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肺片不仅仅是一道菜,还是一个相濡以沫的故事

2014年08月08日 墨尔本天府川菜馆


夫妻情浓肺片香

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初,在成都皇城坝一带的大街小巷,人们常看到一对夫妻沿街叫卖“肺片”。男的端着一大瓷盆,女的则招呼买主,直到卖完方才一道回家。如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夫行妻随,妻唱夫合差不多整10年。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夫妻肺片”的主人公郭朝华,张田正夫妇。郭朝华,四川中江县人,1914年生,曾在国民党川军部队当过兵,后流落成都谋生。1935年,21岁的郭朝华经熟人撮合与安岳姑娘张田正结为夫妻。他们先是住在皇城坝附近长顺上街,结婚后便商量怎么维持生计。夫妻俩发现皇城坝三座桥的桥头有不少卖盆盆肺片的,生意还不错,又无需什么本钱和铺面,于是就打定主意卖肺片。

后,郭朝华每天一大清早便手提竹篮,到皇城坝清真寺附近的鹅市巷牛羊宰杀房买些牛肉,再从废弃不要的牛内脏堆里,精挑细选色泽,质地很好的牛心,牛肝,牛肚,牛舌及牛头皮,象征性的付几文钱一并拿回家。妻子则仔细清理搓洗,等到牛杂头皮卤熟了,捞起晾凉,郭朝华用利刀把牛杂按原料的不同性质,形状,分别开成薄大均匀的片张,张田正则把调味料加工调制好。夫妻二人把牛肉牛杂片及头皮片装进一大搪瓷盆里,淋上调料,浇上卤水,就一前一后上街叫卖去。

眼便是十年,他俩的“牛肉肺片”也已小有名气。皇城坝一带的大街小巷每日都会留下夫妻俩的身影与肺片的浓香。甚至每当他们在家中卤制牛杂,调配作料时,那香味都会飘到外面街上,路人免不了闻香止步,打听打听。于是这“牛肉肺片”就越传越开。再经不断钻研改进,其品质,口感不断提高。他们制作的“肺片”牛肉红润,牛肚白嫩,心舌香软,头皮晶亮,加上红油辣子,花椒面,复制酱油,芝麻和卤汁,调拌出来更是金红光亮,油润多滋,麻辣鲜香,软糯滑脆,只是闻着那香辣酥麻之味就让人荡气回肠,口水直淌。加上他俩为人质朴和善,每天的“牛肉肺片”很快就卖光。

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当他们的“牛肉肺片”小有名气时,郭朝华心想自己的“肺片”比桥头那些“肺片”味道品质更好,为了有别于那些低劣肺片,便把“牛肉肺片”改为“牛肉废片”。他想原本大多就是废料,经他夫妇二人精心加工便成了美食,这“废”字比较说明问题。但用了不久,一些有文化的人说,这么好吃的东西,用这个“废”字会对食客产生误导,且十分不雅,还是“肺”字好,肺者,心肺,夫妻肺片虽有心无肺,但却是很实在,听起来更顺耳。于是又改回为“夫妻肺片”。这“肺”“废”之变甚而几十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末,在成都商报上还引发起不小的关于“夫妻肺片”到底是“废”还是“肺”的争论。

1946年,郭朝华,张田正夫妻俩搬到离皇城更近的金河街居住。这一带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人流量很大他们便在金河边一棵大柳树下摆摊,不再走街串巷,这样也方便了不少老主顾。每到中午,下午,尤其是中小学生放学时,那麻辣鲜香,红艳亮丽的“牛肉肺片”,诱惑得不少学生围着摊子转,有零花钱的学生自然是吃了一片又一片,没钱的学生也宁愿闻香味,吞口水。娃儿们见夫妻俩人好,态度谦和,肺片好吃,于是一放学,便冲出校门就喊:“吃夫妻肺片咯!”后来更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撕下两张作业纸,歪歪斜斜地写下“夫妻肺片”四个字,悄悄贴在他俩背上。郭朝华,张田正发觉后就笑笑把字条扯了。可生意一忙乎不留意又被贴上,夫妻俩无可奈何也就听之任之。有老买主也说:“娃儿们喊‘夫妻肺片’,你们干脆就认了,反正是真夫妻不是假夫妻,有啥不好意思的嘛!”于是郭朝华,张田正干脆用一大红纸写上“夫妻肺片”贴在摊子前。这一具有独特情趣和好奇感的名字便很快在市面上口口相传。后来的烹饪学者与美食家们也没想到,一个响亮的美食品牌就这样生动地,由民间小娃儿们无意喊成。夫妻肺片等于恩爱夫妻加美味肺片,这不仅是一道绝妙的品牌之名,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遐想。


执子之手创品牌

打出“夫妻肺片”这一招牌,几乎是满城市民闻风而至,争相品尝。1946年10月,少城桂花巷一位特别钟情“夫妻肺片”的匾牌店熊老板,特意为其制作了一块高一尺,长两尺的小牌匾,上面镌刻了“夫妻肺片”四个字,还特地描了金,赠送给夫妻俩。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夫妻二人用十年来的辛苦积蓄,在人民公园后门的半边桥街租了间不足10平方米的铺面,挂上金招牌。从此,“夫妻肺片”便从流动到摊点再转为正南其北的坐店经营。

