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一年都号称『最难申请季』,三高(GPA高、托福高、SAT高)并不能保证录取时,你只能在课外活动方面做文章。按照前杜克大学招生官揭开的名校录取规则,和课外活动相关的因素(课外活动、文书和推荐信)占有很大比重。
课外活动受很多顶尖名校重视,这从官网也能得到验证:
哈佛:哈佛欢迎世界各地的有不同背景、才能、兴趣的学生「Harvard welcomes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far-ranging talents and interests.」
耶鲁:75%申请者在学术上是满足要求的,但是被录取的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the grea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are admitted [are those who] stand out from the rest.」
普林斯顿:我们的任务是确保普林斯顿的学生群体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能激发智力和思维的发展「It is our mission at Princeton to ensure that our community is as diverse and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as possible.」
哥大:哥伦比亚致力于创造并支持一个在每种意义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群体「Columbia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nd supporting a community diverse in every way」
多样性、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靠的不是标化成绩,而是课外活动。因此,啄木鸟教育陈起永老师说,课外活动也是一项考试,但是这项考试不像标化那样存在固定评价标准,也往往被学生所忽略。课外活动应该怎么选择,如何参与?本文给大家分享耶鲁本科、哈佛MBA在读的学长李柘远关于课外活动的建议。
课外活动,千万别拼数量!
关键是得突出亮点
中国高中生估计是世界上最日理万“题”的一群苦孩子了。即使想像美国孩子那样每天都能腾出几小时参加课外活动,也恐怕是天方夜谭,除非不去上学或天天打鸡血不睡。
对于中国孩子的课业压力,其实国外大学招生办也有所耳闻甚至抱有同情。有次和两位美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吃饭(为保护他们的隐私,恕不提名),聊到中国学生时他们有句经典评论:
『你们简直就像机器!说真的。我没法想象在高中有时一天学习15小时该有多难。太悲催了!』(“You guys are like machines! Seriously. I can’t imagine how hard it is to study 15 hours a day in high school. That’s miserable!” )
当我追问他们对中国申请者的课外活动成绩有什么期待或要求时,他们说:『嗯,中国学生确实很难像美国孩子那样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课外活动中。当我们评估一个申请者的课外活动成就时,我们更看重质量和影响力,而不是数量。你必须把课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尤其对中国高中生来说。』(“Well, it’s challenging for Chinese applicants to be as actively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American kids. We look more for quality and impact, rather than quantity when evaluating an applicant’s 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 You’ve gotta put academic work your top priority especially if you go to high school in China.” )
两位老师的话也许不能代表所有美国大学招生办的意见,但一定能给中国申请者们吃下一颗定心丸:真的不用拼老命地攒一堆“课外活动”塞满简历。
换句话说,如果在申请材料里豪迈地说自己花大量时间做过这样那样的课外活动,精彩繁忙得像一线明星赶通告似的,则只可能让招生官生疑——你是如何幸存下来的?难道不上学了吗?对于工作忙碌甚至已经有了家室要兼顾的MBA申请者们而言,更应该突出全职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无需纠结课外活动的数量。
