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那个“陌生的魔鬼”……

2017年08月14日 澳洲微生活



最稳固的群体划分,皆来自共同的爱恨。

因为一段视频,中国分裂出两个平行群体,一方坚决支持女大学生教训在饭馆内喊闹的4岁女童,而另一方认为,如果这是自己的孩子则一定会对着女大学生打回去。

这个讨论并不新鲜,却昭示了中国社会一股长年暗流涌动的思潮——对儿童陌生、排斥甚至厌恶,而且拥趸为数众多。

不同于讨伐直男和中年人,“排童”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歧视欠缺字面上的合理性,因此鲜有脱离某个具体事件的直接表述者,而这种思潮却也因此蔓延深远,更难察觉。

“恳求你们的谅解和宽容”

2017年3月28日,地产商许仰东搭乘上海飞往悉尼的航班,刚一上机,空姐送上了巧克力了一封《致歉信》。许仰东以为是机组要为延误道歉,没想到打开一看,是头等舱一位乘客写的信——


我是一个刚满6个半月的小宝宝,在此向您们请安了!
今天有幸和您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
我妈妈会尽可能地安抚好我,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许仰东将这封信发上网络后,迎来好评如潮。恐惧于公共场合婴儿哭闹困扰的国人,纷纷表示这个妈妈懂得尊重他人。

实际上,早在2015年春节时,杭州一家人在出国旅游的航班上,就准备了一套手绘四格漫画,夫妻共同描绘上色,其内容是以防孩子哭闹的“道歉卡”。这家人还专门买了几十个红包,“给边角上打了个孔,用红线穿上一个吉祥符,把卡片放在里面,顺便再放进两颗巧克力”。

 
(漫画配文:恳求你们的谅解和宽容)

“中国好父母传递文明出行正能量、乘机不扰民网友点赞、文明之举需要被模仿”,中国媒体和公众纷纷表扬这两对父母,并号召需要带娃出行的家庭向其学习。

然而同样是这些道歉信和道歉卡,美国育儿媒体却大多并不支持,美国今日秀育儿版的高级编辑Rebecca Dube曾就是否该写道歉信给糖这件事写了篇文章——



这些父母很可爱,但他们的举动却反映出一个危险的趋势:你需要为你有一个孩子而道歉。

我会倾尽所有,用尽所有办法让我的宝宝在飞机上不哭。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恨婴儿的哭声,尤其是当它离我耳朵只有四英尺的时候。当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我会带他在过道上走到头再走回来,抱一抱哄一哄。如果我们的眼神相遇,我会给你一个“太抱歉了,没办法啊”的苦笑,然后你给我一个“没关系,顶住啊”的同情表情。朋友们,这叫社会契约。如果你对我翻白眼或者用憎恶的眼神看我,你是在毁约。



国人看完这篇文章后难免纳闷:社会契约?我和你一个哭闹儿童的家长有什么契约?

陌生的魔鬼

35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让至少两三代中国人缺少与婴儿接触的机会。421结构的家庭既不需要外人帮助带孩子,也不需要帮别人带孩子,加之孩子们天性不愿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这就让两三代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鲜有机会了解人类生命的成长规律。

如果浏览过母婴类论坛或社区,你就知道国人对儿童或婴儿的认知有多么空白。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那段名言用在今日中国再合适不过——“今日,人们只有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律师或医生,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却能够身为父母而不必接受任何教育,以为无需教育就能胜任此项至为重要的工作。”

世界沧海桑田,但这些人类幼崽的特质却并未随之改变。他们还是需要4年时间才能渐渐懂得共情,需要4-6年时间才能在家长帮助下学会控制情绪。好奇和冲动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能,世界上也没什么喊一声骂两句就能让他们停止哭闹的奇门妙术。

大多成长于打骂教育的国人,既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的儿童认知,也缺乏生活实践。于是对于儿童的想象往往来自更久远的信息传递。

传统中国对待儿童的最高赞誉,就是“少年老成”,类似于现代父母评价孩子的“乖”。《世说新语》中写的小孩子,凡是成功的、优秀的小孩子,说话办事无不像成年人一样,默认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度的孩子才是值得一写的。所谓“童心”在过去也是贬义词,在汉代作品中提到“童心”指的是人“无成人之智,有儿童之心”。

