亲近。如果从这两本书入手开始阅读计划,将有助于提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大有裨益。
更进一步,中学生在阅读这两本书时,不再有看“别人家的孩子”的抵触情绪,反而书中人物的负面情绪跟他们自身有所重合。所有这些对于成人世界的困惑,对于内心挣扎的质疑,对于成长意义的追问,都将引导小读者们去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而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
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Caulfield)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求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
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J. D. Salinger)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进入纽约大学主修特殊教育,但没多久又放弃离校,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一般学习学院念夜间部写作课程,作品得到教授称赞但未取得学位。
二战爆发后,塞林格中断了他的写作。1942年塞林格从军加入陆军第四步兵师,1944年他在欧洲战场转调任从事反间谍工作,以上士军衔退伍。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塞林格一举成名。
原文赏析
Anyway, I keep picturing all these little kids playing some game in this big field of rye and all. Thousands of little kids, and nobody's around- nobody big, I mean - except me.
And I'm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some crazy cliff. What I have to do, I have to catch everybody if they start to go over the cliff - I mean if they're running and they don't look where they're going I have to come out from somewhere and catch them.
That's all I do all day. I'd just b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all. I know it's crazy, but that's the only thing I'd really like to be.
- Salinger, The Cather in the Rye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麽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独自和解》(A Separate Peace)
《独自和解》为美国作家诺尔斯于1959年出版的代表作。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人公吉恩回忆十五年前在精英预备学校德文学校(原型为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 Phillips Exeter Academy)求学时期他和同学特别是和好朋友菲尼亚斯相处在一起时发生的事情。
吉恩与菲尼亚斯都是这所学校中精英中的精英,但吉恩还是暗自对菲尼亚斯心怀嫉恨,深受友情与嫉妒的矛盾心理折磨。后来阴暗心理占了上风,吉恩甚至刻意安排使运动健将菲尼亚斯从树上坠落摔成了跛子。当吉恩最终鼓起勇气想要向菲尼亚斯坦白和忏悔时,菲尼亚斯却死在了手术台上,留下吉恩一人独自面对黑暗青春过后的累累伤痕。
整个故事以吉恩的视角,残酷地展示出在愈发自私自利的社会中,他是如何因为内心的嫉妒而毁灭了美好的友情,杀死了自己的纯真,又怎么埋葬了青春。书最后所描写的菲尼亚斯葬礼实际上是一个隐喻,作者想以此说明在步入成人的世界时,吉恩埋葬了自己美好且残忍的隐秘青春,同时与青春期叛逆、黑暗的自己和解。
作者约翰-诺尔斯(John Knowles),美国作家,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费尔蒙特镇,中学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就读,毕业后前往耶鲁大学深造,曾任《假日》(Holiday)副主编,他是福克纳的忠实追随者,曾获威廉-福克纳基金奖。
《独自和解》是诺尔斯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获得了国家文学艺术学院的罗森塔尔奖,自出版后,几十年畅销不衰,现已成为美国文学特别是校园题材文学的经典之一。《独自和解》还于1972年被拍成了电影。诺尔斯因为此书一举成名后,辞去了杂志社的工作,专心写作。
原文赏析
So the more things remained the same, the more they changed after all. Nothing endures. Not love, not a tree, not even a death by violence.
- Knowles, A Separate Peace
所以,事物存在的时间越久,变化便越大。没有东西是恒久不变的,一棵树不会,爱不会,甚至暴死都不会。全都会变。
——诺尔斯,《独自和解》
【美国留学妈妈圈线上学堂】精读课程音频课件【老人与海】
扫码见详情。适合7年级以上学生。
加入妈妈圈美国大学群: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在美国读大学,我们诚邀您加入妈妈圈社群,与众多家长分享交流。加个人微信"mamaquanzhushou“为好友,我们拉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