再者,招生官们通常要在一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动辄上万份申请材料的审阅。有信息显示,他们初审一个申请者全套材料(申请表、成绩单、文书、推荐信等)的时间,也许只有半小时甚至更短。太琳琅满目的课外活动大概只会让招生官们看得头晕,找不到申请者的核心亮点在哪儿。
英语里有一句话说得好:“Everything means nothing.”。很多时候,Less is more(更少了反而是更多了)。乔布斯当年毅然砍掉苹果公司的多条产品线而只留下以iPod, iPhone再到他去世后上市的iPad、iWatch为代表的“i系列”,最终让苹果以更简明有力的形象被全世界熟知和喜爱。
同样道理,对待课外活动,应该forget about数量,care more about质量,用两三个核心亮点加深招生官对你的印象。
申请耶鲁本科和哈佛MBA时,我都有意把一些课外活动剔除在材料外,即使有些经历还挺抢眼。忽略一些课外活动,是因为它们和我想呈现的个人核心亮点关系不大。把它们写进申请材料,不但对我的竞争力加分不多,还可能会稀释我想通过几个主要课外活动来阐述的key messages。
考耶鲁时,我结合学校“注重人文与社会关怀和领袖精神”的风格,着重呈现了两大课外活动亮点:
1.「一个有潜力和开创精神的学生领袖」
主要例子: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学校,开创学校模联协会并任首届主席:
A. 将“模联”从无人知晓的陌生概念变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课外活动,将模联协会在半年内发展成拥有100多名成员的校内最大学生社团
B. 代表学校,以首席代表身份多次参加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一流高校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得“最佳代表奖”
2.「具有国际阅历和视野的上进少年」
主要例子1:作为唯一的非美国籍学生,参加2008年美国青年政治家学院,毕业成绩名列前茅(毕业论文得到98分,满分100分)
主要例子2:作为中国的两名青年代表之一,参加“改变世界者 – 通向达沃斯青年峰会”
主要例子3:从两千多名应征者中被选出,作为最年轻的科考队员,在著名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带领下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某大型科学考察活动
申请哈佛商学院时,考虑到哈佛对领袖气质的无上重视,我突出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三年里最“亮”的领导力事件,并通过这些Leadership achievements呼应商学院非常关注的另一个点:平台与人脉资源的储备
大学期间:
主要例子1:耶鲁大学Reach Out组织的第一位非美国籍主席(耶鲁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后文有详述)
主要例子2:耶鲁大学某学者科研项目 – 学生研究助理
(备注:经历本身看上去与“领袖能力”不搭边,但实际上我连续入选此项目,第一届时与某旅游集团副总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第二届时作为唯一的student coordinator协助项目总监,漂亮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与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获得各位国企高管学者的肯定。除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之外,“与几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企高管成为朋友”这件事,一定会引起哈佛商学院招生办的关注)
主要例子3:参与组织首届耶鲁大学中美论坛 (US – China Forum)
工作后:
主要例子4:获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 (Global Shaper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不追逐 「名头有多大」
要重视「收获与影响力有多大」
这几年,我从不少正准备美国留学申请的朋友那儿听到同一种观点和担忧:
“课外活动一定是越高大上的越好。如果能在简历中有那么几项国际级的活动经历,那绝对是锦上添花。即使没有参加过全球闻名的活动,也起码得保证一两项在国内能叫得上名字的。”
“可我所在的城市/学校是一个小城市/非顶尖大学,压根没有大城市/北大清华能提供的高级资源和机会。对于大城市的孩子/北清复交的学生,我只能望尘莫及。那些对他们开放的名头很响的课外活动,我根本没有途径争取到参与机会,只能是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
“我的绝大部分课外活动经历是学校里的社团活动,听上去就很无聊,一定没有啥竞争力吧。唉……”
如果这些想法都成立,那么在课外活动占申请材料很大权重的情况下,来自大城市、好学校的申请者就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一定会把最顶尖美国大学的录取席位都“掠夺一空”吧?