中国传统主张的儿童教育,从出生到三四岁这个阶段大多是空缺。教育的方式比较注重认知和理性,相对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像《颜氏家训》这类书,都是教育孩子怎样适应父母、顺从父母,甚至是如何迎合父母。人们不允许子女有过失,要求子女的言行必须与成人的言行看齐,以成人的兴趣爱好要求儿童,常常对儿童好奇与冲动的天性进行嘲弄与讽刺。

于是,面对这些陌生的哭闹魔鬼,独生一代的国人难免对其产生排斥,并希望这种生物的所有者能够立刻对其进行某种教育,从而成为“乖”或者“少年老成”的生物。如果没人能管教他们,我就要出马替天行道——逢年过节,如何教训熊孩子都会成为热议话题。
 
(某网友的“孩子安眠论”引发争议)

而经历过兄弟姐妹、照顾过邻居家孩子、拥有过大量儿童接触实践的外国人,自然更了解这种生物的脾气秉性,并对孩子父母的难处有更多体谅与理解。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社会契约”。

于是,缺乏这种契约导致社会舆论对育儿的同情越来越少,父母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容易“丢人、打扰他人”,于是干脆少带出去,或者出门先道歉。而不在乎丢不丢人的,又常常是熊孩子,进一步加深社会舆论对陌生魔鬼的排斥。于是人们逐渐认为,提前写道歉信的才是养儿家庭的正常道德标准,没这么做的肯定是熊孩子没跑。

可事实上,那不是正常的标准,那是超出标准的高尚之举。当公众舆论拿高尚去要求普通人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生育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把孩子删了”

这两天,网上很多人在传一则段子。说有个孩子做作业,要描述未来的家庭生活,并需要把收入支出做平,体验当家滋味。当家长提供了各项生活参数后,孩子感叹维持“两娃一狗”的生活成本如此之高。最终,原本入不敷出的孩子做平了账,交了作业。家长好奇问之如何把账做平的,孩子答到“我把孩子删了,两个都删了。”

删掉孩子,非常有象征意味的时代选择。而在豆瓣上,挂着断子绝孙头像的“讨厌小孩组”“无后为大组”“婚姻皆祸害组”已经逐渐聚拢了一些固定成员,成为丁克及“排童”的根据地。
 

在“你为什么选择丁克”的问题下,有网友这样回答到——


因为父母让我感觉自己是他们的累赘,我也觉得小孩是累赘。
因为没有得到过正常的关爱,没有能力对另一个生命负责。
因为一直怨恨父母让我出生。

发现了吗,“讨厌孩子组”和之前媒体早就热议多年的“父母皆祸害组”是个一体两面的关系很多人之所以不要孩子,是“连小时候的自己都讨厌”,而这种讨厌的背后,正是原生家庭的障碍及亲子关系的恶劣。

而另一位网友说得更惨白——“伪完美主义的我不允许自己像我见过的几乎所有父母一样稀里糊涂凑合着把他养大。修理好自己加上寻找和实现人生价值对于我这种‘残次品’已经是很困难的任务了,我没有信心再去增加一个更复杂更需要投入的任务。”

正因为原生家庭不幸福,这些孩子长大后多数会逃避婚姻或者选择丁克,没人傻到愿意让上半生的噩梦继续在下半生重演。或者用较美好的话说就是“因为我太爱我的孩子,所以不舍得让她来到这个世界。”

而这种推论只需要向前再挪动半步,就会演进为“只有不负责任的家伙,才会把孩子生在这个世界吧。那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熊孩子呢?”——这种论调在豆瓣几个排童组中比比皆是。

对儿童并不友好的国度

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在近30年时间里,世界上有近400座城市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儿童智慧型和友好型城市,有些还获得联合国有关荣誉和认可。遗憾的是,中国迄今没有一座城市获得这样的认可。

2015年,美国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发布了年度《全球母亲状况报告书》。这份年度报告依据孕妇保健、儿童福利、教育程度、经济地位和政治状况5个指标,调查全球179个国家的母婴健康和权益保护情形,进行“母亲友好指数”排名。中国仅位居当年第61位。

这些指数的直接体现就是,谭晶和马伊琍这些名人,生养孩子后才发现“国内的机场和火车站的母婴室形同虚设”,于是赶紧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为3.6亿育龄女性鼓与呼。

这些指数的直接体现就是,当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为孩子哺乳时,竟被一位乘客拍摄传到网上,并揶揄到“北京地铁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事实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通过法规的形式,支持母亲在公共场所哺乳。当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母婴设施也远比国内普适。

反婚反育打倒“繁殖癌”,早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一种新的政治正确。而排斥甚至厌恶儿童,由于不便公开宣扬,只有在每次热点事件时才会得以体现。这种情绪,从不曾也很难被联合国或任何一个组织捕捉到,而当机缘巧合时,它就会转化为某种言语甚至身体上的暴力行为。

豆瓣排童组的网友说得没错,谁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国家呢?


