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医疗的差别有多大?

2017年08月16日 美国移民攻略


2017年4月21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国家医改办等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公立医院改革要做几件大事:


通知要求:


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

②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 

③要求深化医改工作由地方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 

④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 

⑤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基层医疗机构可将收支结余作为员工奖金 

⑥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重要抓手,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这次医疗改革,要解决中国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压力大公立医院面临患者减少和收入下降,医生的公开合法收入长期低迷,患者自费比例还很高,看病难看病贵等实际情况。


中国的医疗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很多人想了解大洋彼岸的美国医疗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1


 医疗资源的差别 




在美国,看病实行预约制度,“预约”本身为了保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服务。一个医生一天只看几个病人,每个病人都享受到完善的诊断和治疗。


美国医院非常重视培养医生要善于与人沟通,要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特别是与患者的沟通。病人一般初诊约45分钟,复诊约20分钟左右,遇到复杂病例可能时间还会延长。病人都知道:如果需要,他们有权利占用医生更多的时间。


在美国的医院或者私人诊所,美国医生的收入与药品,诊断或实验检查无关,只与其行医的专业行为有关。不会产生以药养医的问题。


相较而言,中国医疗资源依然十分紧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8.8%,但医疗资源却仅占世界医疗资源的2%;美国有3亿多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5%,其医疗资源的支出占全世界的13.6%。 


同时,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资源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进而造成了全国的病人蜂拥至上海、北京、天津或广州的三甲医院。出现了病人数量多,医生根本忙不过来的现象。 

2


医师水平的差别


医学教育水平是国家医疗体制的基础,医生教育是医疗保健体系的核心。中国的医生教育理念和美国的完全不同。


中国的医科分为5年制(医学学士)、7年制(医学硕士)和8年制(医学博士),一般5年制毕业以后(2年基础医学知识+2年临床医学知识与见习+1年实习),就可以当医生了。中国的医生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而劳动量却很大,再加之最近医患关系紧张,很多优秀人才不再选择报考医学院了。


而在美国,只有最优秀的大学生才能报考医学院,大学4年毕业后考入医学院,而所有报考者中大约只有15%可以被录取。考入医学院以后,还需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所有医生都必须取得博士学位。4年医学博士毕业后还当不了医生,必须在指定的一些基地医院继续进行住院医师培训。只有具备训练经历,才有资格参加医生从业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名医生。


如果要进一步成为专科医生,比如心、胸外科医生,5年的普通外科培训后之后还要到指定专科医院(如德州心脏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2至3年的fellow。这样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拥有专科行医执照的专科医生。


加起来,一个专科医生的培养,从中学毕业开始,至少需要13至15年。毕业行医时,医生的年龄都在31岁以上。在经过这样的培训以后,才可以成为主治医生,可以开始独立诊治病人。住院医生不同于主治医生,住院医生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在他们成为主治医生后,他们的薪资会提高3到10倍。


如此严格漫长的培训使得美国的医生不仅训练有素,更较之其他国家的医生更强学术专业和严谨。在一个富裕的国家,还有什么比人的健康和生命还宝贵呢?在美国从事为人的健康服务的医生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和社会的精英。除了爱心,美国医生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医生的高收入。


一般来说,医生的收入在美国所有行业收入中排名前10%,有的科室收入可以排到前3%。美国医生的年薪从十几万美元到超过百万美元都很正常。如此,高专业性及高收入,使得医生这个职业在美国非常受到尊敬,可以说是整个美国社会金字塔顶端的职业。

3


 医疗技术的差别 


美国高度发达的医疗产业带动医疗技术创新——美国医学界不断涌现治疗新技术和新手段,尤其是在药品研发和诊疗设备研发上全球顶尖。但是这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手段,由于进入中国医院需要通过相当复杂的审批机制,因此时间上会比美国晚很多年,即使进入也主要时集中在中国大医院。这方面中国的医院很难做到与国外同步。

4


 医师行医的差别 


《北京遇见西雅图》里有一句是中国医生说的:“我一天看病、手术量抵你一星期”,其实这句话是非常不准确的。 


以下资料是中美两国的数据对比:


美国全科医生人均年看病3521人次,专科医生人均看病2704人次。 (2009/10年度数据)

中国医院的医师人均年看病1606人次,日均负担病床2.2张(其中专科医院医师为1406人次,日均负担病床3.2张)。另外,卫生院医师人均看病2083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师人均看病3414人次。(2010年数据