了店铺,有了名分,生意更加兴隆。除经营“夫妻肺片”外,还兼卖白面锅魁,红烧牛肉面。其肺片亦改成盘论份售卖。此时,郭朝华,张田正的肺片制作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肺片”的色香味形更为精到。正如郭朝华自我总结:牛杂应是牛肚白嫩,心舌淡红,牛肉殷红,头皮黄亮,开片要薄而均匀,形整规矩,调拌时,先在盘中放些嫩芹菜节子打底,用红油辣子,花椒面,芝麻,复制酱油,卤汁等调料拌合,现吃现拌,形成色彩丰富,红亮艳丽,辣麻多滋,鲜香滋润的风味特色。

时,夫妻肺片店还有一个诱人的特点,就是每份肺片盘中的调料汁水较多,大多食客都要买一两块店中的白面小锅魁,要么把锅魁扯成碎块蘸调料吃,要么就將锅魁剖开把肺片夹在锅魁中吃,那又是一番风味与食趣。再有就是红烧牛肉面,不少坐堂食客,不是来了锅魁便是一碗牛肉面,拌着肺片同食。秋冬时节,还把制作肺片的边角余料用来烧成汤锅萝卜,这种热烫香辣的“牛杂碎烧萝卜”也大受市民喜爱

1956夫妻肺片店公私合营,夫妻俩以技术和品牌得以继续参与经营。1958年“夫妻肺片”完全并入国营,划归成都市饮食公司中心店管理。郭张二人亦由个体业主转为国营店职工,仍负责肺片的制作,一直工作到1975年退休。退下不久,张田正又被重请回店,担任技术指导至1991年71岁时,方才真正完全地离开了终其一生的“夫妻肺片”。1994年2月郭朝华去世,时年80岁;2002年9月张田正亦告别人世,享年83岁。“夫妻肺片”之夫妻俩就这样无怨无悔地走完了他们的人生旅途,留给后世和社会一款无可替代,亦无可超越的地方风味美肴,一个享誉世界的“夫妻”品牌。现在的夫妻肺片,总店在总府街,其三个分店分别在人民北路,北大街和武侯祠大街。当然早已不是单一经营夫妻肺片,而是成都风味小吃总汇。

夫妻肺片不了情

1957邓小平来成都,提出要品尝下“夫妻肺片”,这位少小离家的老四川早已耳闻“夫妻肺片”的芳名。听说是小平同志要品尝,张田正精挑细选,仔仔细细地调拌好,亲自送到金牛宾馆。小平吃得非常高兴,吃完后对陪同领导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为啥不列为名小吃呢!”于是第二年,“夫妻肺片”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此后,“夫妻肺片”便在地方政府和饮食公司共同努力下,不断维护和打造这一地方风味美食品牌,使其成为成都市唯一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的传统“牛肉肺片”。20世纪80年代,成都市饮食公司以“夫妻”作为“标志”,对“夫妻肺片”进行了商标注册。199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再次授予“夫妻肺片”成都名小吃称号;1995年,国内贸易部授予“夫妻肺片店”中华老字号品牌;1997年,中国烹饪协会认定成都“夫妻肺片”为中华名小吃;1999年,贸易部授予“夫妻肺片”中国名菜称号。

1962年便随父母学做夫妻肺片,掌握了其正宗核心技术的大女儿郭瑞秋,其后便成为夫妻肺片的郭氏传人。她对后来“夫妻肺片”不是其父母原创,而属成都饮食公司集体所为的说法一直耿耿于怀。当自己打算开店独自经营夫妻肺片时,却又被告之“夫妻肺片”已为商标注册,其知识产权归成都饮食公司所有,他人不得占用。郭氏后人虽然很想不通,但也无力而为,更不想纠缠于名分之争。只要人们了解夫妻肺片的由来,知道“夫妻”为何人,其肺片仍然流芳于世,作为后人,她们也就很感欣慰了。其后郭瑞秋在成都燃灯寺东路开了家“郭氏传人肺片店”,算是传承了家业。

妻肺片,七十余年来在四川人心中的情结,当然是外国人难以搞懂的。对天府子民而言,夫妻肺片是味中有味,味外有味,味中有情,情在味外。它已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男女风味情肴。大凡情人节,谈情说爱,相亲订婚以及夫妻生活中,夫妻肺片已是一款特别的爱情美食。曾有位女士在婚礼上讲述恋爱经过,谈到与男友的第一次见面,就约在夫妻肺片店。她说我是成都人,性情如夫妻肺片一样“麻辣多滋”,提醒对方是否喜欢,是否会品。另有一对夫妻在银婚纪念的席桌上,不仅特地点了“夫妻肺片”,两人还情浓味长地朗诵了各自的小诗。这当是夫妻肺片的人文风情与文化价值所在。夫妻肺片,绝世美味,传世佳肴,的确值得一品,值得体味,不是吗?


夫妻情缘肺片牵,麻辣味浓六十年。

创得美肴飨世人,留得美名天下传。




如果想要获得更多折扣优惠信息懒人厨房料理墨尔本更多生活福利,请动动手指,点击标题下方的小蓝字“墨尔本天府川菜馆”就可以关注我们哦!


South Yarra旗舰总店

地址:176 Toorak Road, South Yarra

订座电话:03-90781686

微信号:墨尔本天府川菜馆

微博号:@墨尔本天府川菜馆

*七天营业,提供免费停车位,欢迎您的莅临。

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