可事实并非如此。
我认识几位来自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小城的朋友,他们没有大城市同龄人动辄“吓死人”的光环,却依然被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录取;同样地,我也听说过几位非北清复交背景的学生拿到了哈佛硕士项目的offer。
这些同学固然有拔尖的学业成绩和出色的留学考试分数作为硬件,但那还不足以让他们获得名校的青睐。课外活动经历呢?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显赫的“名头”活动妆点简历。
通过与几位这样的同学聊天、了解他们申请前的课外活动经历,再结合自己的申请经验,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课外活动,不是一个拼“名头”的游戏。有所谓“高大上”经历的申请者做不到高枕无忧,而仅有所谓“普通无新意”经历的申请者,只要做对了一件事,就有敲开名校大门的机会。
这一件事,
是用脑用心地对待和参加一项课外活动;
是通过课外活动的积极影响来获得成长和进步;
是在课外活动中展现能力、创造价值、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简而言之,可以用这几个英语词来概括:
Passion(热情),
Dedication(投入)
Growth(成长)
Impact(影响力)
如果能把上面这几点很好地呈现在申请材料中,就有可能打动招生官们、争取到录取机会。
一位被常青藤大学录取的小城女孩,在读大学前弹了十多年钢琴,没有一天间断。虽然小学时便过了钢琴十级,但她弹琴绝不是为了单纯的练技巧拿证书。钢琴是她传递善意和帮助别人的媒介,尤其是弱势人士。
初一时的每个周末,她都会请邻居家的盲人大伯来家听自己弹琴。没多久,大伯又介绍了他的盲友一起来女孩家听琴。从一开始的两三人逐渐变成十多人。女孩手指间流淌的钢琴曲让盲人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后来,“为盲人弹琴”的女孩在她的小城连开数场小型独奏音乐会,免费让盲人和其他残障人士入场欣赏。再后来,女孩拓展了她的“公益产品线”,除弹钢琴外,还组织几位同学拉小提琴、手风琴和二胡,甚至为盲人们同声解说好莱坞电影。
女孩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大学申请文书,感动了招生办的官员们。
上大学后,女孩坚持在回国的假期里为盲友们弹琴。她说,会一直这么做下去,因为“给他们弹琴,我也很高兴。这早就成了一个习惯。”
“弹钢琴”,纵使听上去再朴实不过,却因为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也能秒杀空有大名头但并不走心的课外活动。
举这个有点煽情的例子,就是想说明课外活动的“深度”有多么重要。
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上面提到我在耶鲁时是Reach Out的主席。每个春假和暑假,Reach Out都会组织师生们到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志愿者公益旅行(比如到危地马拉为穷人盖房子、到哥斯达黎加参加热带雨林保育工作),在21世纪初创办以来的十多年里,Reach Out成功组织了近百次旅行,足迹遍布五大洲的三十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虽然Reach Out是耶鲁最有影响力和人气的学生社团之一,但在不了解情况的外人看来,它不过就是千千万万“on-campus student activities”(校园学生活动)中的一个罢了,表面上无任何光鲜和惊艳可言。
但Reach Out对我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我整个大学四年最重要的课外活动亮点。
在递交给哈佛商学院的申请表和简历里,我清晰阐述了自己通过Reach Out获得的成绩、产生的积极影响:
1.大一时入选参加了Reach Out 2010年春假印度旅行(当时有90多个学生报名,只有12人获选),两周时间走访了新德里和孟买的多个贫民窟和社区NGO,教授贫困妇女防身术和安全性行为( 19岁“经验全无”的我只是纸上谈兵啦);
2. 大二时成为Reach Out 2011年春假中国旅行的带队人,率领15名耶鲁洋学生到福建山区支教、到中国最好的中学北京四中开展交流;
3. 大三时凭借前两年的出色表现,成功竞选为Reach Out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籍的主席
4. 作为Reach Out主席,我领导10人的管理团队,协助近20名耶鲁学生成功组织了去往9个发展中国家(卢旺达,佛得角,尼泊尔,尼加拉瓜,多米尼加,中国,泰国,墨西哥,巴西)的10支公益旅行团队。共有150多名耶鲁师生参加旅行,人数刷新历史记录。此外,带领团队短时间在学校募集到2万多美元的旅行基金(这个数字也是史上最高;Reach Out规定不能拉校外企业赞助),帮助多位需要资助的学生完成旅行。
Key messages:
1. 从大一开始参加Reach Out活动,到一年后成为旅行带队,再到两年后晋升为主席;通过这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我向哈佛展示了自己踏实做好一件事的热情力和专注度。
2. 通过担任主席期间完成的几个比较Impressive的业绩数字,我向哈佛展示了自己的革新力与领导力。而这两种素质均是哈佛商学院十分重视的。
事实证明,Reach Out的经历确实引起了哈佛招生官的特别关注。在面试中,招生官顺着我申请材料的表述,抽丝拨茧地问了好几个关于Reach Out的详细问题。当我 “娓娓道来”自己的Reach Out故事时,招生官几次露出了肯定的微笑。
除非是在国际奥赛中争金夺银或发现天外行星这样牛气哄哄的经历,课外活动并不讲名头大小。不要再盲目迷信所谓的“大活动”了。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请记住让招生官们在申请材料里看到你做一项课外活动时的:Passion(热情), Dedication(投入),Growth(成长),mpact(影响力)。
哪怕这项活动只是听上去再普通不过的“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干事”。
参加课外活动
一定要摒弃功利心
曾有不止一个朋友问我,
Leo,这个活动会对申请有帮助吗?