2009年,5700座美国医院门急诊7.42亿人次(其中急诊1.34亿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00万人次。

2010年,20000多座中国医院门急诊22亿人次(急诊人次不详),收治住院病人9500万人次。

 

2009年,美国住院病人接受2870万台手术,另有3000万台的门诊手术。2010年,中国住院病人接受2900万台手术(其中各类医院做了2700万台,妇幼保健院做了200万台,大概为结扎、剖腹产之类的)。


2010年,美国做了2333台心脏移植手术,一年存活率86.7%,这年有3182个病人等待手术;中国做了147例,平均一年存活率不详,考虑人口基数,则自然至少应该有10000多个病人在等待手术。


2010年,美国做了1770例肺移植手术,一年存活率80.6%,这年有1774个病人等待手术;中国在2002年-2012年的十年间大约做了400例,考虑人口基数,则自然至少应该有8000个病人等待手术。


2010年,美国做了6291例肝脏手术,一年存活率86.4%,这年有16954个病人等待手术;中国做了不到3000例,一年存活率为76%,中国是肝病大国,即使按照人口比例,则自然至少应该有10万病人在等待手术。


2010年,美国做了16898例肾移植手术,一年存活率94.6%,这年有94598个病人等待手术;中国大约做了5000余例,平均存活率不详,中国也是肾病大国,即使按照人口比例,则自然至少应该有50万病人等待手术。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美国约50万例/年,中国大约只有1万例。考虑人口基数,中国该做,却轮不到或做不起的病人至少有几百万。


膝关节置换手术,美国约50万/年,中国大约只有5万例。中国该做,却轮不到或做不起的病人至少有几百万。


体内植入除颤器的比例,在美国是百万分之500,中国是百万分之1.4;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比例,美国是万分之10,中国是万分之0.38。在中国,平均20家医院中才有一家有能力安装心脏起搏器。


由上可见,在重大疾病和复杂手术中,无论是医师人均看病量,特别是人均手术量,美国都远超中国。高难度手术量,那就更不用说了。

 

下图为:美国各州医院平均等待时间


5


 医疗监管的差别


美国有较为完备的医疗差错或者纠纷善后体系,包括调解和医疗诉讼。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会有相对客观的司法评价体系。患者极少会走上血腥维权的无奈道路。但是受到投诉或者遭受巨额罚款在美国医疗界倒是并非少见,一旦因医疗差错或事故接受处罚,其后果对医生的经济和工作获得均是灾难性的。因而,所有医生都必须有医疗事故的保险。


除了法律的监督,美国运行有效的医生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等,以及医院董事会、保险公司,均会对医生进行管理和监督。如果出现违法或失职,医务人员面临的就是终生被吊销执照,失去工作。因为医疗市场供需的平衡,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行为是不被允许,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美国有一整套医疗保险制度和组织来保护病人的利益,监督和保证医疗质量,制约医生的行为。而在中国,情况却是另一番。由于相关法律和善后机制却相对滞后,各类医学会也没有发挥应有的责任。


就目前现状而言,医患冲突或者纠纷的高发是一个客观现象,其减少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6


 医疗药品的差别


美国的药企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在药品研制上都是几十亿美金研究一个药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美国研制出来的新药不能在中国上市。


下图列出的治疗重大疾病的特效药大部分在中国没有上市


7


治愈率的差别



根据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与2015年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美国在癌症五年整体存活率上有着显著差距,甚至低至30%对比66%  。





肺癌:美国和中国,肺癌都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16%。然而,由于早期筛查在美国的开展,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70%到90%。其中,非创伤性的立体导向治疗(SBRT/SABR)结果与手术相似。中国肺癌整体存活率没有准确的报告数据,但一般认为五年存活率为8%-10%。


乳腺癌:美国乳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9%,早期患者治愈率已达98%。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为每年3-4%,但治疗水平很低,五年生存率仍不到60%。美国乳腺癌在Ⅰ期阶段即诊断出的概率为80%多,中国在Ⅰ期阶段诊断出乳腺癌的概率不到20%,一旦查出,多数已经转移或扩散。


前列腺癌:在美国,前列腺癌幸存患者接近280万,即每5例癌症幸存患者中就有1例是前列腺癌患者。美国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15年生存率也高达91.4%。在中国,5年生存率仅为30%,差距显著。


不管是从整体还是某种疾病的相关数据来比较,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8


哪几类情况适合海外就医?


