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思考过,当下是怎样发展成为一个被数码技术包围浸润的世界。细数好莱坞视觉特效影片到3D声效音乐,从电子游戏到智能家电,数码技术应用融入在科技化时代的点滴之中。我们的生活因数码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而愈发生动有趣。艺术世界在数码技术的推动下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你可以来王府中環寻找答案:"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一场糅合艺术、设计、电影、音乐与电子游戏的国际知名沉浸式展览。
"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由闻名遐迩的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打造,将众多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和游戏开发者齐聚一堂,利用数字媒体打造一场跨界盛宴。
"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将于 2018 年 1 月 16 日向公众开放。届时,位于王府中環内的七个主题展示区将为公众展示令人叹为观止的沉浸式互动艺术作品。
"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作为世界顶级的数字化创意展览之一,已于伦敦、斯德哥尔摩与伊斯坦布尔展出,即将于登陆北京王府中環,献上亚洲首秀。此次展览亦为王府中環核心支柱之一文化艺术拉开了帷幕,让大家尽情徜徉在艺术文化的无尽魅力之中。
"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探索和纪念了自1970年来,由数字化技术推动的艺术转型。参展作品包括中国知名新媒体艺术家冯梦波和吴珏辉专为此次展览打造的全新作品,更汇聚全球创意大师的各种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作者有世界著名音乐家Will.i.am小威廉姆·詹姆斯·亚当斯,他是世界流行的嘻哈团体“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的创始人。如果你不知道“黑眼豆豆”,那你也很有可能听过年轻人口中那句稍带戏谑的歌词—"Boom boom pow(gotta get get)"。
△ Will.i.am 与Yuri Suzuki,Pyramidi,2014
国际知名的音乐人Will.i.am与艺术家Yuri Suzuki合作,共同创作了Pyramidi,一个沉浸式多感体验装置作品
还有冰岛艺术家Björk比约克、以及凭电影《盗梦空间》拿下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视觉效果设计师Paul Franklin保罗·富兰克林的作品。为乐坛明星制作音乐电视的导演Chris Milk克里斯·米尔克的作品,其合作过的歌手包括英国的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学兄弟乐团、享誉世界的超级摇滚乐队U2以及说唱歌手Kanye West坎耶·欧马立·维斯特。Chris Milk的惊艳作品为“圣堂的背叛” (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
△ Chris Milk克里斯·米尔克,“圣堂的背叛” (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2012
展品以三块巨型白幕呈现光影交织,配合屏幕上动人的旁白探索生命、死亡与重生的意义
受到电影《黑客帝国》的启发,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创作了超现实空间“尼奥之眼”。展品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打造的耳机,以零散、随机的方式记录来自周遭的数字、代码和信息。与这个现实世界制造一次隔离,进入到“尼奥之眼”,感受空间交错的身临其境感。
中国有句古话:“不打不相识。”多媒体艺术家冯梦波将在此次展览上展示全息影像游戏 "Trueman Fight" 真人快打。这款游戏展示了真实的人物动作,游戏中的角色全部由冯梦波的朋友扮演。通过编程,他们的动作还原到了展品之中——电脑游戏中的战斗就宛如现实中的人在打斗一般。
△ 冯梦波,Trueman Fight 真人快打, 2017
△ Trueman Fight 真人快打游戏中为"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带来的特制场景
在这里,你还可以体验到更多互动艺术作品:
△ Gravity 地心引力
导演:Alfonso Cuarón
发行:华纳兄弟影业
视觉特效:Tim Webber与Framestore
Gravity (2013) 电影中由Framestore和Tim Webber制作的灯箱——一个高达十二尺的立方体,嵌有LED屏幕,为电影拍摄提供了如在太空中一般的场景
△ Varvara Guljajeva 与Mar
Canet (巴塞罗那), Wishing Wall 许愿墙
Wishing Wall 许愿墙是一个关于许愿的作品。体验者对着作品说出愿望后,愿望将由语言文字蜕变为墙上美丽纷飞的蝴蝶
△ Minimaforms’ Petting Zoo 宠物动物园, 2013
Minimaforms’ Petting Zoo 宠物动物园,是一个可与人类互动的机械装置艺术作品,艺术家利用悬挂机器手臂创作了一系列动物形象
"Digital Revolution" 数码巴比肯展共展出140多件艺术作品,划分七个主题区域展出。
数字考古(Digital Archaeology)意在重新梳理数字化创意发展过程中的珍贵时刻。受到70年代后硬件与软件的迅速发展冲击,一批珍贵的数字化创意正面临着流失的危机。
全民创造(We Create)展示了网络受众通过免费、可靠的数字化工具,正在快速由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创意内容制作者及参与者的过程。
创意空间(Creative Spaces)向人们展示数字化工具如何重构传统的时间、空间和叙事理论。
声音与视觉(Sound & Vision)展现了数字音乐革命以及数字技术的结合。这些数字技术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听觉,也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冲击,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音乐的感受。
数字未来(Our Digital Futures)汇聚了最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他们利用通信技术、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以及高性能纺织品,为公众描绘出未来可能的场景。展品涉及领域包括机器人、可穿戴技术、无人机、人工智能、战争与大数据。
代码艺术(Dev Art)探索代码与艺术的融合。当开发者使用代码推动创意和科技的发展时,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代码艺术 (Dev Art) 被创造出来,而新型艺术家也随之应运而生。
独立游戏空间(Indie Games Space)专注于独立研发、不(直接)依赖于电子游戏发行商的游戏。通常独立游戏只需要编程员、声效艺术家、视觉艺术家就可完成,现已发展出多个流派。
感谢 王府中環 提供图文
微信号:WF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