中国教育界的教育腐败与学术腐败,

正表现在官、商、学三位一体化。


许锡良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究竟应该怎样进行?中国许多领导人都对教育发表过意见,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按照联合国发表过的两个重要文件去改革就万事大吉了。不必过多地在常识与常理问题上过于纠缠,不必搞那么多的教育特色。

 

《世界人权宣言》是二战之后的194812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颁布的。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颁布后,大会要求所有会员国广为宣传,并且“不分国家或领土的政治地位,主要在各级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以传播、展示、阅读和阐述。”人权宣言关于教育的条款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值得重新认识与认真执行。

 

《宣言》第二十六条关于教育的条款的具体规定是:

 

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㈡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应促进各国、各种族或各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并应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

 

㈢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在这里,明确规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而且一切教育应该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990年9月2日生效的《国际儿童公约》,第二十九条,对儿童的教育目的也有明确的规定:

 

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A)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B)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C)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D)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E)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这些纲领性文件,中国都是第一时间里的签约国。但是,在传播力度,特别是执行力度上是明显不够的。

 

如果对照联合国的这些规定,中国的教育发展有许多是偏离了方向的。《人权宣言》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却反反复复地出现与之相违背的提法。比如最著名的就是“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提法,或者后来的所谓的“四有新人”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这一方向。很多时间里,发展人的个性在中国教育中是不敢提倡的,而且“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那更是视为洪水猛兽,是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观点来批判的。

 

对照《国际儿童公约》中关于对儿童教育的内容,中国的教育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这些方面做得也是很不够的。中国的教育没有把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以及对人权和人的基本自由看成是应有之义,相反,许多所谓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改革家,都是违背这些原则涌现的。

 

具体表现有:

 

1、中国基础学校的等级制度。学校的等级化,完全依靠政府行政力量与相关政策,将儿童所读的学校划分为不同等级,比如按照等级由高到低将基础教育的学校划分为:国家示范性学校、省一级学校、市一级学校、区县一级学校,以及区县以下的面上学校。而等级的划分依据完全视政府的投资与政策的制定而定。不是平等自由竞争的结果。这实际上是用法律与政策人为的将儿童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分出森严的等级,事实上制造歧视与仇恨,是特权思想在教育中的充分体现。

 

2、儿童进入学校就读后,很快就被划分出“少先队”、“少后队”,分别被戴上等级标志的“红领巾”和“绿领巾”,而同为“少先队”又被袖章上的一条杠、二条杠、三条杠,有的地方甚至有四条杠、五条杠标志来区分他们的高低贵贱。学生每个学期也被划分为“三好”、“五好”不同的级别。这些有明显标志性的歧视符号或者优越符号,是完全不符合人权宣言与儿童公约的相关条款与相关精神的。

 

3、中国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流浪儿童,或者被贩卖,或者流浪在街头,初当成乞讨的工具,无家可归,可是,当地政府常常是不闻不问,不加干预。这些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却没有相关的机构与人员来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利。

 

4、中国每年都有数千万计的儿童,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成为乡村留守儿童或者在跟随父母在城市里却享受不到当地的义务教育。这些儿童或者读价高质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者花费巨额的赞助费去公办学校,当地政府为了敛财,几乎是公办学校,无论什么级别,是一间学校就收取巨额的赞助费。这些儿童因为户籍这种践踏人权的不合理制度,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利正在遭受损害。

 

5、同样因为户籍问题,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受教育权与高考权正在受到严重的剥夺。所谓必须回到原籍才能够参加高考的规定,使得许多有天赋、有潜质的儿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发展前途。正在造就新一代人的悲剧。户籍制度与人权宣言中的每个人都有自由迁徙的权利是严重违背的。但是,中国这一皇权统治时期留下的传统一直得不到改革。

 

