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爸妈,懂得如何给孩子“贴标签”

2017年08月09日 英国智库玩具




01


最近重读《红楼梦》,每次读到贾宝玉被他爹贾政臭骂的情节,都忍不住想笑,笑完又心疼宝玉一秒钟。


读书不用心要挨骂;跟姐妹们一起玩要挨骂;不愿走仕途经济,甚至差点被老爹打死……一听到父亲喊“宝玉”,心中都“不觉打了个焦雷”,动辄被父亲断喝“作孽的畜生”,一言不合就要“叉出去”,害得宝玉即便在外如“混世魔王”,但一见父亲,就如“避猫鼠一般”,战战兢兢,大气儿都不敢喘。


宝玉的大姐元春当上了贵妃,要回家省亲了,家里专门修建了省亲别院“大观园”。这天,宝玉逛园子,好死不死就跟带着门客来给园里的亭台楼阁题匾额的老爹贾政撞了个满怀,正想找借口逃走,无奈被大家要求一起题词。


宝玉天天跟姐妹们吟诗作对,这种事根本难不倒他。事实上他提的词和作的对子确实都很好,得到了众人夸奖。


父亲贾政明明内心暗喜,摸着胡子点头微笑,却偏偏马上假装一脸严肃,一边教训宝玉:蠢材,你才读了几本古书,还敢在这里卖弄!一边提醒门客:不过雕虫小技,无需谬赞。



这恐怕是对两人父子情最淋漓尽致的一段描写了。


作为父亲,看到儿子文采出众,心中欣慰;另一方面又怕孩子不走正道,狂妄自大,所以不停鞭策。用严厉的方式教宝玉做人的道理:要谦虚谨慎,不要听到一点奉承就飘飘然骄傲自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贾政对宝玉的功课格外上心,时刻警醒,也算用心良苦,能看出来对这个儿子格外器重。实际上,最后大观园的题词和对联,大部分都是按照宝玉的建议题了,这便是父亲对儿子最大的肯定。


但是这样只批评不表扬的“严父”形象,却掩盖了深沉的爱子之情,让父子感情疏远,实在是得不偿失。


02


像贾政这样的父母亲,其实在生活中真的不少。

“你一个小孩子,你懂什么?”


喜欢说这句话的父母,其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没有自尊和自我意识,不会在意伤害,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这句话对小孩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你看看别人的家的谁谁谁……”


喜欢说这句话的父母,容易对自家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而用自家孩子的弱项去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总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

“你要是能坚持下去,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这种所谓的“激将法”其实不是鼓励,而是迎面而来的打击,会让孩子有不被信任不被认可的感觉,就算他们坚持下来了,也很可能是因为心里憋着一口气。




03

聪明的爸妈,懂得如何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总是说,不要随便给人贴标签,尤其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实际上,这要看你贴的是怎样的“标签”。


就好像给孩子设定角色,你肯定他的好行为,他就会按照这个行为去做;你否定他,用坏的角色描述他,他就继续用表演坏角色来博取你的注意。


让孩子变得“不好”的不是因为你给他贴标签,而是因为你给他贴了“不好”的标签。


不要急于给孩子定性


都说“三岁定八十”,我却从不信这句话。孩子一次两次“不好”的行为只是偶然现象,即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只要耐心引导,总会改正的。


如果孩子拖拖拉拉,就被说“拖延症”,时间一长他真的会认为自己有毛病,更加不懂珍惜时间;


如果孩子不会做题,就被批评“脑子笨”,时间长了他可能真的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能力,干脆自我放弃;


如果孩子做错事情,就被说“怎么又……”“怎么总是……”,他会认为自己天生做不好,遇到同样的事情再也不认真对待……



与自己比较,不与别人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一度成为伤人“利器”,尤其是我们这一辈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他们的“间接伤害”。受过这种伤害的我们,还要继承我们父辈的“贴标签”方式么?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进步或退步时,都与他曾经的表现对照,而不是与他身边的小朋友对比。


孩子写字不认真了,翻出他之前写得好的,告诉他,你看你前几天写得多棒啊;


孩子学会用筷子了,告诉他,进步很大哦,上个月你还只能用勺子吃饭呢,现在学会一个新工具咯……


与别人比较是一种打击,与自己比较则是一种聪明的鼓励方式。


实际上你是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你本来就很棒,你现在比以前更棒了,你一直都很棒。


有这样标签的孩子,还能不一天比一天更优秀吗?


表扬具体行为,而不用形容词贴标签


给孩子贴“好标签”,如何贴?


儿子小时候见亲戚朋友,总会有人夸他“聪明”,其实我是比较反对用“聪明”“漂亮”“勇敢”这类词去夸孩子的。


不走心的形容词言之无物,容易让孩子产生“我天生聪明(漂亮)” 的错觉,进而产生虚荣心,太在乎别人的评价,长大了一旦在这方面遇到挫折,会倍受打击。


不如去夸奖他们的行为:


 比如下棋赢了,不要不走心地夸他“聪明”,而是具体分析到棋局最关键的那一步,告诉他,因为你细心观察到我这一步有漏洞并抓住了漏洞,所以你才赢了,观察力真好!


比如你真想夸她漂亮,不如换一种说法,告诉她,你穿这个裙子真好看,衣服和鞋子颜色搭配得正好,你真是个搭配小能手!


夸奖具体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才是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正确方式。



孩子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聪明的爸妈应该学会如何评价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的给孩子“贴标签”。


请记住:


没有自私的孩子,只有需要体验慷慨带来快乐的孩子;


没有懒惰的孩子,只有缺乏鼓励、需要有人相信他正在努力的孩子;


没有笨拙的孩子,只有举止需要被人接受、需要多做练习的孩子;


孩子——所有的孩子——他们的优点需要被承认,缺点需要被忽略或改变。



—THE EN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