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征税了吗?2018中国新增“资管产品增值税”,海外投资优势更显!

2018年01月15日 加拿大房产投资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2018年1月1日,资管产品增值税正式征收,对谁收?收多少?怎么收?对市场有什么影响?细节很多,问的人更多,我们慢慢看。

第一、对谁收? 

56号文规定,适用于增值税征收办法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信托、公募、私募、专户、集合资管、定向资管计划、债权计划、股权基金、组合基金等。

一句话,市场你能买到的金融产品95%以上都要缴纳增值税,无差别覆盖。


第二、谁来缴纳? 

按照惯例,谁赚钱征谁的税,资管产品的收益被投资人拿走,亏损也有投资人承担,所以征税的对象是全体投资人,应该按照资本利得或者个人所得进行个人税的征收。

但是在操作层面,考虑到资管产品的投资人数量众多、结构复杂,且全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体系还不完善,因此资管产品的增值税以管理人为纳税人,产生的效果实际是管理人代扣代缴。

简单讲就是,税收由产品投资人承担,由管理人来进行缴纳,由托管机构给予确认。

第三、税基是什么? 

根据36号文,从管理人角度看,税基有三个:直接收费收入、贷款服务、转让金融产品的价差收入,比如:

因管理资管产品而固定收取的管理费,应按照“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缴纳增值税;

运用资管产品取得的利息收入,应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运用资管产品进行投资,则应根据取得收益的性质,判断其是否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这一项。

根据140号文的规定,如果是保本型资管产品,投资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要缴税,若在到期前转让产品,还需要按买卖差价缴税。如果是非保本型产品,持有至到期免增值税,但如果是在到期前发生金融产品转让,则买卖价差还是要缴税。

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保本如何认定?持有到期和转让如何认定?

1

按照证监会和银监会的规定,现有的资管产品都不允许出现保本保息的字样,除了部分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市场上本来也没说多少保本型产品。

因此我们猜测,这里面提到的保本重实质不重形式,通过回购、抵押、担保、差额补足、优先级等条款的増信措施,都可能被视同为保本,都要缴税,否则这条规定就没意义。

2

另持有到期这一条,文件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我们猜测如果资管合同有明确的到期日,或者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被触发,可以被认定为持有到期。

另外一种情况,那种可以开放申购赎回的基金产品,在开放期赎回可不可以算做持有到期,还是算做金融产品转让。

按照协会给的估值参考指引,在相关税收法规明确前,暂不对赎回证券投资基金计提增值税,也就是说赎回暂时可以算做持有到期。

更进一步看,转让是指所有权转移,而赎回则是所有权消失,因此赎回应该不算金融产品转让,赎回基金获得的差价收入,应该免征。


第四、收多少?

具体的税款,56号明确资管产品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还要加上一个增值税附加税12%(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7%、教育税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整体税负率为3.26%。

计算过程如下:

增值税=1/(1+3%)×3%

附加税=1/(1+3%)×3%×12%

整体税负=增值税率+附加税率=3.26%


举个栗子:

2018年,某基金与某银行签订了委托贷款合同,金额为5000万,约定利息为10%,期限1年,到期后基金收到利息500万。

管理人应纳税=500万×3.26%=16.3万

收益率下降=10%×3.26%=0.326%

实际收益率=10%-0.326%=9.674%


第五、什么时候收? 

纳税时点有两个:

第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第二、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按照现行的规定,18年以前成立的但是在18年以后才会到期的贷款类资管产品,要承担今年1月1日至到期日之间的税款,以前的免征,这个投资人要清楚。


第六、谁可以免征? 

按照现在的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都是投资工具,不是产品,比如:存款;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基金通过黄金交易所买卖黄金合约的差价收入;债券回售、债转股;国债、政府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取得的利息收入等都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管产品爆发式发展,税收、监管等制度建设则相对较慢,导致一系列套利行为出现。

现有的增值税征收体系还有许多事项没有划定清楚,对于未明确的问题以及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后续可能还有政策“补丁”出台。


资管产品增值税正式征收,势必冲击国内传统业务,这将迫使更多人将目光投向海外。近年来,海外房产平均回报率在5-10%,远高于国内普通的理财产品;加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内的高通胀,配置多种货币资产也是对冲资产贬值风险,都使得海外投资愈加火爆,甚至成了中高净值人群的标配,未来优势更显!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