6、中国的教育资源处于被高度垄断状态。私立教育与公办教育相比,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属于绝对弱势。他们在同一个国度,享受着完全不同的待遇。同为公办学校的教师,又分为在编的教师与不在编的代课教师。他们同工却不能够同酬。无论在学校设施、生源质量、教师待遇,还是相关政策方面,私立学校都受到严重的歧视。公办学校在享受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与土地及建筑以及教育设置的保障的同时,又用这些垄断资源来向市场竞争,导致私立教育处于严重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7、中国教育界的教育腐败与学术腐败,正表现在官、商、学三位一体化。学校越来越成为权力之下的捞取名利的工具,而不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的场所。学生越来越为学校而存在,而不是学校为学生而存在。这种主客颠倒的关系,越来越严重。高等教育的学术腐败与政府对教育资源与学术资源高度垄断密切相关。

 

8、中国的校车事故频频发生。校车质量与校车交通状况,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9、许多地方政府,为地方财政与地方政绩,不分当地的地理情况,将乡村学校大规模拆迁,变成当地的教育城。这种教育城严重地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破坏了教育生态平衡。许多百年老校的办学传统被破坏。许多学生被迫在交通极其不便的情况下,远离家门上学,增加了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增加了安全隐患。

 

10、中国的教育,因户籍制度与相关政策人为地划分为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这种居住地不同而造成的地域性歧视,越来越严重。乡村的教育像非洲,城市的教育像欧洲。同一片蓝天之下,不同的教育景观,教育非衡量化发展,导致一些地方的窗口学校成为超级霸王学校,而另一些学校成为绝对弱势的学校。

 

以上这些严重违背《人权宣言》和《国际儿童公约》的现象,有一些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有一些是人为失误造成的,尤其是法律与政策错误导致的违背人权与公约的现象,这是最值得关注的。

 

中国的教育改革究竟要改到哪里去?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我们只要打开眼界,放开视野,就能够看到。可惜,这些年来,我们不是睁眼看世界潮流,而是将自己封闭起来,然后还要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落后文化用巨额资金包装之后走向世界,这是完全违背世界潮流与人权宣言中的普世价值观的。一些人打着弘扬民族文化的旗号,用国学进课堂,来阻挡中国充分世界化。让孩子们鼠目寸光,狭隘保守。这些人,将一切发展不利都归咎为西方的影响,特别是《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儿童公约》的消极影响,这些人喜欢用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与专制主义顽固地抵制普适价值在中国落地生根,这是目前最值得警惕与防范的。中国人应该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不应该打着特色的旗号,自我封闭,将一个错误落后的东西坚持到底,这是一种对后代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回复以下关键字  阅读更多产品信息


【奶粉系列】 | 德运奶粉 | 爱他美 | A2 | 贝拉米 | 可瑞康 |

【保健品系列】 Swisse钙+D | 护肝片 | 蔓越莓 | 乐康膏 | 无腥鱼油 | 乳钙 辅酶Q10 | 葡萄籽 | 鱼肝油 | 锌片 | 月见草 | 蜂胶 | 黑糖 | 黄金素 | 西芹籽 | 打虫巧克力 | bio DHA | 益生菌 | 胶原蛋白 | 麦卢卡 | 睡眠片 | 叶绿素 | 螺旋片 | 男女复合维生素 | 前列康 | 蜂胶 | 

【护肤护发系列】 | 木瓜膏 | VE面霜 | 绵羊油 | 水光针 | 痔疮膏 | 羊奶皂 | 洗洁精 | 私处洗液 | 黑发乳 | 摩洛哥油 | 丰胸膏 山羊奶洗发水 | 百洛油 | 



推荐阅读        


重磅突发!澳大利亚一州大量奶牛场关闭 !澳洲两年内或出现牛奶短缺问题!原因竟然是这个.....



"澳洲奶粉门"终于闹大了!惊动了澳洲政府!总理得知后,龙颜大怒!而央视的曝光,更是吓坏所有家长..

什么?奶粉要涨价?澳洲奶荒?朋友圈各大代购叫苦起早贪黑也抢不到一桶奶粉!7月份到底发生了什么,宝妈们赶紧看过来~


刷爆代购圈!代购在免税店晕倒满头是血,这年头赚点奶粉钱真是不容易啊......


天哪!代购还怎么抢奶粉?!澳洲大超市Woolworths放大招了?电子价签取代纸质价签,涨价无预兆?!


听说正品代购脾气都不好?产品都要等很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