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18年01月08日 美国高中留学


父母之爱,应该理性,

可不应该过于理性。

From:有书   ID:youshucc


“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这句话带来的恐慌,曾经贯穿一代人的成长。


无数家长将它放大,极端化,然后作为自己的育儿座右铭,用它剥夺孩子被爱的权利,毁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01


陈姐每次上街,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亲昵,就会远远地站着,看上很久,然后长长地叹气。


陈姐的女儿十二岁,品学兼优,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可就是性格特别孤僻,而且讨厌与人肢体接触。


有次一起过马路,陈姐想牵女儿的手,女儿竟像触了电一般,一下子就甩开了。从那次起,陈姐开始观察,她发现,同龄的女孩子都喜欢结伴,勾肩搭背牵手挽臂,而她的女儿,却总是踽踽独行。


陈姐夫妇询问女儿,可孩子拒绝与他们沟通。不得已,带她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和女儿聊了几次,初步得出结论:幼时孩子长期生活在思想紧张、精神焦虑的心理状况中,长此以往,就诱发了肢体接触恐惧症。


而罪魁祸首,竟是父母的严格。


陈姐对女儿,从没惯过。一岁多自己吃饭,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上幼儿园起自己洗小衣服,和小朋友起冲突自己解决。每当女儿撒娇或者求助,陈姐都会将她推回战场:“不惯你这臭毛病!”


女儿八岁时,有一次回家哭着和她说:“妈妈,你帮我去打小武!”陈姐不仅没问原因,还一脸嫌弃:“哭什么!没出息的样子!早跟你说那家人不好,你招惹他们干嘛!”


后来,孩子再没为任何事情求助过她。


孩子越长大越顺从,可看上去一点都不快乐,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太过严格,就变成了冷漠。想起过去对孩子的严格,陈姐后悔不已,然而现在想要孩子敞开心扉,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陈姐说:“在我们带孩子的那个年代,大家都说惯孩子就是杀孩子。为了让她独立,我只好狠狠心把她推出去。谁能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惯子如杀子,可这里所说的惯,是极端化的娇惯,是毫无原则的宠溺,是纵容孩子去挑战别人和社会的底线,而不是,连最基本的爱和支持都不给。


02


被严格要求的孩子,短线上很容易赢过同龄人。可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以 “为你好”为由的过度克制,都会变成孩子成人后无法疗愈的心伤。


就像陈姐的女儿,她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出于自我保护,便把真实的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在避免灰尘的同时也隔绝了阳光。


这样长大的孩子,对于爱的把握能力往往会矫枉过正。因为她们没被正确地爱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自己,更别提爱他人了。



有位旁人眼中优秀无比的女生曾在微博写到:我羡慕所有在坦然的爱里长大的小孩,像我这种从小到大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自己哭完自己擦眼泪的人,别人给得多一点就会惶恐不安,为了想要多一点点爱,又要去飞蛾扑火。


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人格,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而爱,恰恰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


得不到时就飞蛾扑火,得到时又诚惶诚恐。在爱里患得患失的成年人,他们的字典里缺这两个词:安全和平衡。


中国的父母,素来内敛,不会在言语和肢体上对孩子表达爱意。唯一的出口,就是行为上的体现。


可还是有许多父母,因为害怕惯大的孩子没出息,“理性”地关闭了这一出口。


这是一代父母的认知局限,也是一代孩子的隐痛。


03


我的好朋友一一,母亲早亡,又自小家贫,所以从认识起,她就一直带着两个标签:“单亲家庭”和“贫困生”。


可她身上,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自卑、自怜、自怨、自艾,相反,她很开朗,也很热情。对于家中单亲、贫穷的状况,毫不忌讳,说起来云淡风轻;有时朋友们物质上的帮助,她也会坦然接受,真诚道谢。


有一次,她讲了一件儿时的小事,我听了触动很大。


那次有个亲戚来家,拿了一小包糖。亲戚走后,父亲把一小包糖都塞给她,然后带她下地干活。那一整天,她都坐在树下吃糖,后来舌头发疼吃不下了,就把剩下的糖,都剥了糖纸泡入水中。


父亲收工时,她正在拿糖水倒地上吸引蚂蚁,于是嗔怪了一句:“臭丫头,宁愿喂蚂蚁也不知道给我吃一块啊!”


说这件事时,一一的语气是自责的,她说:“那时我真是不懂事,都不知道主动分享一块给爸爸吃。”


可她的表情,却格外的温暖柔和,似乎回到了过去的情境之中,变成那个被父亲宠溺着的幸福小孩。


听完那个故事,我忽然找到了一一出身贫苦却能豁达平和的原因。因为“惯”,因为父亲从小无条件的爱,让她的内心丰富而充盈。


哪怕贫穷,哪怕单亲,来自父亲那份深沉又直接的爱,就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个被爱包裹着惯大的人,有着充足的爱的库存,所以内心充实,没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影响,心态平和坦荡。


在爱中长大的人,才会修得一颗平常心。


04


《爸爸去哪儿》播了这么多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第一期时,村长对石头的一次小采访。


村长问: “你觉得爸爸爱你吗?”


听到问题后,石头眼神飘忽,脸上写着不自信和不确定。


他犹豫了很久说:“有时候会爱我吧。”“不爱我的时候,就不理我呗。”


石头的表情和话语刺痛了我心中那个没长大的自己,也唤醒了已成为妈妈的我。


世间没有一对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可是如果父母一点都不肯惯着孩子,传达到孩子那里,就会变成不一样的答案。


因为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你不惯着我,就是不爱我。


而“父母不爱我”这样的想法,会写入孩子的潜意识,令他终其一生都逃不出“身后空无一人”的孤独感。


孩子,原本就是用来“惯”的。


被惯大的孩子,内心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也会有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知道,父母是他们永远的退路和归属。



所谓“惯”,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用爱去富养孩子。容许孩子在父母前面偶尔撒娇、偶尔自私、偶尔无理取闹,放任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父母之爱,应该理性,可不应该过于理性。


所有的严格,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的爱的前提之下。而充分的爱,表现出来一定是娇惯。


请多多地“惯”着孩子吧!趁他还小,还需要,还依赖。


别等孩子大了,远了,徒留后悔。


作者简介:冯尘,有书专栏作者。公众号:冯尘,ID:feng-chen66。有书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用走心的文字写理智的观点。代表作:《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本文来源有书(ID:youshucc),授权转载请联系微信号:youshuzhubian

留学疑问,方舟必答

如果您对于留学有任何疑惑,欢迎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与我们的咨询顾问直接取得联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