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空心”,教育出来的病

2017年08月15日 美国留学指南


最近在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该文由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所写。文中虽然通过国内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意义、生活抑郁、学生中不乏自残现象等案例,总结出了一种被称为“空心病”的新型心理疾病,但矛头直指向国内教育弊端——功利化教育。

  

老舍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死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的。可自杀率数据部分表明,中国的学生则是死在自己最讨厌的学习上的。

  

教育的初衷    在学校里越走越偏

  

在小学的时候,课上老师都会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医生、老师、当兵,甚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无论是怎样的答案,我们曾经的回答都如此坚定明确。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的增多,我们逐渐没有了梦想,或者可以说被迫放弃了梦想,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都希望我们能考出一个好分数,他们只认分数。

  

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看重更多的是卷面分数,而非学生内涵修养。特别是高三三年,分数代表了一切,甚至是我们的未来。高二考完物化政史,高三就只剩下语数外,只剩下做题目、背题目、押题目,只剩下“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目标。高考让很多学生圆了大学梦,但毁掉的更多,毁掉的是创造力、是许多的人的修养,是许多人的学习习惯,你很难想象经过高三三年,有多少学生对学习读书没有了好感,对学习没有了热情。

  

而在大学,高等学府的学子、教授行违法乱纪之事,竟成了娱乐新闻,当做谈资被津津乐道,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悲哀?而每年评选十佳感动人物,最让人感动的总是那些平平凡凡,学历不高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颇有点“每当仗义屠狗辈,薄情多是读书人”的意思在里头。而被中考、高考淘汰的,也多有这素质高的“屠狗辈”。

  

因材施教,择优录取都做不到,谈什么:少年强,则国强!

  

分数高就是优吗?说什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难道只发展分数吗?如果是这样,那与科举八股文有何不同?难怪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寄托西方美式教育,希望能够通过将孩子送往美国等国家接受开放式教育。

  

美式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不在只看分数,美国教育比国内更严格,但严格的方式不一样。国内教育严格在数学应用题的格式上;在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析上;在化学实验的步骤上,相较于西方课堂多元化的课程,更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喜好与方向,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有条件,且能够长足发展。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那还“空心”什么。

  

中国千年前的教育思想,我们不用,美国用

  

美式教育最优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们充分去实践,坐而论道不如起身行之,这是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孔子带弟子游历天下,看遍山川五岳,是想告诉弟子们,知识在方寸之间,更在万里天下,读一本书也要行一步路,这才是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美国初高中就充分遵从这一点,卷面分数只是一方面,老师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成果、个人素质、品格与课堂纪律,你的分数再高,其他方面不行那依旧不行,这才是综合评分学生的标准,我觉得木桶效应也应当用在教育考试制度上。

  

超前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秦儒家早已对人读书学习、生而为人的目标有过明确的论述,在美学习,虽然课堂教育并没有教导学生以后要治国平天下,但它的教育方式与评判标准无形中让学生养成了学习、读书的好习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名为利,是一种提高自己修养、学识与才华的方式,而此三样则学无止境,“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也是一辈子的目标,怎么能说“空心”呢?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