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造木结构保护自然遗产的故事

2017年08月15日 加拿大木业协会




晨光下的贵州青岩古镇


到达贵阳南郊的青岩古镇之前,我对这里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妨碍我的期待,因为深知在未来的两周内,自己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和它连接。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是屯兵之地,后逐渐演化成为茶马古道贵州段的一座繁华石头城。古镇北门外不远,有一条玉带河,河上有座石头桥——青岩桥。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循着这条北古驿道和这座桥,进入青岩古镇,留下文字。

 

“度桥而南,半里,入青崖城之北门。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街市焉。是日晴霁竟日,夜月复皎。”

——《徐霞客游记》

 

我们的营地——刘家水碾房,就在青岩桥旁的几片农田开外,傍着玉带河而建。这座建于清朝晚期的水碾房,是当地常见的石木结构青瓦顶建筑,面阔五间,建有水碾和水磨。不过,暂时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揣摩它的往日情景。因为年久失修,我们到达营地时还可以看到的,只有基础的石头部分。


“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青岩工作营”营地:刘家水碾房


可喜的是,修复工作已经开始。刘家水碾房的修缮是整个青岩古镇修缮项目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除了传统的工匠,二十多名“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青岩工作营”的中外志愿者,也会参与到修缮工作中。

 

“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是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的一个面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遗产保护活动,联合遗产所在地的政府机构或地方组织,普及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志愿者工作营的模式,在欧美的遗产保护领域已经开展多年,2009年,基金会的成员丁枫,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听到了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REMPART)的故事,遂起了将该模式引进国内的想法。2011年夏天,工作营在山西平遥和苏州平江路开了起来。随后的每个夏天,都会有一群人,因为工作营的缘故,聚在一起,和一座传统建筑相遇,和彼此相遇。今年,共有五个工作营在贵州、浙江、山西进行。我是青岩工作营的志愿者之一。

 

开营前,水碾房的测绘工作和修缮方案已经完成,现场施工还需要半年。所以,我们这群志愿者在两周内可以做到的,就是在工匠师傅们的带领和指导下,参与修缮,并通过亲身劳作,学习了解传统建筑技艺。



“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样式、原环境”是基金会在遗产保护和修复中倡导坚持的“五原”原则


不可思议,在离开青岩之前,水碾房的一部分,在原来的石头地基上,真地竖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木工的锯刨钻凿,泥工的挖土搬泥、瓦工的铺石盖瓦,我们也一一经历和体验。几个建筑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已经跟着木工师傅们学习更加专业的工艺,像如何使用丈杆(传统大木作中不可或缺的丈量工具)。


 

这次青岩之行,除了遇见刘家水碾房,另一份精彩来自于和一群异质生命的相遇。二十多名志愿者,带着完全不一样的生命经验来到青岩古镇外玉带河边,在十四天里,一起劳作,一起流汗,一起被高原阳光灼烧,一起倒头就睡,不设防地交谈,尽情地沟通。时间太短,并不足以了解一个人的全部,但我相信,那所呈现出来的是每个人最接近真实的部分。


因为一顿晚餐,错过夕阳的我们,就着落日的余晖,自得其乐


2011年开始,REMPART一直是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法国合作方,除了带来法国遗产保护经验,同时也为工作营输送法方志愿者。因此,每个工作营都有法国志愿者的身影。这次青岩工作营也有四位来自法国的友人。

 

法方志愿者营长François本身就是一位木匠,在法国也经常带领类似的工作营,这次他和妻子Caroline一起参加青岩工作营,被我们亲切称为“营长夫妇”。交谈间,问来之前对工作营有何期待时,François笑着表示,大约模糊知道会做些什么工作,但了解即将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和文化,他告诉自己尽量不去预设,或用法国经验束缚自身,而是尽可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所遇到的一切。


所以,我们就有了在泥地里打滚的木匠


同为木匠,François对于木匠师傅们手上的中国传统木工工具——炮、锯、墨盒、锉、斧,非常感兴趣。他说,这些工具跟自己在法国用的工具有些不一样。François不仅在自己随身带着的本子上一一描画这些工具,还兴起了要带一套工具回法国的念头。

 