Leo,是参加这个活动好还是那个活动好?哪个更有竞争力?
Leo,哪些活动最容易impress招生办?
……
毫不委婉地说,当对待课外活动时有了明显的功利心,就走上了一条有点危险的歪路。
参加课外活动,绝不是在还没开始做之前就思忖着如何妆点自己的简历,而是通过认真地投身于几项课外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比如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获取学校课堂上得不到的新技能,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出色而富有竞争力的人。
课外活动中最深刻难忘的经历往往可以变成打动人的故事,写进申请文书或推荐信里,帮助招生办更全面而生动地了解一个申请者。如果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筛选”最能讨好招生官的活动参加,一个人就容易变得浮躁而急功近利,从而无法潜心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很难真正获得成长和提高,也就没法写出真实饱满的申请材料了。
结合前面说过的,课外活动没有好坏之分和等级之别。摒除功利心,认真参与一项或几项课外活动,你一定会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那么该如何选择课外活动呢?我自己会综合以下五个方面做出决定:
1. 有兴趣,有热情
这个必须是大前提。如果你对一项活动压根没积极性,参加了恐怕也只会折磨自己、浪费时间
2. 不能影响学业
这个是根本要求。如果因为课外活动的喧宾夺主而导致成绩下滑,实在是得不偿失。任何时候都绝不能怠慢了“校内成绩+标准化考试”这两项硬指标
3. 能学到东西
参加课外活动最大的目标是get到新知识新技能,从而提高自己。没必要花时间在一项不能让你有啥长进的活动上。尝试探索一些有难度和陌生感的领域,也许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 已经擅长,或具有熟练掌握的潜力
这个也很重要。如果所做的活动完全是自己不擅长的,只会平添挫败感,得不到什么收获。比如,让一个毫无音乐细胞的人去练合唱,只能是浪费他的时间和感情。而让一个极具体育细胞的人去练一项新运动就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凭着天赋、通过练习,他很可能会得心应手地掌握这项运动技能
5. 能做出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前面提到了,最好能通过课外活动证明自己,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对周围的人和事带来积极影响。没有人不希望得到成就感,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们也不例外。更何况,在课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还可以是申请文书的最佳素材之一呢
总之,“课外活动”完全不可怕,反而可能是申请道路上最充满乐趣和惊喜的一段旅程。抛开功利心,塌心、潜心、专心、用心、走心地参与课外活动,你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你的申请材料,也将发光发亮。
信息来源:李柘远,90后,耶鲁大学本科毕业(经济学专业),哈佛商学院学生。曾在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The Goldman Sachs & Co.)供职两年。
免责声明:“唐人街美国移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尊重原创,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尽快更正处理。
关注“唐人街美国移民”公众号,了解更多美国移民资讯。
深圳办公室:David 丁先生
手机:+86-13825234238
邮箱:ding-wu@dddstre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