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从中国教育体系过渡到美国教育体系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最怕就是这种文化、生活习惯差异带来的冲击。
如在美国校园生活中,不少美高党会疑惑:“都说美国教育追求个性化,课外活动也很丰富,那么,我是该多读书还是多社交?”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是很有限的,多读书还是多社交?确实是一个难题,如何两者兼顾?
在知乎上也有一位美高党是这样描述他的疑惑的:
今年16岁,在美国纽约的一所不错的高中就读,第二年了。学校很diverse,学习氛围也还是不错的。刚来美国的时候想着要多多交美国朋友,练习英语,融入美国社会。可是现在发现,完全融入美国人还是有困难的,与其做得不到的事情,还不如去多读书。可是这样,大学毕业后的我,是不是完全融不进美国社会,是不是一定要回国就业?
所以,在这里请教大家,平时的空闲时间,应该多多读书呢?还是和美国人多交流,争取把自己变的美国化?
美高留学狗表示刚来的第一年和你是一样一样的。
不过刚来的时候还是安心学习,渐渐的在成绩上的表现很突出了,渐渐我发展到写作方面获奖了,作为留学狗写作获奖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所以我们年级的人开始觉得我是一个cool person。
到了第三年,周围的人自动开始接触我,我也主动跟他们坐在一起写作业吃饭什么的,我那时英语也有很大提升,所以开玩笑什么八卦聊天什么的没有问题。虽然有的时候发音什么还是会有歧义,但是我学会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很多时候都拿我自己是留学生,有语言障碍的事情开自己玩笑。大家不会因此嘲笑我或者可怜我,反而因为我总体上不错的英语水平尊敬我。
后来胆子更大了,经常上课发言或者在课上和老师同学开玩笑,因为发言内容都是很新奇有趣的中国趣事,或者纯逗比搞笑抱怨,大家渐渐了解到了我是一个有趣的人,所以更加愿意跟我交往了。
现在的话,要上台背书,人还没走到讲台前就已经欢呼声一片,背的过程中很羞耻的打结了,但是我还是在打结的羞耻中开了个小玩笑,所以大家都笑了。然后被大家半开玩笑的称赞that was beautiful。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既要用自己的自信,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让人家尊重自己,又要时不时大方的make fun of yourself让人家知道你是一个这么幽默有趣的人,大家就自然而然愿意跟你玩啦。
题主的想法跟我当初去美高的想法一模一样。
到了美国高中一个学期,我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足球队,网球队,合唱团,音乐剧。反正我只要有点兴趣的社团我都报名了。就这么摸爬滚跟着各种球队乐队练了一年,我惊讶的发现了一件事,咦?这些事情我在中国不也可以做吗?那我到底来美国上高中是干嘛的?要说是练英语,的确,两年高中下来我可以自信地说我的口语比大部分在中国普高准备留学的孩子要强。
我也曾经desperately的想融入美国社会;几个老外聊天我突然跟他们来一句sup把他们吓得半死,教老外中文脏话就为了让他们觉得我很有趣,等等。
可是到了最后,我发现,你不管怎么尝试,你就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除非你突然失去你的中文能力,在中国的习惯,变成一个ABC,老外才有可能让你成为他们圈子里的人。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在美国上高中,不是为了让我们变成美国人,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习美国文化。现在上了大学,我才发现美国高中其实才是你离美国文化最近的地方,大学里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疏远,一个中国人想交几个美国朋友还是比较困难的。题主,顺其自然就好了。
高二进入美国公立高中,全学校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头一年没有能力社交啊你知不知道,听也听不懂,笑话都体会不了,这种时候你只能念书啊不是。
第二年,在学校玩开了以后还是很难社交,但是尽力融进美国高中的气氛,你今后还有大学四年要和这种气氛相处,都来了美国就试着向美国人一样思考,不会想在美国念了六七年书,回国的时候还是和出国之前一样的思想吧。
所以说社交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是社交的基础。一方面可以选择科学方面的Club, 发挥我大天朝的理工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参加一些文学美术类或者志愿者类的Club。
如果在加州避免不了参加PARTY那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你觉得有意义的的Party, 对于美国人来说Party 不单单是玩乐的场所,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玩乐基本是主要目的,party还是一种社交的机会。所以不要什么的活动都去,留时间沉淀自己,在社交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交者。
看完以上三位美高党的亲身经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呢?
声明:本文整理自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小编删除,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