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inTech到TechFin:
解析当下金融业新宠儿-金融科技
“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都应遵循金融本质。”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
引言
作为近年来最吸睛的热门词汇,FinTech已成为金融业再造商业模式的助推力与科技业跨界渗透的突破口。随着当下风口的进一步强化,TechFin的概念也随之浮出水面,传统金融业与科技行业该何去何从则成为下一个瞩目点。
FinTech浪潮席卷全球
在国际上,金融科技受到三大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的追捧,在国内,京东金融开山布局金融科技,蚂蚁金服、众安保险等尾随跟进,大佬们一拥而入,行业盛况空前。“FinTech”为什么备受瞩目?它与 “TechFin”又有何不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越发显著。对于企业而言,在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的能力也将愈发重要。在最近一年多,以大数据风控、机器人理财、区块链应用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业态在中国起步发展,而那些单纯复制商业模式、缺少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加速被淘汰。
东吴证券在其报告中总结称,目前FinTech历经1.0阶段(软硬件销售和服务)到3.0阶段(基于金融牌照+科技直接展业)发展后开始走向成熟,相较互联网金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Fintech全面融入支付、借贷、零售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交易结算六大金融领域。
FinTech顾名思义,作为Finance(金融)与Technology(科技)的合成词FinTech意在利用科技改造金融行业。本质上,FinTech仍是以金融业务为核心的技术应用,传统金融业通过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高效率、低成本、更便捷的优点,重塑业务能力与流程,创新产品服务,强化风控能力,从而构建全新的金融业态。
揭开FinTech的神秘面纱
◆ 从Fin的角度来看:
FinTech的金融业务与传统金融业务存在和而不同。传统金融业务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机构对终端(包括个人与企业)与机构对机构,由于资源承接金融市场,FinTech的业务模式划分也十分相似:一种模式是做平台,由平台直接面向各个终端做配对(如网络借贷、虚拟货币、网络支付等)以实现集中支付、结算、小额资产配置等功能,而另一种模式则是做终端对接接口(如以智能投顾、投研替代人工投顾),实现接口技术的更新换代,但并不影响交易两端的融资需求,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模式只是流量入口的一次技术升级。但值得注意的是,FinTech所服务的对象大部分为个人和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可见的未来还是会通过传统渠道完成。
◆从Tech的角度来看:
Tech则指实现FinTech的主要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结合这三大路径,FinTech涉足的业务主要包括数字支付和钱包、P2P借贷平台、各类小型网络贷款、智能投顾、智能投研、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金融征信、理财销售平台、股权众筹等。
◆FinTech的5大技术、4大领域:
5大技术:人工智能AI,大数据 Big Data,互联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生物识别、加密)
4大业务领域:目前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的金融科技已经形成四大领域:
● 支付清算,包括PC端、移动端支付,电子货币及区块链
● 融资模式,包括P2P网贷、众筹
● 基础设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
● 投资管理,包括机器人投顾、智慧合同
◆FinTech和互联网金融一样吗?
从覆盖范围上看,金融科技包含的方面比互联网金融还要多。支付清算、融资、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都是金融科技的主要业务。除此之外,金融科技几乎正在被应用到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借贷、财富管理、支付、保险、众筹、征信,甚至是零售银行和房屋中介。
虽然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先被提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自己标榜为金融公司,这两个词可不仅仅是叫法上的不同。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不断收紧,为了规避高门槛,今年上半年,一些互联网金融纷纷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单从投资理财的角度看,同样是基于大数据风控,国外的金融科技公司不但能实现在线资产配置,还能完成对个人消费的实时监控,并及时给出反馈,调整个人资产在不同投资类别中的比例,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这一点。
TechFin是必然选择
还是文字游戏
◆TechFin应运而生:
Fintech公司则借助早期的监管真空环境有着爆发式的发展,但一路走红的趋势是否会因监管等其他因素而受到影响仍待观察。
一方面,Fintech公司的通道特征依旧很强,全行业依旧以轻资产为主。根据Statista的估计,2016年Fintech全球交易金额达到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电子支付占比达85.4%,个人金融与商业金融分别占9.6%与5%。
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国监管已开始重视该行业的治理与整顿,政策风险逐年上升(如中国政府近年来进一步收紧支付牌照的审批,并加强对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P2P、互联网借贷产品和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一旦监管加大力度,Fintech现有的业务空间就会受到挤压,成本也会上升。
在这种大环境下,TechFin应运而生。TechFin为马云在2016年初次提出的概念,旨在利用科技重建金融系统,而这一概念今年被重申,只不过主体扩大至蚂蚁金服。
◆TechFin优势所在:
-这一转变意在淡化自身的金融属性以减少政策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金融行业有着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在受到政府保护的同时也受到严格的监管审查。随着监管对于FinTech重视度的上升,为了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市场参与者,科技类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合规、风控、系统及业务体系以取得市场准入资质与牌照,而此类付出却不一定能带来与之匹配的收益。
其次,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强调科技属性而非金融属性更有利于估值。一般情况下传统金融企业的估值低于科技企业的估值,强调科技属性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做好铺垫。
同时,以TechFin为口号可体现自身特色,打响竞品隔离策略。由于投资界和消费者对Fintech公司的信心不够稳定,加之其行业准入门槛较传统金融业低很多,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信贷及风险事件频出,强调TechFin一定程度上可与负面事件划分界限,减少对自身品牌的伤害。
◆FinTech与TechFin之争: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二者在理论上存在区别,但在业务层面,二者却很难区分。
从公司实际开展业务来看,技术切入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内核是金融+科技金融,因此,本质上看仍然是金融,科技只是其切入金融领域的工具而已。既然本质业务是金融,那么对平台而言最重要的业务就是做好风险管理。
而以科技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的科技金融公司,其内核是科技+金融科技,业务主要是输出技术服务于金融机构,但金融机构真正依赖科技的地方仍然在于风险管理。
所以,不管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如何吹嘘自己的互联网技术,不管业界对FinTech和TechFin存在怎样的看法,它们之间又有多少商业模式的区别,最终的关键仍然要回到公司是否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上。因此,要探讨FinTech与TechFin,也要从最核心的风控出发。
本质相同的两类机构,不可避免地在业务上存在重叠和融合,合作共赢更是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趋势。因此,无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最终都回归到了金融,其核心是风控,都反映出了金融科技的本质要求,即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FinTech发展前景与创新
但是无论在哪个领域,科技金融的核心均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整体成本。可以预见,新一轮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浪潮已经来临。在今年美国LendIt峰会上,金融科技正成为全世界金融从业者关注的焦点,Paypal、On Deck、MCX等金融科技公司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孕育了蓬勃的创新力,VC/PE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规模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运用,金融机构相互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合作、共享、联合运营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伴随Fintech 的持续发展,信息科技将深度改造金融业,金融业的“Uber”时刻即将到来。然而只有那些真正以技术驱动的创新、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才能带领企业穿越时间、历经考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现代企业营销方式和思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品牌建设,亦或产品推广,都不能再仅仅依赖PC端资源,成功的移动端运营在投资体验、成交规模、用户开拓、流量变现等方面已凸显出愈发重要的作用。相较已进入红海竞争状态的PC端,移动端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转载声明:本文中文字,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小编整理。
长
按
咨
询
解锁更多会计 | 金融 | 咨询领域
职位内推 | 干货知识 | 线下活动
悉尼总部
地址:Suite 903, 370 Pitt Street, Sydney 2000
电话:0488 888 362
墨尔本分部
地址:Suite 509,2 Queen Street, Melbourne 3000
电话:03 9629 678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收更多惊喜