在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François对木工的热忱和专注。工作营工作从木工、泥工开始,最后几天,水碾房的一部分房屋框架搭出来了,瓦工的工作才开始,大家都有点兴奋,大约是因为可以体验新工种,还能够上屋顶工作,登高见远。在我们熙熙攘攘挤在屋上屋下时,François依旧在木工区域,埋头锯斧刨锉,并向木工师傅们请教不明之处。不过,他对中国屋顶的铺瓦方式也很好奇,因此,每到休息时间或放工后,他也会带着相机熟稔地窜到屋顶上,仔细询问,并拍下他感兴趣的细节。



有一种人,平常相处只觉安静,但在某一个时刻,他突然整个就生动精彩了起来。林垚广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院的建筑系副主任和讲师,和营长夫妇应该属于这批志愿者当中人生阅历最丰富的三位。

 

对林老师最初印象是一杯红茶。午休时间,各自带着电脑,不约而同到公共区域,林老师随身带了一套简易茶具,泡了红茶,分我一杯,没有什么交谈,各自工作去了。随后在参观布依族村落的路上,大家谈起申请工作营时写了什么理由,林老师说他写的是,“我想盖一个自己的木房子”,所以在营地看到他积极地跟木工师傅请教各项工艺时,心想,林老师在为他以后的木房子积累呢。直到一个自由分享之夜,林老师花了将近3个小时,和我们分享了他这些年对岭南传统村落的研究和思考,甚至调研遭遇瓶颈时的苦闷,林老师的形象,忽然一下子立体了。



分享的最后,林老师不失教师本色,和我们分享了几句他恪守的原则,或来自他师长的叮嘱,或是自身的经验,大致是: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到田野里去,不要只做书斋人;一定要去拓展自己的研究;你一定要记住,你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对;要找到和你共同成长的领域。这些话,如果只是平日随便说来,容易感觉轻飘,听过大约就忘了,但在林老师用自己的研究和人生故事为之背书后,每一句话的份量都沉甸甸起来。

 

每一个志愿者都特别精彩,似乎都可以立一篇小传似的。比如,中方志愿者营长刘阳洋,刚刚结束大二,即将交换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大三,整个工作营期间她都在细心地为我们这一大群人协调这协调那,看到她,有时候会想,自己像她一样大时,可不可以做到这样?还有刚上大一的北京男孩——三心,他是另外一位在自由分享之夜和大家分享的志愿者,他学的是艺术史,教我们在美术馆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时应该如何欣赏。三心也是这次青岩工作营中,唯一一个第二次参加工作营的志愿者。去年,他参加了山西平遥的工作营。



又如,年纪最小的志愿者陆浩臣,今年九月才将上高中,平时他都是默默地在泥工那里挖土铲泥,直到去高坡的车上,我们坐在一起,闲谈之间才知道,这位小弟弟对政法很感兴趣,熟读现代政治经典,而且很有自己的看法。


再如,来自深圳、现在美国念考古的Angela,不仅是整个工作营的开心果、翻译小能手、甜品小能手,爱玩能玩更会玩,有时候又很贴心,放弃了最后难得的半日空闲,在给师傅们的感谢卡上,亲笔手绘上师傅们的工作画面。


另一群异质生命是指导我们的传统工匠师傅们。他们大多数算是我的父母辈人物,和父母一样,老是担心我们累,总是想着法子让我们干轻便一些的活儿。刚开始,师傅还不知道怎么跟我们这群志愿者相处,后来被我们歪缠着东问西问,话头才慢慢从单纯的指导转向家长里短地聊天和分享,这才知道,每一位师傅背后的人生也如此不一样。一位姓杨的师傅,听说我刚从台湾回来,就向我打听台湾的风土和来回的花销,原来,这位师傅想要带老妻出去游玩一番。顿感,温情脉脉一片。


木匠杨师傅

 

照见自己。这是我在这十四天里常常有的感受。毕业参加工作后,已经很少再有这样的机会,和这样一大群完全异质的生命用半个月的时间来相处、了解。每一个生命,都让我更多地看见了自己一点。特别是营里和我同龄的两位女生,一位是驻地艺术家程绮,一位是来自浙江,现在香港教书的Zoe,她们的人生故事和选择,更让我明白,生命的精彩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春夏秋冬》里,有这样一句——

 

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

燃亮飘渺人生

我多么够运

 

以此作结,送给自己,也送给这次青岩工作营期间,每一位和我照面的人。


骄阳下的合影


注:文中照片有笔者拍摄,亦有其他志愿者和当地跟拍摄影师的作品,不一一注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