第一类、癌症患者,在国内找不到特效药,可以远程接受美国专家的会诊并获得最新药品。药品都是从美国药方直接购买,正规渠道,既安全、又省钱。享受和美国公民一样的待遇。


第二类、疑难杂症,在中国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种病跑了多家医院,最后也没治好。这个时候不妨考虑美国专家的独立第二诊疗意见,看看美国专家怎么诊断这个病的,待诊断清楚了,在国内进行治疗或者赴美治疗,可以再次选择。


第三类、需要病人和家属决定的情况。在国内经常会碰到医师给出保守治疗(不做手术)和激进治疗(做手术)的选择,也就是常听医生说的:"这种情况做手术也行,不做手术也行。"这个时候病人和家属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这种情况可以选择远程联系美国的专家给出准确意见。

9


如何选择渠道接受美国医疗服务?


第一、区分渠道、选择正规专业医疗机构


目前,国内患者出国就医主要是通过海外医疗机构、中介机构、旅行社、私人医疗经纪人、海外留学人员或在海外的亲朋等。


海外医疗机构:在海外有实体,有医疗行医资格,是独立的法人资格,这是最专业的机构,他们大都跟医院和医学院有深度合作。


中介机构:这类机构在海外有些有实体,有些没实体,但这类机构没有行医资格,他们主要负责联系医院和沟通,以及食宿行等。


旅行社和海外亲朋等:这些都不专业,只能负责衣食住行和简单的沟通。


特此提醒:海外医疗需要专业海外医疗机构


第二、谨慎相信医疗费用打包


疾病的治疗是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疾病花费不同,即使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轻重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其花费也可能相差甚远。因此切勿相信某些机构所说的多少钱就能治愈的承诺。同时国外医疗花费有医院账单、医生账单等之分。好的医生、专家,其账单是不能打折的,切不可相信医生免费看病之说。

 

第三、医疗花费要直接支付给医院


国外正规医疗机构,尤其是欧美国家,在医疗方面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正规的医疗机构不会允许合作机构代收检查、治疗费用,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诉讼。国内某些服务机构为谋取私利,会以方便、业内规定、定金等理由,向客户虚报并收取治疗费用等,切不可相信,以免上当。

 

第四、医疗材料请准备要规范


正规医疗机构一般会发赴美就医邀请函,辅助你办理签证,邀请函同时也有助于你赴美时延长停留时间。同时,要注意中介机构翻译人员资格,在医学资料翻译上不能驾驭,一字之差变使结果相差甚远;并不是学过英语、懂医学就可以的。美国,医学翻译需要拥有专业牌照方可执业

10


接受海外医疗的四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这里以一家在美国硅谷的专业医疗机构 MORE Health 提供的服务作为说明:


第一、国际专家联合会诊(Co-Diagnosis)


国际专家联合会诊不需要患者赴美治疗。患者的国内主诊医生在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的协助下与全美排名前 1% 的医生专家共同为患者诊断病情。中美专家的共同协作可为重大、疑难及罕见疾病的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案。 



第二、独立第二诊疗意见(Independent Second Opinion)


第二诊疗意见不需要患者赴美治疗。患者国内诊断后在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协助下直接向美国医生专家问诊,不涉及用户的国内主诊医生。这种独立意见会对患者治疗起到关键性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有 62% 的案例在专家第二次诊断后会有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上的重大改变。


第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Board)


如果国内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提供美国多个机构多名国际权威专家(内科专家、外科专家、病理科专家、影像科专家、放射治疗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医疗团队,然后联合会诊并出具共同诊断以及综合性专业诊疗意见。  


第四、赴美就医(Medical Treatment Overseas)


如果完成国际专家联合会诊后,有需求、或是希望赴美寻求下一步治疗的患者用户,可以以复诊的方式赴美就医。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可以协助患者和其家属确认赴美治疗的具体日程和安排行程。


在患者抵达美国后,MORE Health医疗机构提供交通、住宿和饮食等全方位的服务,并全程安排翻译以及会诊或治疗为医生提供专业翻译服务。


在患者美国治疗期间,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为其提供包括复诊专家预约—医学翻译—资料整理—账单管理等在内的医疗服务,以及全程疾病管理服务,包括中英文电子病历的建立及维护、医生随访、康复计划、营养方案等内容。患者治疗结束离开美国后,美国MORE Health医疗机构案例负责人将协助美国医学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回访,并为其续配所需治疗药物(含处方药、非处方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